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41.
142.
在集合数据同化过程中,由于远距离的观测与同化状态之间存在着虚假相关,局地化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此外,由于集合数的限制,容易引起欠采样和协方差被低估等现象,使得滤波效果欠佳.因此,提出模糊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主要用于判断观测点与状态更新点之间的距离来匹配相应的观测权重,进而调整局地化系数来更新背景误差协方差和观测误差协方差矩阵,从而得到有效的状态估计.基于背景误差协方差局地化方法和观测误差协方差局地化方法,耦合模糊控制,形成了新的算法—模糊控制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局地化方法和模糊控制的观测误差协方差局地化方法.利用Lorenz-96模型,在小集合数和局地化半径下,得出模糊控制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局地化方法和模糊控制的观测误差协方差局地化方法有较好的同化性能.通过分析泰勒图谱甄别出新算法与观测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以及较小的空间变异性.最后,在不同维数的模糊控制器下,新算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验证.为今后数据同化误差处理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43.
对大东山地区天堂岭岩体和中洞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分别为450.9±5.8Ma和448±9.1Ma,属加里东期。该期花岗岩具有富硅碱、高钾和强过铝特征,轻稀土富集、Eu强亏损,微量元素具有富集Rb、(Th+U+K)、(La+Ce)、Nd、(Zr+Hf+Sm)、(Y+Yb+Lu),亏损Ba、Nb、Sr、P、Ti特征,主量元素Na2O-K2O及A/MF-C/MF图解显示其源岩为变质砂岩部分熔融,Rb-(Y+Nb)图解落于后碰撞花岗岩区域,表明其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为地壳物质熔融改造型(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4.
根、冠构型差异是植物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其在植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不同林龄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根、冠构型参数的调查研究表明:(1)不同林龄多枝柽柳冠层构型有较大的差异,幼年阶段多枝柽柳小枝分枝率和一级分支长度较小,各级分支直径较大,体现了其适应强风、干旱环境的可塑性变化;(2)随着林龄的增加,多枝柽柳分支率、根系连接长度、各级根系长度和直径明显增加,说明不同生长阶段多枝柽柳通过权衡碳消耗和碳分配采取不同的干旱适应策略,进而导致不同生长阶段干旱适应能力的差异;(3)不同林龄多枝柽柳根系拓扑结构参数无明显差异,均接近鲱鱼骨状分布,但根系连接长度差异显著,体现了其干旱适应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5.
哈尔滨市测量标志自20世纪50年代建设以来,具有种类多、使用周期长、资料体系复杂等特点。为有效保护和管理测量标志信息,本文探讨了基于SOA架构的测量标志管理系统设计与研发,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测量标志信息的在线查询、可视管理与动态维护。  相似文献   
146.
利用遥感技术对澳大利亚芒特艾萨地区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根据ETM遥感影像数据,对芒特艾萨地区的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总结和分析该区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影像特征。在解剖芒特艾萨铜矿等3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基础上,分析各控矿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初步建立了该类型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圈定1处遥感地质特征相符的找矿远景区。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划分和进一步缩少找矿靶区,对减少境外矿产投资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和确定性系数的崩滑流危险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滑流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总称。本文根据逻辑回归模型和贵州省崩滑流地质灾害发生的确定性系数CF,统计贵州省内崩滑流发生概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 并利用GIS技术编制贵州省崩滑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首先根据影响因子子集中已发崩滑流灾害面积和影响因子子集面积来计算崩滑流地质灾害发生的确定性系数CF; 其次将灾害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影响因子子集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的确定性系数CF作为自变量,应用逻辑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 然后利用GIS技术计算研究区内各独立属性单元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概率p,按p值10等分标准将研究区划分为10个危险性等级区,并绘制贵州省崩滑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 最后用已发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分布数据来检验危险性区划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根据逻辑回归模型和崩滑流地质灾害发生的确定性系数CF,将贵州省分为Ⅰ~Ⅹ的10个崩滑流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区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能够良好地反映贵州省境内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148.
杨兵  杨志强  田镇  陈祥 《测绘学报》2022,51(9):1881-1889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在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降噪过程中存在筛选准则的选取和模态混叠效应等问题,本文引入Hausdorff距离(Hausdorff distance,HD)筛选准则并结合小波分解(wavelet decomposition,WD),提出EMD-HD&WD算法。通过对我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149个GNSS测站的垂向坐标时间序列降噪处理,分别利用复合指标T值、测站的速度不确定度和闪烁噪声振幅验证算法的可靠性和普适性。结果显示:HD优于现有的筛选准则;EMD-HD&WD算法对测站的速度不确定度和闪烁噪声振幅的平均改正率均为88.4%。分析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和剔除噪声并且改善EMD的模态混叠效应,提高GNS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的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49.
青海柴达木山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 及Hf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柴达木山岩体是柴北缘地区最大的岩体之一。为确定柴达木山岩体成因及其与柴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关系,采用LA-ICP-MS方法对柴达木山眼球状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及Hf同位素研究。柴达木山眼球状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36.9Ma±2.8Ma及440.8Ma±7.3Ma,Th/U值均大于0.2,代表了岩浆的形成年龄。眼球状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相近,45个锆石Hf同位素分析值中42个锆石176Lu/177Hf值均介于0.000735~0.002786之间,176Hf/177Hf值变化范围为0.282264~0.282439,εHf(t)变化于-8.5~-2.5之间,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44~1.77Ga。研究表明,柴达木山岩体形成于437~446Ma,具有多期侵位特点,其原岩来自柴达木板块基底下地壳;结合柴北地区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点认为,柴达木山岩体为陆陆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0.
刘希开 《地理研究》1983,2(2):112-112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与中国海洋学会于1982年11月23-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联合召开了“中国第四纪海岸线问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沿海各省的生产、教学与科研单位的90余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任美锷教授主持.厦门市副市长张可同、厦门大学副校长唐仲章教授、中国海洋学会秘书长李法西教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乃樑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副所长徐沧溶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