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440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近代海积软土结构性及弹-塑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土的结构性数学模型是 2 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近代海积软土的结构性以及其塑性体应变硬化和塑性偏应变硬化的机制 ,建立了弹塑性本构模型 ,模型采用了具有双硬化参数的屈服轨迹及含结构性参数 m的塑性应变方程。  相似文献   
982.
化工地质科技档案是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产生的 ,是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以及对一切自然现象的观察、地形地质测量、找矿勘探、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物化探、选矿、化验等科研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实现化工地质档案工作标准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 ,维护其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并有效利用 ,提高科研项目档案材料的内在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83.
该文是为应用统计释用预报方法对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ATC)汛频数预报所做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发现:(1)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汛频数的局地性异常变化是汛平均环流半球性调整的结果;(2)汛平均环流中的大气长波既反映了月平均环流的特征又和汛频数的变化存在着较好的关系,特别在异常年,其天气系统和相关地区也比较稳定;(3) 利用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汛频数和环流变化的关系建立了汛频数的统计预报方程。在短期气候数值形势预报准确的基础上,应用统计释用预报方法所得的准确率为70%左右,若能预报出汛平均环流的异常变化,则可确定ATC汛频数的特多年或特少年。  相似文献   
984.
考虑了实时灾情的监测和预警及过去灾情的演变过程,并对各种灾情实施了统计。阐述了该系统研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攻关难点及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985.
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矿床主要有热液交代和热液充填2种类型。其中热液交代矿床主要呈似状产于不可三复式倒转背斜正常翼的下志留统灰岩夹层中;热液充填型主要呈脉状、瘤状产于NE向断和NNE向花岗癍 岩与下志留统及英安质凝灰熔碉的接触--断裂带内。构造控矿具有定向性、成带性、等距性及构造带形程度与矿化强度一致性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986.
薄层地震响应分析及识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勤学  付雷 《世界地质》1999,18(4):91-95
对薄层地震响应的振幅,频谱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影响该地震的应波形特征的因素。同时,利用积分能谱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可以识别出薄层的厚度变化及透镜体的存在。实际应用表明,该项技术较常规的时频分析方法有更高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87.
为了提高大跨度桥梁的抗震性能水平,基于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和工程设计人员首先考虑的抗震设防措施。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大跨度公路斜拉桥的研究和应用,在山区的非规则高墩钢桁连续梁桥研究的较少。以云南省元江大桥为例,采用Midas/civil建立弹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元江大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采用快速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粘滞阻尼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并且总结了粘滞阻尼器参数对高墩连续梁桥的减震作用规律。最后,通过有控和无控结构的地震动响应对比分析,评价了安装阻尼器后的结构主控部位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减震控制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88.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的发震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紧密相关,应用反射地震探测方法精细探测发震构造内部的结构特征,对研究汶川地震的发震机理有重要意义.5.12地震后在地表错断最剧烈的区域之一虹口乡白庙村穿过发震构造和深钻科研井WSFD-1和WSFD-2布置了兼顾浅中深层信息的反射地震探测剖面,该区域断裂带硬岩出露,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起伏剧烈,只能采取弯线地震测线布设方式采集二维反射地震数据,而且弯曲度大,造成CDP点分散严重.区域内构造复杂,褶皱逆推构造发育,地层和构造倾角大,采用常规二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叠加处理时,易将不同地层的反射信息叠加到同一反射层.弯线叠加剖面上侧面波,混波干扰严重,会显著地降低原本低信噪比数据的分辨率,或剖面可靠性低,容易在二维剖面中造成解释陷阱.本文利用弯线地震采集的三维特性,用拟三维地震叠加技术处理汶川地震科学钻井附近横跨北川-映秀断裂带的二维弯线地震数据,弥补常规二维弯线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不足,将不同地层的反射信息分离归位到不同的三维叠加剖面上,解决二维弯线地震数据处理时混波干扰严重的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选取合适的共中心点面元,获得了高分辨率的三维叠加剖面.相比于二维弯线叠加剖面,三维叠加剖面切片成像更真实,剔除了不同地层反射信息混叠的影响,能得到更准确的断点信息,并可以获得沿断层走向横向的信息,显著提高了构造解释的可靠性和精度.应用拟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处理龙门山断裂带的二维弯线地震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的构造信息,有利于断裂带内汶川地震发震机制和龙门山隆起机制的解释.  相似文献   
989.
欧美一些国家常把埋深超过4 000 m的储层称为深层,但在我国却很难用统一的深度标准来划分.根据不同盆地现已勘探开发的主力油气层系,来确定盆地深部层系的范畴更具有实际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990.
为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围绕数据保真,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业核查队伍开展了国家级内外业核查工作。笔者在参与具体实际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核查过程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建议,以期能给今后的核查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