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7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饶阳凹陷潜山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综合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饶阳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带油源丰富,储集条件好,发育多套有效的储盖组合,各成藏要素时空配置良好,具有形成大规模油气田的有利条件。根据已发现油气藏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油藏类型得出,研究区油气藏集中分布于潜山顶、潜山坡及潜山内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潜山油气藏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水动力承压区、深凹陷、古隆起的叠置区,断棱、峰顶、内幕高点等位置的油气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02.
“盛世修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迄今地方志与地图就有不解之缘。地图以其简明直观的特点,生动形象的表现方法,信息丰富和替代文字记述的功能,成为方志体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我国历史上有“无图不成志,有志必载图”之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方志的种类增多了,分类也越来越明细。因此,在地图的选题、内容和表示方法以及地图的色彩设计诸方面,对地图制图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课题。但当前在各类方志编纂工作中,则存在着重视文字表述有余,忽视地图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我们在大型企业的厂志编纂工作中,对厂志地图制图问题进行了探索。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基于DEM的山区遥感图像地形校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地表反射为各向异性的假定,可以将遥感图像的地形校正分为光照和反射率校正两部分。基于6S大气校正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山区遥感图像进行光照和反射率校正,通过消除遥感图像中大气和地形的影响,反演得到地表反射率。通过对江西兴国县TM图像的实验,实现了对山区遥感图像的地形校正。对模型中的大气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大气参数的误差对地表反射率的反演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4.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深水油气资源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浅海油气苗调查及浅井钻探以来,南海北部边缘盆地迄今在陆架浅水区已勘探发现多个油气田,建成了一定储量规模的油气产能,基本构成了南海北部油气富集区的格[JP2]局。然而,如何保持油气可持续发展,尽快寻找油气储量接替的新领域,这是该区油气勘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与世界深水盆地一样,颇具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近期LW311深水探井钻探的新发现表明,其应是该区油气资源接替非常现实的战略选区和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05.
遗传算法及其在GOMS模型反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几何光学交互遮蔽模型(GOMS)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前向模型,它较好解释了“热点”现象,具有较强的前向模拟能力。但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性,给反演带来困难。本文尝试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并行随机全局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对GOMS进行反演,并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在使用相同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将该算法与目前最有效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确定性搜索算法-逐步二次规划法对GOMS模型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逐步二次规划法搜索效率较高,但结果受初值的影响很大,初值选择不当,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最优的收敛效果,但局部搜索效率较差。在某些对精度要求不高,而对搜索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遗传算法与确定性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驼路沟喷气沉积型钴(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驼路沟矿床是容矿于震旦-寒武纪富钠火山-沉积岩系中的钴(金)矿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的产态,矿石结构构造以及金属矿物的标型表明,驼路沟钴(金)矿床主要与震旦--寒武纪海底喷气沉积成矿作用有关,在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碰撞造山过程中,喷气沉积型矿体被构造改造,并导致金在局部地段进一步富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Au,As,Pb,Cu,Zn,Mo,Co是圈定含矿层的化探异常元素组合,而Co-Ni-Au-Pb-Mo-As组合异常可以指示矿体。建议在矿床勘查的初期注意可能出现于喷气沉积成矿中心附近的铜钴矿。  相似文献   
107.
岩石磁化率椭球体的三个轴与应变椭球体的三个轴方向相平行,并具有一定的共构关系.变形岩石的磁组构参数P、T、F、L以及磁化率椭球体主张量方向等可以用来定量地表征岩石变形的性状及期次.本文通过实测和计算27个样品的磁组构参数,研究了博白-合浦断裂带的变形性状与期次,结果表明:博白-合浦断裂带大致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作用,不同时期具不同性质的构造变形.变形性状分别表现为韧性、韧-脆性及脆性变形,应变行为分别表现为平面、非平面和线性应变.  相似文献   
108.
油气运移的断层封闭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福礼  贾东  卢华复 《江苏地质》2000,24(2):95-100
断层圈闭在油气勘可是非常重要的构造,断层封闭机制已成为近年来断民支理论研究的新重点。在解释封闭层封闭原理的基础上,详述了国内应用较多的利用断面正应力评价断层封闭的分析方法,指出其在断层垂向方面的特定适应性,及在研究断层侧向封闭方面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目前对断层封闭的研究大都限于断层垂向封闭机制的状况,阐明了断层泥、对置岩层毛细管压力差异、断层伴生变形构造及成岩愈合作用的断层侧向封闭机理,最  相似文献   
109.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南海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全面揭示南海北缘形成演化及与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南海北缘新生代裂陷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多幕性和旋转性的特点。在从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下,东、西段裂陷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西部裂陷活动及海侵时间明显早于东部,裂陷中心由西向东呈雁列式扩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裂陷活动应是东亚陆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延续,始新世中、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导致裂陷中心南移,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效应是南海中央海盆扩张方向顺时针旋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已经进入复式勘探阶段,急需开拓新的勘探领域。其中之一的花岗岩古潜山勘探由于一直没有钻遇油藏导致潜力受到学界质疑。为开拓火成岩油气藏勘探领域,优选惠州凹陷A构造作为靶区后成功钻探珠江口盆地第一口花岗岩潜山油藏发现井。对井壁取心、薄片和FMI(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成果进行分析,储层段裂缝有成组缝、网状缝和孤立缝3种类型,存在4个裂缝较为发育的层段;次生溶蚀主要包括沿裂缝溶蚀和溶蚀孔洞。垂向上受差异风化淋滤改造分为黏土带、碎裂-裂缝带和基岩带。储集空间以伴生缝为主,裂缝被方解石充填。应用RCI(储层表征仪)和MDT(模块式电缆储层动态测试器)测试油藏的情况并分析生、储、盖和运移条件,揭示其石油地质意义和领域性突破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