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X射线CT研究混凝土的试验设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CT研究混凝土的目的是通过CT扫描获得的CT图像,分析混凝土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细观裂纹的演化过程,解释混凝土宏观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设备存在的问题是加载设备和CT机的功能难以同时充分发挥.采用现有的医用CT机和专用加载设备,可以初步实现对一、二级配混凝土动力加载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细观裂纹的实时观测.进一步的要求是需要研制专门的CT机,提高扫描速度;研制与其配套的加载设备,实现对二级配混凝土试件的动力压缩破坏的混凝土CT试验.  相似文献   
32.
采用非线性地震波动反应分析方法,将坝体、地基、库水的强震反应本质上作为满足体系中接触面边界约束条件的波传播问题,在时域内以显式有限元方法求解。在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波作用下进行高拱坝与地基体系的有限元时程分析,并建议了以坝体位移反应发生突变为依据的拱坝体系整体失稳判断准则,从而建立了进行高拱坝体系整体抗震安全评价的方法,并以小湾拱坝为算例,对其抗震安全度作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3.
高拱坝伸缩横缝间布设阻尼器对坝体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设置伸缩横缝的小湾高拱坝结构,应用子结构理论,分别就正常高水位与常遇低水位两种水位工况,考虑坝体伸缩横缝在地震交变荷载作用下反复开合引起的缝面间滑移、接触等效应的影响,坝体-库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动水压力的影响,对坝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对伸缩缝间设置阻尼器这新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论证推导了阻尼器的计算模型,探讨了阻尼器对坝体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本文将二维映射动力无穷元进行了合理分类,并讨论了各类无穷元刚度矩阵计算中的敛散性,推导出更有效、更适宜的计算无穷元刚度矩阵的数值积分公式。  相似文献   
35.
核电厂堆芯燃料组件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电厂堆芯燃料组件在强震作用下难以避免地将产生摩擦、滑移和相互间的碰撞等非线性反应。关于燃料组件之间以及燃料组件与围板之间的碰境模拟对燃料给件地震反应的影响已有计算分析成果,但量,由于摩擦、滑移引起的燃料组件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在燃料组件地震反应的现有计算模型中还未得到考虑。本文基于试验测定的燃料组件的非线性动力特性,提出了考虑上述因素的燃料组件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6.
拱坝自由场地震输入和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7.
随机有限断层法合成地震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前很多研究者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模型预测地震动并被证明是可行的.本文运用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叠加合成方法,模拟了1988年肃南5.7级地震,与实际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用有限断层方法模拟得到的峰值加速度以及峰值加速度出现所对应的特征时刻与真实记录较为吻合;比较模拟的地震动反应谱和实际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总体上在工程感兴趣的频段内,有限断层方法拟合的结果基本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开拓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前景,以兰州市柴家峡水电站为例,将此理论方法应用于缺乏强震记录地区的近场地震动估计中,模拟分析了马衔山北缘活动断裂发震时在坝址区产生的地震动特征,其近场合成结果与1125年兰州7.0级地震的烈度分布符合较好,可供工程抗震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8.
结构参数控制器优化分布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数控制器就是通过改变受控结构的参数(阻尼或刚度)来减小其振动响应的控制系统。本文以高层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响应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其计算结果确定参数控制器的优化分布,文中还以某10层建筑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39.
在圆柱混凝土单轴压缩CT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提供的混凝土体损伤破裂演化图像,定义每一点的Cr数变化量为该像素点CT数与其后紧邻的同行像素点、其下紧邻的同列像素点的CT数差的绝对值中的较大值.根据CT数在扫描断面上的分布规律,设定了提取疑似裂纹区的像素点CT数变化量标准值ξ=20,进行了疑似裂纹区的检出操作.并对其上的几何信息和CT数进行了统计,接着定义了裂纹长度和宽度,利用该参数对裂纹尺寸进行了计算.该工作对于推动混凝土工程CT图像定量化描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