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近年来在拉萨地体识别出的二叠纪松多大洋型榴辉岩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本文称之为松多特提斯洋)的洋壳残余。但由于缺乏相关地质记录,对松多特提斯洋的开启时间,目前并未进行讨论。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报道了拉萨地体南缘朗县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类的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本文2件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41±2Ma和355±2Ma,表明朗县片麻状花岗岩类侵位于早石炭世。朗县片麻状花岗岩类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质系列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以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69%~76%)和K2O/Na2O比值(1.04~3.04)为特征。白云母的出现、高的铝饱和指数(A/CNK=1.04~1.52)和刚玉分子数(>1%),表明朗县片麻状花岗岩类属S型花岗岩。所有样品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Eu、Sr和高场强元素。锆饱和温度主要集中在780~800℃之间(最高可达859℃,平均 808℃)。这些早石炭世花岗岩类中发育的闪长质包体、较高的锆饱和温度、低Pb高Ba丰度、小的负锆石εHf(t)值(-7.2~-1.2,平均 -4.4),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为高温S型花岗岩,来源于浅部成熟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伴随着明显的幔源物质注入。朗县片麻状花岗岩类的高温(>780℃)低压(<5kbar)性质指示其很可能形成于伸展背景。结合拉萨地体可能存在的石炭纪早期岩浆弧、泥盆-石炭纪以灰岩和细碎屑岩夹火山岩为特征的沉积地层记录,本文提出朗县片麻状花岗岩类很可能形成于弧后伸展背景。该弧后伸展区进一步发育可能形成弧后盆地并最终发展成以松多榴辉岩为代表的松多特提斯洋,指示松多特提斯洋的持续时间可能不会超过80Myr(即从340Ma到260Ma)。  相似文献   
22.
重新认识西藏林周盆地基性岩石的地球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萨地体南部大面积分布的林子宗火山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揭示雅鲁藏布特提斯洋岩石圈的俯冲和随后印度-欧亚大陆的陆陆碰撞过程。要合理认识林子宗火山岩所蕴含的地球动力学含义,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对林子宗火山岩中基性岩石的岩浆起源和性质的深入剖析。本文结合已有资料,报道和总结了位于林子宗火山岩命名地——林周盆地中基性岩石样品(56~53Ma)的全岩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数据。林周盆地基性岩石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8~0.7054,εNd(t)值为+0.5~+1.8;同时还具有高Zr含量、Zr/Y比值以及高的Ta/Hf、Th/Hf比值。林周盆地基性岩石既显示岛弧玄武岩浆又显示板内玄武岩浆的双重地球化学特征,除了来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外,同时可能还存在深部软流圈地幔物质的贡献。本文提出其成因很可能与雅鲁藏布特提斯洋壳北向俯冲板片在约52Ma发生的板片断离有关,指示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至少发生在60Ma以前。  相似文献   
23.
在花岗岩型铀矿床上分别采集了含矿和无矿岩石样品及含矿和无矿土壤样品,用精密热释光剂量仪测量了它们的发光曲线和发光强度,并对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含矿和无矿岩石样品及含矿和无矿土壤样品的热释光发光特征差异明显,可以用该方法找寻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24.
加筋土堤表层壁体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斯宏  陈越 《岩土力学》2001,22(4):361-365
用水平加筋材料加固土堤时,常常在表层设置一列土袋用于施工中临时挡土及固定水平加筋材料,该到土袋形成一表层壁体,对土堤整体稳定有着很大作用,介绍了考虑表层壁体对加筋土堤的整体稳定作用的方法。该方法分为两个步骤来验算土堤的最小安全系数;其一是将表层一列土袋假想成一刚性壁体,该假想刚性壁体作为一薄壁挡墙作用于后面的补强土堤上;其二是对设有土袋的区域,稳定计算中考虑由于土袋张力引起的附加粘聚力c。并重点说明了该附加粘聚力c的产生机理并给出试验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25.
位于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北延的点苍山杂岩由中部深变质杂岩、西侧中生界浅变质-未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和东部叠加退变质岩带组成.中部深变质杂岩包括类片麻岩-长英质岩类、云母片岩、大理岩类和角闪质岩石.岩石普遍遭受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改造,形成条带状、条纹状、条痕状和角砾状等具有不同构造特点的混合岩.混合岩中有两种不同的脉体物质(花岗质岩脉),它们含有具不同特点的锆石颗粒,即由混合岩化作用改造形成的低Th/U比值锆石颗粒和由岩浆结晶作用形成的高Th/U比值锆石颗粒.对于锆石颗粒采用SHRIMP U-Pb测年,揭示出二者具有相近的年龄值,分别为842.5±9.9Ma与833±9Ma.它们的存在揭示出从混合岩化作用向岩浆作用的转变.混合岩的变形作用、变质作用特点分析,尤其是对于花岗质脉体的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出,点苍山深变质杂岩与扬子地块基底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结合扬子地块新元古代整体构造-岩浆活动性规律,揭示出由板块俯冲与消减引起,早于新元古代Rodinia裂解时期地幔柱上涌事件.  相似文献   
26.
大跨度球面网壳结构应用日趋广泛,其结构特点使风荷载常常起主要甚至是控制作用,风振动力响应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讨论了网壳结构风振响应时程分析计算方法,并采用节点位移风振系数来衡量网壳结构风振特性。对角锥型双层球面网壳结构进行了不同几何参数即跨度、矢高、球壳厚度等多种情况下的位移风振系数的研究,得出该类网壳的风振系数随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回归出计算公式,为双层球面网壳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陈兵  熊富浩  马昌前  陈越  黄虎 《地球科学》2021,46(6):2057-2072
壳-幔岩浆相互作用如何影响长英质火成岩的岩石学多样性是当前岩石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岩石类型丰富的东昆仑白日其利长英质岩体和暗色微粒包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学、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探讨和解析这一重要科学问题.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暗色微粒包体(247.8±2.0 Ma)与二长花岗岩(247.5±1.4 Ma)、花岗闪长岩(248.8±2.1 Ma)和石英闪长岩(248.8±1.5 Ma)均侵位结晶于早三叠世.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表明,白日其利长英质岩石与包体的成因机制与壳-幔岩浆的机械或化学混合作用密切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揭示,幔源镁铁质岩浆端元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熔融,而壳源长英质岩浆端元则起源于东昆仑古老的变质杂砂岩基底.岩石成因分析揭示,幔源镁铁质岩浆侵入长英质晶粥岩浆房,促使长英质晶粥发生活化,随后壳-幔岩浆端元以不同比例和不同方式发生机械和化学混合等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镁铁质岩墙、包体、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多种岩石类型.晶粥状态下壳-幔岩浆相互作用是控制东昆仑长英质火成岩多样性和大陆地壳生长演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8.
将沈阳台JCZ-1超宽频带地震计垂直向(UD)传感器LP通道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记录资料通过相应的手段和处理方法,进行固体潮分析研究,得到沈阳台超宽频带地震计2009年度数据不存在明显固体潮特征,与仪器本身及环境因素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9.
水泥土(砼)抗压试件尺寸表面约束对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了圆柱体试件和长(立)方体试件,分别在不同表面摩擦力和不同高宽(径)比下基于双剪屈服准则下抗压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实验结果比较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甚为吻合。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都说明,试件尺寸的不同与表面抹油与否对水泥土抗压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高宽(径)越大,其强度越低且越趋于一定值。试件上下表面不摸油其抗压强度略高抹油情况。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