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解半干旱地区农田大尺度土壤水空间变异性特征,文章利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清水河平原105个土壤剖面的6个水平层面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分析。发现旱作农田土壤水垂向分布与灌溉农田有较大区别。同一置信水平和精度要求下,同一深度上旱作农田土壤含水量观测试验的合理取样数目明显高于灌溉农田;深层的合理取样数目明显高于浅层。区域土壤水具中等偏弱空间相关性,土壤水高值区与灌溉区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农田类型(灌溉与旱作)是影响农田大尺度土壤水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多年灌溉农田土壤水空间变异性弱于旱作农田;区域土壤水空间变异性浅层弱于深层;土壤水空间分布与农田类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2.
以青藏高原东南部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和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自然分布海拔范围内采集叶片样品,测定其δ13C与单位面积的叶片重量(LMA),研究了急尖长苞冷杉和川滇高山栎叶片δ13C与单位面积的叶片重量(LMA)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叶片δ13C值的变化范围在-28.88‰~-27.06‰之间,平均值是-28.11‰;而川滇高山栎叶片δ13C值的变化范围在-29.11‰~-25.57‰之间,平均值是-27.63‰;与全球高海拔和青藏高原植物叶片的δ13C值相比,前者变化范围小且偏低,而后者变化范围及平均值相对比较接近.随着海拔的升高,急尖长苞冷杉叶片δ13C和LMA并不是线性增加,而是呈不规则的变化,而川滇高山栎叶片δ13C和LMA则显著线性增加,且δ13C和LMA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这说明,在青藏高原东南部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虽然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叶片δ13C和LMA响应趋势不同,但是δ13C和LMA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却不受树种种类影响而具有普遍性;这种差异可能是由群落内物种种内和种间竞争能力大小的差异,以及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温度、降水等共同作用而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东南极夏季中山站邻近固定冰DMS、DMSP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中山站邻近固定冰区采集了两支海冰冰芯并首次分析其中的DMS、DMSP含量。结果表明,两支冰芯上层均含有较高浓度的DMSP+DMS,分别高达114.93及134.41 nmol·L-1。冰芯中DMS、DMSP+DMS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两支冰芯顶部DMSP+DMS高值的成因不同,冰芯1主要受藻类活动影响而产生DMSP+DMS高值,冰芯2主要是由于雪层及薄冰层阻碍,致使DMS在冰芯顶部聚集产生DMS高值。因为海冰底部较高生物量的海冰融化进入水体,所观测的剩余海冰底部Chl a、DMSP+DMS值均较低。在海冰的融化过程中,卤道内的卤水可发生垂向运输,致使冰芯中Chl a、DMSP+DMS的垂直分布有所不同。冰芯的Chl a、DMSP+DMS总量分别为6.79和10.20、51.83和88.41μmol·m-2,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在海冰融化过程中,海冰中Chl a、DMSP+DMS总量变化的总趋势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74.
长江、黄河流域暴雨预报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诊断研究大尺度环境场对暴雨过程中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并用T42L12全球谱模式及MM4中尺度模式,试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系统对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的影响,从不同尺度相互作用出发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的暴雨提出预报着眼点,供有关部门在业务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75.
依据“中底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理论,对宁城热矿水田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该热矿水田受EW向和SN向活动断裂构造复合控制是现代地应力分布和现代构造运动间成因联系的必然结果。据此,指出了本区地热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76.
以九云方鼎建筑为例,论述了徕卡C10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数据采集流程,及徕卡Cyclone内业主要数据处理工作,并着重介绍Cyclone、SketchUp与3ds max三款专业软件进行建模及贴图渲染的方法。最后对三款建模软件进行总结,为三维激光扫描内外业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未来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提出建议和思路,促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逆向工程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77.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围绕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面临的科学问题以及国家生态文明与"一路一带"建设对地下水学科研究需求的紧迫性,分析了旱区地下水形成演化机理,研究了旱区地下水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围绕6个重大科学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针对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研究存在的瓶颈和国家的需求,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助力于我国地下水科学的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8.
在分析现有几种主要的WebGIS遥感影像发布解决方案及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遥感影像数据发布模式的不足之处,为解决影像在线浏览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AJAX模式的WebGIS遥感影像数据发布解决方案,并在ArcIMS平台上开发了WebGIS遥感影像数据的发布系统。在当前Web2.0互联网应用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这一方案有效解决了WebGIS遥感影像数据发布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规划缺失、灌溉方式落后、开发利用缺乏全局观念以及对水与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研究等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流域综合分析研究,改变落后灌溉方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开发、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措施,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0.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与地下水化学参数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巴丹吉林沙漠内部8个泉水、12个井水、51个湖水的化学参数,初步探讨了湖泊与地下水化学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比较近10 a来湖水矿化度值的变化情况,并对地下水与湖水各水化学参数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漠腹地湖水TDS值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Na-Cl-CO3-(SO4)型湖水向东南过渡成Na-CO3-Cl-(SO4)型湖水,推测这种分布状况主要受当地气候的影响,同时受制于局部环境条件;沙漠东南边缘湖水矿化度值长期维持低值,SO2-4离子含量较CO2-3高,气候条件相对腹地湿润,可能存在大量的淡水资源补给;湖水TDS值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控制;沙漠地下水矿化度值并未出现和湖水类似的空间趋势性,并且地下水和湖水的TDS值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