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区的土地资源越发紧张,因此开发地下空间逐渐显现出必要性,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城市沿江、河布局,因此下穿江、河隧道工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交通建设。皖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堆积侵蚀,形成较厚的粉土、砂砾层,同时该区域长期的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逐渐显现,因此做好穿河隧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亳州市建安隧道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探讨实例。  相似文献   
22.
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对渤海东部DLC70-1孔157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粒度及测年分析。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根据DLC70-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钻孔岩芯可划分为6层,反映了末次间冰期(暖期)晚期以来渤海东部沉积物物源的变化以及海面波动。Al2O3、MgO、TFe2O3、MnO、TiO2、Cu、Zn、Pb、Cr和Rb等元素与细粒沉积物呈正相关,SiO2、Na2O与粗粒沉积物呈正相关,K2O、Sr和Ba分布与沉积物粒度无明显正或负的相关性;R-型因子分析得出三种主要组合类型,以Mg、Sr和Ba为代表,分别对应陆源细粒物质输入与黄河物质、海河物质和滦河物质的影响。运用Ba/Al2O3与Sr/Al2O3、MgO/Al2O3与K2O/Al2O3离散图分析了DLC70-1孔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该孔中上部32.30~49.00 m和9.30~23.20 m沉积物受到了滦河和海河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分析揭示,沉积物主要由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部分海域出现含砾沉积物。总体分布表现为南细北粗、东西分带的特点,形成以平行岸线的条带状分布格局为主体的南北不同的镶嵌形态,由岸及海、由北向南呈现由粗到细的分布特征。沉积物分布主要受物质来源、地形以及海洋环流控制,根据沉积物成因划分出老铁山水道-辽东-渤中浅滩砂质沉积区、山东半岛沿岸流泥质沉积区、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西朝鲜湾潮流沙脊沉积区、渤海中部泥质沉积区,并讨论了不同沉积区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13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沉积物的配分模式与中国黄土的接近,与周边的鸭绿江、黄河等河流输入物质也有相似性,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大陆.沉积物物源判别结果显示:山东半岛近岸及其西南部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该区域沉积物分布受山东半岛沿岸流及近岸潮流影响;研究区东部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与鸭绿江沉积物组成相近,表明研究区东部沉积物可能由鸭绿江供应;研究区西北部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及辽宁沿岸物质输入,局部有滦河、六股河物质存在;研究区东南部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对沉积物稀土元素百分含量及参数特征值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将研究海域沉积物划分为4个不同的区域,分别为北黄海东部区域(Ⅰ)、山东半岛近岸周边区域(Ⅱ)、渤海东部中部区域(Ⅲ)及研究区的西北部与东南部分布区(Ⅳ).   相似文献   
25.
切向冻胀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体冻胀产生的切向冻胀力是制约寒区基础工程建设和使用年限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基础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深入研究切向冻胀力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切向冻胀力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从切向冻胀力产生的条件和过程角度出发, 详细描述了切向冻胀力产生发展的机理; 阐述了影响切向冻胀力的因素和切向冻胀力的分布规律; 从试验、 理论两方面入手, 简要总结了切向冻胀力的测试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 简述了目前确定切向冻胀力取值的方法。最后, 对切向冻胀力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黄龙  孙倩  胡俊 《测绘通报》2022,(10):13-20
滑坡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滑坡敏感性图(LSM)被认为是预测滑坡空间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现有方法生成的LSM因受假阴性误差的影响,难以得到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nSAR形变结果的LSM改进方法。在甘肃省舟曲县的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滑坡敏感性等级提升2.74%。对两个具体区域的原始LSM和改进后LS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可在受滑坡蠕动现象影响的区域制作更可靠的LSM。  相似文献   
27.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浅层瞬变电磁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新的探测地下纯二次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上下平行共轴的两个相同线圈通以反向电流作为发射源,且在该双线圈源合成的一次场零磁通平面上,测量对地中心耦合的纯二次场.理论计算和物理实验论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接收线圈本身的感应电动势,从而获得地下纯二次场的响应.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证明了该方法采用的双线圈源比传统瞬变电磁法采用的单线圈源对地中心耦合场能量更集中,因而有利于减少旁侧影响、提高探测的横向分辨率.实测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浅层探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以辽宁义县中东部区域为例,选2017—2018年间18景Sentinel1数据,采用短基线差分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获取了该地区的形变时间序列和平均沉降速率。结果显示义县存在不均匀的沉降,最大平均沉降速率为98 mm/a。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成果,验证了SBAS-InSAR技术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矿石的开采。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利用实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中国东部海域开展了地学大断面重磁震联合反演,系统研究了各构造单元的基底性质和地层结构,并以此为约束开展了海陆综合地层分区。研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基底为元古宇和古生界,盖层发育5套构造层;南黄海盆地具有双重基底,盖层可以划分为8个构造层。东海陆架盆地以晚中生代燕山期以来的变形为主;南黄海盆地海相下构造层主要表现为挤压变形,陆相中构造层主要发育拉张作用形成各种构造样式。区内莫霍面深度稳定,一般在30 km左右,仅在勿南沙—中部隆起处上地幔略有抬高,总体上南部东海陆架盆地区莫霍面埋深要大于北部南黄海盆地—苏鲁造山带。将中国东部海域划分为2个地层大区,6个地层区和14个地层分区。大断面地层结构研究揭示,在南黄海海域和东海海域广泛发育中、古生代地层,巨厚的中—古生界为油气资源的形成与赋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0.
王生廷  盛煜  吴吉春  李静  黄龙 《冰川冻土》2020,42(4):1186-1194
多年冻土地下冰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 对高原生态、 冻土环境以及冻土工程建设等都有深刻影响, 但是目前对于青藏高原地下冰储量的研究很少。以祁连山中东部大通河源区为例, 基于源区地貌分类、 冻土分布等研究, 利用源区多年冻土钻孔数据和公路地质勘测资料, 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估算了多年冻土层地下冰储量。计算表明: 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层2.5~10.0 m深度范围内地下冰总储量为(11.70±7.24) km3, 单位体积含冰量为(0.396±0.245) m3。其中冰缘作用丘陵和冰缘湖沼平原等地貌区含冰量较高, 而冰缘作用台地、 冲积洪积平原则含冰量较低。在垂向上多年冻土上限附近含冰量最高, 并随深度增大而缓慢减小。随着未来气候变暖、 多年冻土退化以及环境变化, 准确把握多年冻土区地下冰储量和分布特点对生态、 水文地质、 地质灾害预估、 冻土工程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