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GIS中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面积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探讨矢量栅格化的几种形式和产生误差原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在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利用结构性栅格数据进行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然后以土地利用数据的栅格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常规分析方法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栅格化的误差,因为没有充分考虑栅格化误差存在空间上的"此消彼长"现象。建议采用结构性栅格数据来改善栅格化误差分析,对误差作基于格网的量化计算,并标记在单元格上。它能有效地区分"此消"与"彼长"导致的误差,使面状要素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且容易进行误差的量化分析与表示。  相似文献   
82.
焉耆盆地煤系源岩特征、生烃机理及烃源岩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盆地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部,是在华力西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含煤沉积盆地。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小型的侏罗纪含油气盆地,焉耆盆地除与周缘的塔里木、吐哈盆地有相似性外,亦有自己独特的地质条件,即:改造型盆地、煤系生烃和高地温梯度。通过研究认为,煤系源岩特征是决定生烃能力的内因,高地温梯度则是促使油气生成的外因。笔者通过现今地温的测量和岩石热导率的分析,认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现今地温梯度较高,其原因主要是该盆地大地热流值较高,认为地温梯度高的原因来自地内深处。从侏罗系煤系源岩的类型、特征、分布,到对其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惰性组、壳质组、腐泥组的组成,开展了侏罗纪煤系烃源岩倾气倾油性评价;尤其是进行热压模拟实验,开展中下侏罗统煤岩、碳质泥岩和煤系泥岩热压模拟液态烃、气态烃产率分析。指出侏罗系煤系源岩液态产烃率以煤岩为最高、泥岩次之、碳质泥岩最差;气态产烃率则以泥岩为最高、煤岩次之、碳质泥岩最差。  相似文献   
83.
沿海欠发达县域在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全国沿海地区基本都存在欠发达县域,这也是许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的辖域和面临的工作局面。县域海洋预报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海洋预报事业全面铺开的基石,而区域经济欠发达成为阻碍推进海洋预报工作的根本因素。由于县域是各省市防汛工作实施的重点和焦点,也是精细化海洋预报业务的关键突破点,研究县域海洋预报工作对发展海洋预报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霞浦海洋预报台为例,分析研究沿海欠发达县域的区域特点和海洋预报工作难点,根据实践总结其海洋预报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扩展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4.
大庆市湿地退化的生态表征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3S技术对大庆市这一具有短时限人地关系、高强度人为活动影响的典型油气资源城市的湿地资源进行调查,结合地面采集的数据,分析了湿地资源变化的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以石油天然气开发与加工为主的经济活动导致的湿地面积萎缩、污染加剧、生态供水日趋紧张、生态功能全面退化、管理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湿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5.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使用甘肃遥测台网山丹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在60 s流失时间下研究了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地震序列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对于不同中心频率点Qc值变化形态不一致:在序列的发展阶段变化起伏较大,在序列初期和末期变化起伏较弱.  相似文献   
86.
87.
88.
2109年6月10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军发表重要讲讲话。为贯贯彻学习会议精精神神,本刊对陈建军厅长的讲话进行摘登。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Qtopia体系结构和在Linux系统下建立Qtopia交叉开发编译环境,在此基础上设计电子菜单的开发框架以及应用程序,开发基于Qtopia图形化的人机接口界面(GUI),并用中文显示,移植到ARM9开发板中,界面友好,运行正常,有效地改善了人机接口操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0.
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油气勘探现状和研究表明,不仅全球不同油气域或同一油气域不同盆地油气资源贫富悬殊,就是在同一含油气盆地,油气也主要来自盆内少数几个资源极为丰富的沉积凹陷,称之为富烃凹陷。对陆相盆地而言,富烃凹陷的有无和特征,决定盆地油气资源的贫富和规模,同时明显控制或影响着大中型油气田(藏)的形成和相对集中分布。富烃凹陷控制油气生成和分布的认识,是对之前沉积盆地和烃源岩控制油气理论的延展和深化,集"盆控论"宏观评价预测的整体性和"源控论"局域评价的缘源性之长于一体,强调在盆地诸多凹陷中识别和遴选富烃凹陷,是油气勘探和评价预测重要而核心的内容。关于富烃凹陷,无论是科学前沿探索和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油气勘探和资源评价,都需回答其形成的主要地学条件和动力学环境及主控因素。本文综述了以下诸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1)水体中有机质的高产出;(2)沉积时丰富有机质的保存埋藏;(3)优质烃源岩的特征;(4)沉降与充填关系、地热场与热演化、湖盆咸化、全球或大区域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地质事件与构造变动及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等在富烃凹陷和其中优质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对富烃凹陷形成条件和环境及其主控因素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尚待深化的问题主要有:(1)在研究的内容和主次方面,总体仍是围绕优质烃源岩特征及发育的研究居多,关注富烃凹陷特征及形成的讨论明显要少;(2)在探究思路和形式上,"由此及彼"较多,"由表及里"或"由果索因"尚少;(3)在研究地区和类型上,以我国东部,特别是近海断陷型富烃凹陷为主,对陆相坳陷型富烃凹陷的研究甚少;(4)微生物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贡献尚需加强;(5)对无机元素参与和其作用重视不够;(6)对深部作用和过程研究薄弱;(7)研究结果受研究对象表观特征和地区局限性影响明显。富烃凹陷是油气资源偏富极分布的典型表现。相对于海相盆地,陆相盆地富烃凹陷形成和内部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受所在地区个性地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局部特有深部作用的控制更为重要。对此,目前尚有部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或主控因素还不清楚。对这类超常现象的研究需要突破惯常思维和常规模式,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