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在砂土液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NNT)建立砂土液化BP网络预测模型,并以南京地铁1#线玄武门站—南京站区间隧道砂土液化评价为例,阐述了基于MATLAB的BP网络应用于砂土液化分析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五趾型恐龙行走遗迹化石产于中三叠统关岭组下部具干裂纹的泥质白云岩层面上,出露面积近100m~2。共有数十对恐龙足迹,组成三组不同方向的步迹。第一组有前后掌足迹,二、三组只有后掌足迹,说明该恐龙既可以四肢行走,也可只用后肢行走。层面虽剥开30多年,遗迹仍保存十分完好。笔者建议把遗迹化石点建成贵州西部旅游线上一个内容独特的地质旅游观光点。  相似文献   
23.
中国荒漠地区骆驼蓬属植物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马骥  王勋陵 《中国沙漠》1998,18(2):131-136
中国有骆驼蓬属(Peganum)植物3种,集中分布于西北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陕、甘、宁、青、新、蒙、晋及西藏8省区,垂直分布为海拔700~3450m,地理分布、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及数学分析等研究均支持将多裂骆驼蓬(P.multisectum)作为一个独立的种,西藏分布的种应为多裂骆驼蓬。该属植物是荒漠植被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药用和其他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4.
现有的地震地电阻率观测系统需要较大的环境保护区(2——5km2).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地电观测的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造成部分台站连续多年的地电前兆观测受到严重的干扰.为了减小观测环境保护区范围,有效地抑制来自地面的观测环境改变及城市地铁、轻轨运行时漏电产生的干扰,提出了将三侧向石油电测井技术移植到地震地电阻率前兆监测领域,以提高地电前兆观测的抗干扰能力和前兆信息的监测能力.电测井有限元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测量出地层的电阻率变化,对来自地表的干扰有较强抑制能力.分析还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来自轻轨、地铁的漏电干扰.   相似文献   
25.
大地电场观测地震前兆异常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首都圈地区布设的11个地电场观测台于2001年9月已正式投入观测,现已积累了近7年的资料.使用大地电场观测系统中同一测向的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方法,对其中的10个台和邻区2个台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发现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排除来自大地电场及自然电场远场的变化信息,突出了可识别的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震前,多数台站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出现比值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这次地震前地电场观测存在着短临异常前兆变化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混杂于正常大地电场变化的背景中,使用常规的分析方法无法识别和提取.研究结果还表明,地电场观测的台址条件和台址到震中区的距离与震前地电场比值异常出现的时间和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26.
龙门山断裂带形成过程及其地应力状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龙门山附近区域运动特征以及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为基本条件,采用FLAC模拟软件计算模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形成过程和塑性区分布的几何特征.研究结果认为:汶川—茂县断裂F1、映秀—北川断裂F2和灌县—安县断裂F3是从中部开始发育,塑性区上侧逐渐发展至地表;F1断层首先出现,以后才依次形成F2和F3断层.这些塑性区的发育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致呈40°左右,并出现了各自的共轭断层,与实际的龙门山断裂大致吻合,说明区域构造运动是龙门山断层产生的主因.论文还揭示了区域构造运动过程中区块内主应力的变化规律,主要分为2个阶段,一是在区块挤压初期,主应力随着区块位移量的增大而增大;二是主应力相对稳定阶段,区块岩体内的主应力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临界破坏岩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比值一般介于3.31~4.39.  相似文献   
27.
坎岭铅锌矿床是中国新疆南天山造山带内典型的铅锌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隆起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研究发现:矿床具有后生成矿特征,赋矿围岩主要为上寒武统—奥陶系碳酸盐岩,矿体主要受构造和围岩控制,矿体形态以脉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为主,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围岩蚀变较弱。矿石S同位素组成分布较宽(δ34S=-1‰~12.2‰),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及沉积地层;矿石Pb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206Pb/204Pb值为17.262~17.269,207Pb/204Pb值为15.571~15.675,208Pb/204Pb值为38.062~38.396,通过对比矿石与主要赋矿围岩的Pb同位素特征,发现二者存在亲缘性,说明成矿金属主要由沉积地层供给。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坎岭铅锌矿床为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的MVT矿床。  相似文献   
28.
[研究目的]构造-流体与成矿的耦合关系属于目前矿床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造山型金矿作为典型受构造变形控制的热液矿床,是窥探构造-流体与成矿作用内在联系的理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西南天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造山型金矿,通过野外构造解析,流体包裹体和C-H-O-S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矿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成...  相似文献   
29.
1引言 新一代GFE(L)1型高空气象探测雷达采用了假单脉冲二次雷达工作体制,实现了角度自动跟踪、自动测距、自动数据处理、近距离抓球与近距离测距,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1].  相似文献   
30.
南京市地下工程区域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对南京地下工程的区域地质构造以及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优势面理论,对工作区内优势断裂进行评价,并运用场地结构模型对场址区域稳定性进行分区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