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大港锂矿床是赣西地区近年来新探明的超大型花岗岩型锂矿之一,成矿与白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研究开展了云母矿物学特征及电子探针分析确定锂赋存状态,并利用锆石和锡石LA-ICPMS U-Pb定年法对白云母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精确厘定成岩成矿时代.年代学结果显示I型热液锆石Tera-Wasserburg U-Pb下交点年龄为129±2 Ma,而颜色较暗的II型锆石下交点年龄为100±4 Ma.锡石核部和边部Tera-Wasserburg U-Pb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25±3 Ma和108±7 Ma,同期结果与锆石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这些年龄数据显示大港锂矿呈多期次成矿特点.成矿作用均形成于早白垩世,与江南造山带中段燕山期大规模稀有金属成矿时限一致.大港锂矿床中云母主要为富锂白云母、铁锂云母和锂云母,且云母具有明显环带特征,边部较核部富Si、Li和F等元素.云母微观结构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大港高演化花岗岩型锂矿床经历了早期岩浆分异和晚期热液交代两个阶段.晚期富氟富锂热液对白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强烈的交代改造,使锂元素在云母边部高度富集,从而形成富锂矿物.九岭南缘高演化花岗岩型锂矿床的厘定指示了...  相似文献   
12.
对2004年初期气象短信业务的发展方式和状况,以及2004年后期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2005年气象短信业务的新增长点进行了阐述。认为2005年应进一步扩大发展商,并采取多样化的推广模式,以使订制率从目前的3%~5%提高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剖面、土壤汞气和岩石剖面的测量,结合重新编制的丁家山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对丁家山矿区深部和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中Hg、Ag、Au等元素异常和土壤壤中汞气、热释汞异常明显。异常与下伏侵入的燕山期岩脉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侵入及其成矿(矿化)作用是元素成晕的主导机制。将丁家山矿区与城门山矿区对比,认为丁家山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应注意在丁家山矿区外围志留系砂岩中寻找银金矿化,在其深部(-500~-1000m)寻找以钼(铜)矿化为主的矿体。  相似文献   
14.
Study of 1986 and 1987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n surface water of the Kuroshio area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owed regional and slight seasonal variations in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 Heavy metal levels in Taiwan Strait, the sea area north of Taiwan and the continental shelf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ain axis of the Kuroshio . Dissolved Cu in summer and winte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inity , but dissolved Cd has no obvious change with salinity .  相似文献   
15.
阮正  龚敏 《海洋学研究》1991,9(2):22-26
本文描述了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水体中N、P、Si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营养盐的分布不仅受径流控制,而且潮汐、降水以及人为因素也影响着它们的变化。文章还探讨了高含量的悬浮体与营养盐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16.
老矿区面临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保证矿山长远发展的挑战.对其深部资源量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江西城门山铜矿深部铜资源量的预测为例,以富Cu地质体为资源量计算对象,通过函数拟合积分和三维地质体可视化模型,探讨用面金属量积分法和三维地质体块段法进行深部铜资源量预测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最后尝试利用这2种方法计算第一空间(0~-500m)和预测第二空间(-500~-1000m)的资源量.结果表明:第一空间2种方法均可行,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储量计算结果十分接近;第二空间资源量预测以三维地质体块段法为宜.当铜矿体边界品位指标分别为0.3%和0.2%时.三维地质体块段法预测深部资源量为57.97×10~4t和137.58×l0~4t,深部铜资源量主要集中在似屡状含Cu黄铁矿中(I号矿体).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本次城门山铜矿东南侧联盟银金矿化点的发现,论述了开展精细地球化学找矿的重要性,即遵循"以矿找矿"和铜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套叠成矿作用的准则,以地质为基础,以现代地球化学成矿成晕机制为指导,以勘查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和高精度的分折测试为支撑,在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开展新一轮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化探找矿正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老矿区深部探矿工程少、埋藏较深的矿产资源量估算的计算方法——面金属量积分法和三维地质体块段法。以江西城门山矿区为例,以区内主要含Mo地质体为计算对象,依据各中段面Mo的成晕地球化学信息,结合城门山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实体模型,对矿区浅部(第一空间0~-500 m)和深部(第二空间-500~-1 000 m)Mo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从计算结果来看,2种方法对浅部资源量估算结果都与已知储量相吻合,深部预测以三维地质体块段法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气象证明服务效率与现有保险业务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气象异构数据同步处理的在线保险电子气象证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通过提取保险业务的气象证明服务需求,采用Springboot框架和特定接口协议技术,将雷达回波数据、自动站气象六要素数据、闪电定位数据等多元异构气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展示,形成行业气象服务客户需要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即保险电子气象证明,并通过设计特定接口,将证明材料进行规范化输出,完成保险电子气象证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提高保险电子气象证明服务效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赣南浅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江西省近些年来新发现的稀土矿类型。文章主要研究赣南地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库里组和神山组浅变质岩稀土矿点,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总结了该类稀土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浅变质岩以SiO2含量中等、K2O/Na2O值较高、全碱含量中等、TFe2O3+MgO及CaO较低为特点; 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Eu中等亏损,部分矿点已达到化学风化晚期阶段; 各矿点风化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原岩类似,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主要受控于原岩稀土元素丰度和风化指数C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