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306篇
地球物理   266篇
地质学   604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笔者应用历史-因果论的成煤构造理论,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构造复杂的杨梅山矿区找煤,使一对老矿山增了储量,延长了寿命,使一对已报废的矿井重见曙光。  相似文献   
143.
华北陆块、秦岭地块和扬子陆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证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河北井陉和湖北宜昌、兴山的39个采样点、392个样品进行的古地磁测试,以及7个采样点、71个样品中的原生剩磁以及笔者前期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三大块体的古地磁极位置、古地磁偏角以及古纬度自寒武纪以来的变化特征,并进行了古地理复原。研究表明,三块体为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寒武纪时,华北陆块、秦岭地块以及扬子陆块自北到南顺序排列于北纬2.9°、南纬5.5°以及南纬17.0°。秦岭地块北侧和南侧分别存在一古洋盆,此时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块相距约1400Km左右;三块体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旋转运动;三块体开始拼合的时间为晚二叠纪至早三叠纪之间,华北陆块和秦岭地块完全拼合的时间为早三叠纪至中三叠纪之间,三块体完全拼合的时间为中三叠纪至晚白垩纪之间;晚白垩纪以后,一体化的三块体继续向北漂移,并于第四纪到达现今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44.
本文主要介绍了热水金矿的矿化分布与构造控制作用,同时对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5.
146.
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激发极化效应的实验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阳泉  王恩平 《中国地震》1993,9(2):178-184
一、实验方法 1.试件的选择 为使实验具有代表性,我们采集了自然界三大岩类共10个品种的34块试件,详细测定了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量、密度、容重、化学组份、显微结构、矿物成份等各种参数。岩石定名及矿物成份见表1,化学组份分析和物性参数测定结果略。  相似文献   
147.
大不列颠测量局对微波测距仪继续进行了试验,为此曾在230平方哩面积的地段(芬格兰南部地区)内布设了三等网。在布设三等网时采用了微波测距仪的三角测量法和三边测量法。该地区内原有的二等三角测量,曾用来对上述两个方法进行检查。在该地区事先进行了三角测量的选点工作,并在所有三角点上都建造了标准的大地标。各个方向上视线通过的高度都较大,因而对三角测量的观测造成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对采用微波测距仪测定距离来说,这些条件不能认为是理想的条件,对微波测距仪来既,视线的高度最好较小。工作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平坦地区,长有帚石南属的植物,并有光秃秃的圆形丘陵。我们曾经预料到某几条边上。反射光线会大大地影响观测的成果。当时我们还认为这种影响是使微波测距仪的使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地面影响的作用取决于各边缘测站之间下垫面的电波反射,可使微波测距仪的读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8.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149.
在江河海洋上进行水深测量时,往往使用三臂分度仪来绘出船位。但当观测目标离开测船较远时,则感到三臂分度仪之长度不敷应用。假加利用圆弧法绘船位,则这种情况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0.
测绘通报第二卷第三期曾刊载储承祖同志所著“地形测量方法的商榷”一文,文中介绍了一种“距离改正盘”,通过该盘可将自经纬仪中心到标尺的距离改算成为自小平板测站点至标尺的距离。但实际应用起来,仍感不够方便。笔者曾试将该盘制成距离改正器安装在视距经纬仪的基座架上,于望远镜座架上装一指针,可直接由仪器上读得距离改正值,经初步试验,效果良好,兹将距离改正器的构造及用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