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对金州湾海域7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探讨了金州湾表层沉积物物质组成和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根据粒度参数特征,利用Q型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组沉积区,结合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阐述沉积物的粒径组成、沉积动力条件和沉积物的搬运沉积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类型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和砂 粉砂 粘土。研究区可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Ⅰ组沉积环境:沉积物类型以砂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为主,粒径较小,含部分粗组分颗粒物,分选差,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双峰,形成较为封闭静稳的海湾环境;Ⅱ组沉积环境:沉积物类型以粘土质粉砂为主,粒径小、分选较差 差,沉积环境较为复杂,为受潮流和沿岸流作用的沉积环境;Ⅲ组沉积环境:沉积物类型以粉砂质砂和砂为主,粒径较大、分选较差,为受潮流和海流影响的沉积环境。整体上由东向西,沉积物呈现出细 较粗 粗的变化趋势。其原因在于机场人工岛的建设阻挡了潮流和海流的作用,导致东部的I、Ⅱ组沉积环境形成较为封闭的环境;Ⅲ组沉积环境为离岸较远的海洋环境,水动力较强,海洋性特征明显。因此机场人工岛的建设对金州湾海域沉积物的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以波函数展开法为基础,给出了SV波与P波入射时大型引水隧道平面地震响应的解析解.并根据解析解,利用数值方法对建立的场地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隧道结构-水体体系的地震响应.重点讨论了入射波频率、入射角、衬砌力学性能对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大型引水隧道动力响应受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的影响较为明显,而衬砌力...  相似文献   
24.
马宏伟  冯雨林  崔健  李霄  齐雷 《地质通报》2014,33(10):1578-1581
利用遥感影像的时空分布特点,选择1970—2010年间的5期遥感影像资料对辽河三角洲地区的岸线变迁进行遥感解译。结果显示,每2期相邻影像所在时段内均有新增土地。4个时段新增陆地面积具体为:1970—1980年间,15.52km2;1980—1990年间,40.55km2;1990—2000年间,70.14km2;2000—2010年间,17.33km2。通过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影响2个方面,进一步对岸线变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对沈阳煤田采空区地面沉陷、地下水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沈南煤田矿区各沉陷区面积为3.85~17.19km2,沈北煤田矿区各沉陷区面积为0.21~4.89km2.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从山前地带到平原地区逐渐加重.东部山前地带工业不发达,污染较少;北部和南部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污染源较少,不易造成污染,整体污染较轻;西部工业发达,污染源较多,地下水污染较重.沈阳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普遍,以铁西区原工厂区为中心形成面积性污染,中心城区及于洪工业区存在Se、Zn、Pb、Hg高浓度区.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复州湾内湾附近8个不同深度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做硅藻分析、种群优势度进行计算,查明复州湾表层沉积硅藻的优势种主要包括Paralia sulcata、Coscinodiscus radiatus、C.excentrcus和Rhaphoneis surirella等9种.且优势度最高的3种硅藻P.sulcata、C.radiatus和C.excentrcus均为内湾指标种,与样品采集点的地貌位置相吻合.根据硅藻咸水种、半咸水种、淡水种占比的水平分布特征,对不同样品的硅藻组合、所处地貌位置与样品粒度的关系以及硅藻鉴定结果的聚类分析等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明复州湾表层硅藻的组合主要受到夏季辽东湾向西南方向流动的沿岸流以及复州河与红沿河的河流的影响,另外不同的地貌部位和距离河口的远近也对硅藻组合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石盐包裹体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床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古代氯化物型固体钾盐矿床,主要盐类矿物是石盐,其次是钾石盐和光卤石,其中钾石盐是该矿床主要的钾盐矿物。本文采用流体包裹体冷冻加热法,对该矿床含矿层中的原生单一液相石盐包裹体进行了均一温度测定,以期获得该矿床钾盐成矿和盐湖古水温方面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从白色石盐层→青灰色钾石盐层→含光卤石的青灰色钾石盐层,均一温度的均值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即由23.8℃→27.7℃→38.6℃,这与盐类矿物晶出的顺序一致,即由石盐→钾石盐→光卤石。可见,上部含光卤石的钾石盐层的蒸发强度明显高于其下部的钾石盐层和底部的石盐层,说明钾盐矿层的形成是湖盆卤水不断浓缩咸化的结果,这种咸化是缘于湖盆卤水温度的不断升高。湖盆卤水温度的变化是环境气候变化的结果。因此,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可直接反映矿床形成时湖盆的古水温,同时可推测当时的气温。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三江平原建三江农场采取的21组浅层地下水水样分析,发现Ⅲ类水1组,Ⅳ类水11组,Ⅴ类水9组,13组样品有机污染物有检出,均未超标.总体来看,三江平原建三江农场水田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大多数为Ⅳ、Ⅴ类,不适合作为生活饮用水使用.铁、锰受原生地质环境的影响部分超标;挥发酚与铅超标的原因尚待查明;有机氯农药类均没有检出,说明这类农药在浅层地下水中残留已不多;亚硝酸盐、氨氮等超标严重,说明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大量化肥严重影响了浅层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29.
大型桥梁地震安全性在线监测与评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桥梁地震安全性在线监测与评估系统包括四个方面的技术内容:1基于B/S架构的桥梁强震观测台阵实时监测技术;2基于多指标信息融合技术的桥梁安全评估方法;3快速桥梁数值仿真技术和抗震性能评估;4桥梁监测与评估系统集成与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桥梁强震监测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分析、诊断、仿真和评估一体化。平时不间断地分析诊断桥梁与初始或完好状态动力特性的差异,为桥梁养护和加固提供参考依据;发生船撞或地震时,快速评估事件后桥梁的安全状态,并对异常进行警报,给桥梁管理方提供破坏事件的强度信息。  相似文献   
30.
海底地形不易进行实地探测及核实,海底地形格网数据产品精度指标的确定不具备实地核实的条件,为了确定海底地形格网数据精度指标,通过大量的数据实验,分析得出单位面积内,一定比例的极值水深差值的平均值与海底地形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从而提出了通过单位面积水深插值来划分海底地形的一种量化方式,并依据实验数据,分析误差规律,给出了海底地形格网数据中误差的精度指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