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带长达200km以上,宽10~30km,位于南天山山前库车前陆拗陷的前缘隆起部位。主要负反转构造类型包括大型负反转断裂、反转掀斜断块和“垒堑叠加型”反转构造。塔北隆起大型负反转断裂经历了早期冲断和后期反转过程(如轮台和牙哈断裂带),往往有基底层序卷入。平衡剖面分析结果揭示,反转构造的主反转期为白垩纪—第三纪,塔北隆起北部圈闭形成期和油气成藏期与主反转期相对应。塔北隆起负反转构造带形成机制受先存基底构造形迹或软弱带及前陆拗陷前缘隆起部位局部引张应力场控制。塔北隆起负反转构造的存在不仅决定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而且对于揭示中国西北地区构造变形类型和变形方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12.
TOPEX/POSEIDON高度计浅海潮汐混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根据对卫星轨道特征和观测结果的分析,对TOPEX/POSEIDON(简称T/P)星载高度计在我国近海的潮致混淆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表明,在浅海区T/P高度计的观测结果存在很强的潮致高频混淆.NASA分发的地球物理记录中所提供的潮汐订正值虽适用于大洋,但不能有效地除去浅海潮汐.虽然如此,T/P潮致混淆的主要频段的周期小于90d,因而可以通过滤波方法提取周期较长的海面高度季节信号,从而用于季节环流(如南海季风环流)的研究.采用FFT/IFFT方法滤波试验的结果显示,T/P的海面高度观测结果有很高的精度,滤波处理后的海面高度距平变化和地面潮位观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上、下行轨道交叉处相邻测点间的标准偏差在3cm左右,可满足南海环流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13.
库车褶皱冲断带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发育与侧断坡有关的位移转换构造.东秋里塔格冲断层是一条北倾盲冲断层,其错移地层自西向东逐渐降低,从东秋5井以西的新近系膏盐岩转换至迪那201井的古近系膏盐岩再到迪那11井的侏罗系煤系,地震剖面上侧断坡形态清晰.侧断坡东、西断坪分别是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岩和侏罗系煤系,侧断坡发育在煤上-盐下构造地层组合中.通过DQ99-196、DQ00-226、DQ00-263等构造演化剖面恢复计算,东秋里塔格构造盐上地层位移梯度向西约为103.72m/km,而盐下东秋-迪那段的位移梯度为61.65m/km.在上述地震剖面上,盐上背斜和盐下隐伏背斜的轴线位置发生了相对变化,后者自东向西逐渐向南发生偏移;野外露头观察,盐上背斜的褶皱作用也随之向西增强.在走向上,东秋里塔格构造具有构造分段性,表明侧断坡的位移量变化具有突发性.西段为库车塔吾构造,东段为东秋-迪那构造.库车塔吾构造的盐下隐伏背斜是受东秋里塔格冲断层控制的断层相关褶皱,前、后断坪分别位于吉迪克组膏盐岩和侏罗系煤系,其隐伏的构造楔与南秋里塔格背冲断层组成库车塔吾三角带.东秋-迪那构造的隐伏背斜样式与库车塔吾段相似;但南翼缺乏背冲断层,不具备三角带形态.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表明,侧断坡的发育过程最早可以追索到康村期.东秋里塔格侧断坡相关背斜的形成与自北向南的盲冲断层和区域左行扭压复合作用有关.侧断坡相关背斜的主要构造特征是由侧断坡调节上、下滑脱层之间的应变差异,同时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沟通气源岩和储层;其油气勘探意义是使得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到侧断坡相关背斜构造圈闭如迪那2之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