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赤潮与可持续发展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发生频率增加、时间延长、危害加大,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建立了赤潮和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讨论了赤潮—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演化方向和稳定性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赤潮—人口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口的无限制增长和经济的急剧、非健康发展对赤潮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闫峰  卢琦  吴波  崔向慧 《干旱区地理》2018,41(3):553-56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垦事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其植被生长变化特征对于评价当地农垦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81-2015年GIMMS-NDVI和MODIS-NDVI数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被生长时空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兵团植被在年内生长变化方面与气温变化趋势相一致;年际变化方面,NDVI在2007、2008、2010、2012年和2013年相对较高,1982-1986年和1989年相对较低;年代际变化方面,植被生长在20世纪80年代相对较差、90年代次之、2000-2009年相对较好、2010-2015年最好。(2)空间格局差异方面,植被生长状况呈变差趋势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7.69%,主要分布在各团场驻地建筑区,植被生长状况趋于改善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2.31%,主要分布在团场驻地周边地区;兵团植被生长状况以轻度、中度和特重度波动改善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17.29%、15.55%和12.35%,重度和特重度波动退化面积最小,仅占总面积的5.12%和2.11%。  相似文献   
23.
闫峰  吴波 《干旱区地理》2013,36(6):987-996
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采用1977-2010年Landsat数据,运用决策树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近40 a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决策树分类和ISODATA非监督分类相结合可快速实现荒漠化地区地物遥感解译,图像总分类精度大于87.28%;(2)近40 a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最大,2010年最小;半固定沙地面积在2010年最大,90年代末最小;固定沙地面积在2010年最大,70年代末最小;(3)70年代末荒漠化程度最为严重,流动和半固定沙地面积之和占了毛乌素沙地总面积83.64%;80年代末、90年代末和2010年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面积之和分别占总面积74.51%、77.10%和67.90%;(4)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耕地和水体间的相互转换过程活跃,荒漠化演替过程显著区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和南部,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90年代末到2010年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西部、南部和东北部;(5)近40 a毛乌素沙地气温以0.039 ℃/a的平均速度递增,降水则以0.095 mm/a的平均速度递减,气候总体上体现出暖干的趋势。降水是影响荒漠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原因,人文因素中的人口、土地利用结构和政策实施等也是影响荒漠化过程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探讨黑龙江省及临区(44°~49°N,121°~131°E)地震的分布与速度结构的关系,指出地震分布在速度的过渡地带上,为地震预测提供较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5.
为改善台站测震设备运行环境,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与使用寿命,针对部分台站存在观测环境湿度过大问题,结合黑龙江省设备维护实践经验,研制了适用于本省台站测震设备的防潮密封机柜。根据应用与环境特点,在机柜选材设计上采用质量轻且耐腐蚀的玻璃钢材质。对动、静密封部位及机柜承压、稳定性做了针对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26.
2000~2011年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闫峰  吴波  王艳姣 《地理科学》2013,(5):602-608
采用2000~2011年MOD13Q1数据构建EVI时间序列谱,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状况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2000~2011年毛乌素沙地EVI年最大值以轻微波动为主,植被生长状况在2001年最差,2010年最好。②全区EVI年最大值按0.002 5/a的速度递增,植被生长状况趋于改善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1.916%,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和南部等地区;生长状况呈变差趋势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8.084%,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中南部。③植被生长状况以轻度和中度波动改善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南、中部和东部;重度波动改善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轻度和中度波动退化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西部和中南部。  相似文献   
27.
中国沙地分类进展及编目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来重视沙地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较公认的分类体系,详细的沙地资源数据库建设亦未开展。全面总结了中国沙地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沙地分类进展和编目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已有的沙地分类主要根据沙地流动性、荒漠化程度、荒漠化过程、空间位置等方法进行,表现出研究区域不全面、分类指标定量程度低、空间信息表达能力差、分类指标体系混乱以及沙地分类的系统性和分类结果的可比性相对较差等问题。2沙地分类编目体系全面涵盖了中国沙地分布范围,突出了沙地的温度、干湿度、流动性、荒漠化程度、面积和土地利用属性等信息,能综合全面地反映沙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8.
命名实体识别(NER)是自然语言处理众多研究基础,其可以被定义为分类任务,旨在从非结构化文本中定位出命名实体,同时将命名实体分类成预定义类别。与英文相比,中文构词灵活、不具有边界性,且缺乏高质量中文NER数据集,导致中文命名实体识别难度较大。细粒度实体是粗粒度实体的细分类型,中文细粒度命名实体尤其是地理命名实体识别难度更大。中文地理命名实体识别无法同时兼顾精度和召回率,改善中文细粒度地理命名实体识别性能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提出2种联合词汇增强模型的中文细粒度地理命名实体识别模型。首先,将词汇作为“知识”注入模型,基于词汇增强方式探究适合细粒度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并找出适合细粒度命名实体识别方法BERT-FLAT以及LEBERT;其次,为进一步提升细粒度地理命名实体识别性能,针对上述2种方法在预训练模型、对抗训练以及随机权重平均3个方面进行改进,形成联合词汇增强模型RoBERTa-wwm-FLAT以及LE-RoBERTa-wwm;最后,对联合词汇增强模型进行消融实验,探究不同改进策略对于地理命名实体识别性能影响。基于CLUENER数据集和1个微博数据集的实验表明:(1)与无词汇增强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29.
闫峰  王艳姣  吴波 《地理科学》2014,34(8):987-993
采用2011年5月28日MODIS多时间尺度数据产品和土壤相对含水量RSM数据,对河北省多时间尺度Ts-EVI特征空间旱情遥感监测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多时间尺度Ts-EVI特征空间的TVDI与土壤表层RSM具有较高的相关性,1 d尺度Ts和1 d、8 d尺度EVI构建的RSM-TVDI决定系数较高,8 d尺度的Ts和8 d、16 d尺度EVI的RSM-TVDI决定系数较低。② 多时间尺度Ts-EVI特征空间的旱情监测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其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旱情监测应用中Ts-EVI特征空间构建应首选1 d时间尺度的Ts和EVI,其次是1 d尺度的Ts和8 d尺度的EVI,再次为8 d尺度的Ts和8 d尺度的EVI。  相似文献   
30.
依舒断裂带北段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0~2007年发生在研究区域(48°00’150°00’N,128°00’--134°00’E)的地震,用测震学方法研究该区内地震活动性,认为b-t曲线变化与地震活动有很强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