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红树族植物是红树林的重要建成种群,表现出丰富的自然杂交现象。为了明确杂交子代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红树科(Rhizophoraceae)红树2属6种(2杂交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供试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都为近多边型,垂周壁式样都为平直或微弯;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形状都为椭圆形,且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和表皮细胞密度等数量性状指标在属间存在显著差异;下表皮角质层空腔为红树属(Rhizophora)植物特有性状;聚类分析将供试植物分为2个类群,杂交子代与母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类传统形态学分类和分子验证结果相符,表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区分红树族植物以及分析杂交子代和亲本的亲缘关系方面具有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介绍蓝青强教授运用扶正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蓝教授认为正虚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关键,主张培补正气的治疗原则,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抗病毒治疗。临床常选太子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女贞子、枸杞等。  相似文献   
113.
CINRAD/SA雷达具有性能监控和自动标校系统,通过其报警信息,查找相应的性能参数和适配数据,借助基本的测试仪表,能实现故障模块的隔离和定位;具体到片级的检修,则需要从主功能电路、控制功能电路和故障检测功能电路等电原理图人手,逐级分析检测,完成故障的修复。总结了2008年5月31日发射机充电故障的详细处理过程,故障分析结果是高压打火造成几个功能电路的反相缓冲芯片烧坏,所以有必要改进高压线路并加强维护。  相似文献   
114.
2011年的“光棍节”,上映了一部名为《失恋33天》的文艺电影。上映之前,这部片子完全不被业内人士看好,但面世之后,该片却获得了一致好评,在两部大片的夹击下创造了票房过亿的奇迹。而片中饰演女主角黄小仙的演员白百合,也凭借精湛的演技迅速走红。  相似文献   
115.
为了研究西昆仑造山带东段古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提升区域研究程度,对宿营地脉岩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脉岩呈NE向成群成带分布;岩石类型为(含石榴)闪长玢岩、角闪安山玢岩及闪斜煌斑岩;获得(含石榴)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214±1)~(219±1) Ma,形成于晚三叠世,是印支晚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脉岩主要为钙碱性系列岩石,表现出中Si(SiO2=53.92%~62.95%)、高Al(Al2O3=15.99%~17.69%)、富Na(Na2O=2.63%~6.09%、Na2O/K2O=1.09~8.30)、低Ti(Ti2O=0.50%~0.76%)、低P(P2O5=0.14%~0.23%)、Mg(Mg#=37.73~59.32) 变化大等主量元素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0.92~1.36;脉岩富集LREE、Rb、Th、U、K,亏损HREE、Nb、Ta、P、Ti,(La/Yb)N=7.24~20.02,Ce、Eu异常不明显.结果表明,宿营地中性脉岩是西昆仑东段南缘晚三叠世古特提斯弧后拉张作用引起的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6.
发射机是CINRAD/SA天气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处于连续高压强电的工作状态中,且线路复杂,是CINRAD/SA雷达中故障率较高的部分。以广州雷达为基础,结合其他部分台站的经验,整理出发射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典型故障及其排除过程,总结这些故障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对发射机的故障分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此类经验及分析思路对雷达技术保障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冻融协同淋洗修复污染土壤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淋洗效率,须使土体在冻结过程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或淋洗液。因此,通过室内大尺寸单向冻结水分迁移试验,开展了开放系统下温度梯度、冻结速率及补水方式对水分迁移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土中水分迁移与温度梯度的变化速率有关,变化速率越大水分迁移量越大;可以通过边界温度控制冻结锋面推移速度进而影响土中水分的迁移,当冻结锋面推移速度为0.5 cm·d-1左右时,补水速率最大;距离冻结锋面越近水分迁移量越大,当距离冻结锋面10 cm左右时,水分迁移量开始增大,可通过在土体中添加多层补水层的方式让土体吸收更多的水分;有外界水源的补给下土体含水量整体增加,但上层土体含水量增加较多,下层土体含水量增加较少。  相似文献   
118.
八蒙锑矿属断裂—石英脉型矿床,产于前震旦系下江群平略组中上部的绢云母板岩、绿泥石板岩中。本文主要研究了八蒙锑矿含金锑岩石特征,矿物组份,锑矿石的结构、构造类型,围岩蚀变与金锑矿化的关系,提出了金锑矿化的生成阶段。并研究了辉锑矿、黄铁矿及非金属矿物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含量与特征.除了数十件光薄片鉴定外,还做了人工重砂鉴定,化学、光谱多项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等测试方法验证。确定了本矿主要以辉锑矿(Sb_2S_3)为特征。金属不可见金,赋存在黄铁矿、毒砂中。此外,对锑矿化、金矿化的成矿条件提出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9.
合成孔径雷达、陆地卫星TM和地球物理数据的数字综合处理已应用于矿产、石油及天然气勘查。选中两个地区来进行勘查,一个是在安大略省的萨德贝里矿区,另一个是地阿尔伯特省的皮斯河的气田。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及陆地卫星TM图象等经过几何校正后与重力及航磁数据进行配准。采用简单多项式变换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及陆地卫星TM图象进行校正。不过由于海洋卫星数据存在严重的地形扭曲。生成和应用数字高程模型对其进行了校正。进行了下列各种增强及综合处理:将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加到陆地卫星TM数据上:将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加到地球物理参数的彩色合成图象上;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与陆地卫星TM波段4或与垂直磁力梯度数据的彩色纹理变换进行立体及透视影象观察。  相似文献   
120.
唐河—栗园—泌阳断层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是分隔泌阳凹陷与桐柏造山带的伸展拆离型控凹边界断裂,其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分析泌阳凹陷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研究泌阳凹陷与桐柏造山带的盆—山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区域露头、岩石测年、地震、钻井分层资料为基础,精细刻画断层的几何学特征,恢复其运动学过程并探讨泌阳凹陷与桐柏造山带的盆—山关系。根据断层走向、倾向和距离—位移曲线,将断层分为西段、中段、东1段和东2段,各段的断面形态、滑脱深度、沉积地层均有差异;认为断层是一个复杂曲面,可由3个横向轴面和3个纵向轴面分割为15个等倾角区。根据演化复原,认为断层西段在晚白垩世开始活动,中段在玉二段沉积期开始活动,东1段在玉一段沉积期开始活动,东2段在大仓房组沉积期开始活动,整体呈现由西向东逐渐活化扩展的趋势。断面及上盘地层旋转程度在中段最大,向两侧减弱;后期隆升剥蚀强度在中段最弱,东段次之,西段最强。前晚白垩世,泌阳凹陷基底与桐柏造山带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晚白垩世—始新世,泌阳凹陷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后岩石圈拆沉的地幔热流作用,早期NW-SE向逆冲断裂反转沉降形成凹陷雏形,盆—山关系具耦合特征;渐新世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碰撞的弧后拉张作用,凹陷沉降—沉积逐渐受NE-SW向断裂控制,盆—山关系具脱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