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571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8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4年   1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21篇
  1956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在对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暗色泥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的特征.暗色泥岩累积厚度达640m.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在0.38%~1.78%之间,TOC大于0.6%的样品占98%.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Tmax在354~548℃之间,Ro平均值3.24%,表明干酪根演化进入高-过成熟阶段.研究中还发现,S1+S2(<0.2mg/g)和IH(<16mg/g·c)都很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烃源岩已经经历过极高的热演化和排烃过程,排烃发生在晚二叠世和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962.
水库裂缝开合情况对于水库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将主成分分析法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结合在一起,进行水库裂缝开合度的预测.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耦合的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环境因子(水压力因子、温度因子、时效因子)与水库裂缝开合度之间的非线性函数映射关系.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对新疆某寒区水库裂缝的开合度进...  相似文献   
963.
根据喀什气象站19712010年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喀什市40年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以及沙尘天气与月降水量,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气温等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喀什市20世纪80年代沙尘天气发生日数最多,从19712010年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喀什市40年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以及沙尘天气与月降水量,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气温等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喀什市20世纪80年代沙尘天气发生日数最多,从19712005年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1985年最高,共出现沙尘天气272d,但2006年以后沙尘天气发生次数有所增加;发生沙尘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其次是夏季,秋季较少,冬季最少。每年4月沙尘天气出现最多,1月沙尘天气出现最少;沙尘天气发生次数与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风速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是沙尘天气发生的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964.
本文选用新疆16座主要旅游城市1961—2012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水汽压等资料,根据饱和水气压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湿度,以学者特吉旺(W.H.Terjung ,1966)[1]提出的舒适度指数和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的9级等级划分方法为基础,根据新疆地区独特的的气候特点,对舒适度指数的区段进行重新划分,计算出各个地区的舒适度指数;其次,分析各个地区各年各月的舒适度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果:(1)新疆主要城市的气候舒适度大小在25~75之间,与新疆的气候条件比较吻合;(2)乌鲁木齐1-3月和11-12月比较寒冷,基于温湿指数旅游舒适度指数较低,夏季5-9月凉爽舒适,适宜旅游;(3)吐鲁番以南的城市,适宜旅游的时间多出现在春季的4-5月以及秋季的9-10月,舒适度指数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1-2月和12月天气冷或偏冷、6-8月天气炎热,旅游舒适度指数相对较低。吐鲁番5-8月舒适天数虽然相对较少,但是以酷热火焰山著称,也易发展旅游业。(4)南疆地区适宜旅游的时间是4-10月,1-2和12月天气寒冷又干燥,基于温度湿度的旅游舒适度指数较低。(5)16座城市的舒适度比较高的时间集中在4月、5月、9月、10月的春秋两季;(6)新疆的舒适天数正在逐年上升,不舒适天数正在逐年下降;(7)将16座城市舒适度指数的月变化用饼状图标注在新疆地图上,为希望到新疆游玩的旅客提供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65.
新疆天山北坡中部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资料和石河子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11日发生在新疆天山北坡中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发生在巴尔喀什湖低涡的环流背景形势下,较好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0oC层和-20℃层的适宜高度以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促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同时山区和平原交界处的地形和热力不稳定作用对对流风暴的触发和发展成为冰雹云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普勒雷达PUP产品的分析得出:这次强对流天气在组合反射率因子(CR)图出现了中心强度为63dBZ强对流单体和大面积〉50dBZ的强回波区;在反射率因子剖面(RCS)上表现为60dBZ强回波区的高度已达到5km,50dBZ强回波区的高度达到7.3km,整个回波顶高度达到12km的强回波墙,十分有利于冰雹的形成;在冰雹发生前期,平均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中气旋,促使对流风暴单体加强和维持;在冰雹形成区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等特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跃增及其密度〉3.5g/m3十分利于冰雹的产生。  相似文献   
966.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观测平台的迅速发展,点云大数据作为新型遥感的主要数据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场景感知的重要信息载体,并在地质灾害态势感知、自然资源定量调查和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与此同时,点云观测装备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双重驱动促使空间场景从感知迈向了认知,也对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以点云场景认知的基本框架为线索,分析了多源点云耦合观测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关键进展及其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典型应用,并凝练了点云场景认知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点云场景认知的前沿挑战,避开传统欧氏空间而转到高维张量流形空间进行点云数据处理,提出了“泛化点云”的科学概念和技术框架,为突破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67.
为了探讨树皮煤的生烃特征,对江西乐平树皮煤进行了3种升温速率下的Rock-Eval热解模拟实验,通过分析热解烃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应用Optkin动力学软件对树皮煤进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树皮煤的生烃潜力高,活化能分布范围窄,到达相应的温度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生烃。通过与前人研究对比,认为树皮体的活化能分布受热解动力学模型、热解实验温度、升温速率、样品的纯度、成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68.
结合辽河景观建设项目,明确界定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项目后评价概念,提出城市河道景观城市建设后的理论机制,对城市建设和评比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建立河道景观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969.
以2017年新疆精河6.6级地震为例,通过收集震中周围不同方位、不同距离地磁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基于帕金森矢量方法及其改进方法,计算每个台站在不同频段的帕金森矢量方位角异常,并分别将同一频段多个台站的异常结果叠加,提取和分析地震前震中周围台站地磁的短周期变化异常特征。结果表明,震前震中周围地磁异常时、空特征明显,均显示短临异常,通过异常综合叠加分析可以较好地估计震中方位。该研究结果对短临地震预报及防震减灾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70.
在流动沙丘以建立固沙植被的方式向固定沙丘转化的过程中,植被将改变沙丘水分再分配过程,影响沙丘的水文调节功能,甚至可能引起沙丘生态系统水资源失衡。为探明植被对沙丘水文调解功能的影响,以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盖度的沙丘-丘间地水体组合体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生长季开展了沙丘植被盖度、丘间低地水体变化特征、气象因素的动态观测,以期明确沙丘植被变化对丘间低地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丘植被盖度影响沙丘水分对外补给能力,随着沙丘表面固沙植被盖度增加,单位面积沙丘对外水分补给能力降低,表现为流动沙丘(58.25 mm)>半固定沙丘(24.75 mm)>固定沙丘(14.87 mm),占同期降水量的比例分别为21.39%、9.09%、5.46%。(2)生长季流域降水补给量、植被盖度、气温显著影响沙丘对丘间低地水体的水分补给量,丘间低地水体获补量与流域降水补给量显著正相关,与植被盖度、气温极显著负相关。(3)依据水量平衡原理推导出沙丘水分对外补给量(Y)与影响因素(降水补给量X_(1),植被盖度X_(2),平均气温X_(3))的关系模型,Y=1052.737+0.1X_(1)-11.459X_(2)-37.585X_(3),R2=0.641。可根据模型预测沙丘水分对外补给量,为流动沙丘生物治理模式的合理选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