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输油管道在滑坡作用下受到滑体位移的影响而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营.因此,研究滑坡作用下输油管道的成灾机理就极为重要.以中石化广西输油部百色站NB169+950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FLAC3D6.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管-土相互作用模型,分析天然及暴雨工况下,管道平行滑坡滑向穿越滑体时的成灾机理.结果表明:(1)滑体的位移对埋地...  相似文献   
82.
83.
84.
通过三维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3D-PDA)对玻璃水槽内丁坝回流区的流速进行测量,获得了回流区流速分布的详细资料。根据流量连续原理和回流区流速分布,对丁坝回流区进行了区域划分:沿横向划分为负流速区、正流速区和主流区;沿纵向分为回流减流区和回流增流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回流尺度和回流流量沿纵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流区正负流区流量沿纵向呈纺锤形分布,负流速区和回流区的宽度在纵向基本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85.
为分析2022-01-02云南宁蒗MS5.5地震前后波速比的时空演化特征,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2020-01-01~2022-01-10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满足计算条件的地震震相到时数据,分析云南地区59个台站波速比以及距离震中最近的LGH和NLA台记录的震后序列波速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宁蒗MS5.5地震发生在滇西北波速比高值区域,且该区域随时间推进呈扩大趋势,可能是在孕震过程中震中附近裂隙有流体渗入达到水饱和状态,从而导致波速比增大;2)震中100 km范围内4个台站波速比大致呈现持续下降-发震的演化过程,距离震中最近的LGH台波速比下降时间稍晚于其他3个台站,初步分析认为,波速比变化出现时间与震中距呈负相关;3)震后地震序列波速比变化与余震活动情况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最大余震发生前波速比出现突降变化;当地震序列呈现正常衰减趋势,波速比维持稳定低值。  相似文献   
86.
正定矩阵一维三角分解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黑志坚 《测绘工程》1999,8(2):46-49
由文献[1]知,正定矩阵三角分解后,下三角阵中各元素在阵中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为此可将矩阵中用二维形式表示的诸元素利用位置函数表示为一维形式,文献[1]中所有利用下三角阵各元素进行计算的公式也都可表示为一维形式,使程序设计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7.
88.
讨论用正定矩阵三角分解法解线性对称方程组的问题,将具有正定系数阵的线性方程组中的正定矩阵分解为两个互为转置的上、下三角阵之积,用比较法导出三角阵诸元素与原矩阵诸元素之间的关系式,再将分解式代入原方程,从而导出用三角分解法解线性对称方程组的计算公式,此法计算规律中,既适用于手算又适用于电算,可在测量平差等科学计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9.
讨论用正定矩阵三角分解法解线性对称方程组的问题,将具有正定系数阵的线性方程组中的正定矩阵分解为两个互为转置的上、下三角阵之积,用比较法导出下三角阵诸元素与原矩阵诸元素之间的关系式,再将分解式代入原方程,从而导出用三角分解法解线性对称方程组的计算公式,此法计算规律性强,既适用于手算又适用于电算,可在测量平差等科学计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0.
测量平差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作者在多年的测绘高等专科测量平差教学实践中,对测量平差课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成果,供有关高校测绘专业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