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0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1.引言对于余震的研究,包括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国内外一些作者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大量的余震,有些地震的余震活动延续几年甚至十几年,时有造成破坏的强余震发生。讨论这些晚期强余震,研究其特征,以及精确测定晚期余震的震级,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较大余震发生的宏观效应,往往受到主震宏观效应的  相似文献   
82.
一、引言目前我国测定极远地震(震中距离Δ>110°)震级的方法有两种: 1.面波法计算震级的公式 MLH=log(A/T)-log(A/T)*,(1.1) 式中A是水平分向地动位移(μ),T是相应的周期(秒),取面波中A/T为最大者,-log(A/T)*是索洛维约夫-谢巴林1957年发表的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论述由工业CT发展到工程CT的科学思路与意义,在精密仪器无损检测的过程中,在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工业CT的技术分支,共所检测的对象,它们的尺寸在1mm~1000mm之间,近年来,中国在建造房,桥梁与堤坝等水工建筑方面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已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由电磁波。γ射线和超声波等CT技术能得以楼房,桥梁地基和墙体内部的精细的剖面图像,因而检查这些建筑物质量时,开始起到日  相似文献   
84.
关于在台湾海峡架桥和修筑隧道的问题从1987年至2002年在福省召开过三次"台湾海峡两岸地质地震和架桥与修筑隧道的研讨会",以后陆续出版了相应的论文和论文集,提出了"台湾海峡架桥和修筑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和"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设计总建议"等[1-4],论述了修建该工程的可行性等问题.提出平潭岛可作为海峡北线的端点,探讨了如何具体建桥和相关工程的问题.近年来地球层析技术的发展,可对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海港的开发和沿海陆地的充分利用等,做出探测台湾海峡地下地层三维成像细结构和地球物理场的空间分布,作为台湾海峡架桥铺路工程基本设计的必要依据.为了让大中小轮船在台湾海峡顺利通航,利用现代的科技研讨台湾海峡两岸连接的最佳方案.为了架成大型的高桥和修建堤坝式的地基,必须用地震层析和应力波等方法探测桥梁和堤坝地基的结构和地层的坚实程度,以便决定桥墩深入海底的深度,和设计坚固而又经济的桥墩与堤坝的基础.参考开采海底石油平台施工和荷兰填海造田的工程经验,以双边海堤与大型高桥及活动的船闸相结合,从平潭岛东至台湾新竹西海岸,在124千米距离上架设4-6段桥梁和5-7段堤坝型的路基,既让大中小船舶照常航行,海洋生物照常游动,又可在其上通车,以缩短两岸距离,适应中国大陆和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争取和平沟通的愿望.由于架桥铺路的工程费用较修筑隧道的投资低得多,在福建近海地带局部填海造地,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建筑深水码头,可得到较大的经济补偿,在现阶段较易实施.本文初步分析了有关的地球层析和工业CT技术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85.
在“九五”科技重点项目“中国若干近代火山潜在喷发危险及其监测研究”项目起动之际,作者对于火山喷发危险的监测研究中的CT技术者进行调研,本文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3方法和思路,并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部分成果,展望今后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86.
试论体视学方法在地球科学中的某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体视学的科学含义和方法的某些特征。体视学是定量研究人体或生物器官、材料、介质或物体三维组织结构的科学分支:其广泛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由天空对象的低维信息和数据,用以获取研究对象的高维(三维或更高)性质或图像特征,包括它们所涉及的定量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中以应用的一门交叉性科学分支。根据当前科学的发展水平,例举出体视学方法在地球科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1)在监测火山岩浆囊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地震观测台业务手册》(Manual ofSeismolgical Observatory Practice)系根据固体地球物理的世界资料中心 A 的报告 SE-20号,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译出。该书有英文和法文版本,由著名的英国地震学家威尔莫(P.L.Willmore)负责编纂,原版于1979年9月出版。该书介绍了国际地震台观测系统的最新技术,在引论中介绍了国际地震台网的发展概况和作用。在地震台网的组成一章中介绍了地震  相似文献   
88.
本文根据中国地区地震P波和S波走时表与地壳和地幔中地震波的速度分布,计算和编制中国地区深度震相pP,sS,pS;sP的走时表以及地面反射波、转换波PP,SS,PS,SP震相的走时表。自1940年Jeffreys和Bullen计算了全球平均的走时表之后,除Herrin等人重新算过pP走时表外,对于sS,sP,pS震相走时一直没有人再行算过。提出中国地区符合实际情况的深度震相走时表,对于远震记录的分析处理,提高测定震源深度的精度,揭示在某些深度和震中距离上深度震相在中国地区的特征将有一定的价值,并与中国地区地震P波和S波走时表相匹配,使之自成一个体系。我们将进一步采用一系列最新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深度震相和地面反射波、转换波走时》的软件亦可供其他地区计算走时表的参考。  相似文献   
89.
本文研究全球已经划出的大中小板块之间分界线的表现特征并从地震活动特征出发,分析中国板块(又称东南亚板块)中与我国地震活动有密切联系的部分,划分出了“华东南——印尼板块”和“青藏蒙古板块”。对这两板块分界线附近的地震活动特征与火山活动等地质标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0.
论震波频谱图- 地震波的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震波频谱图,又名“震波凸形图(Seismic topography)“是S.J.Duda关于谱震级概念的发展,对应于宽频带地震图盯应于每一道带通频率fm来折算的瞬时振幅所组成的面(为二维包络面),沿着时间轴作出剖面,例如,0.3赫芝的带中频率相匹配的带通滤波器所输出的包络线,而三维可视化技术则允许快速估算其相庆振幅的分布,要能判明其高峰位置的相应分布,则不太容易,因此我们就将其剖面投影在二维的分布图上,为了辨识震波强度的分布,将此图配上相应的颜色,及其前置的颜色标尺,与其振幅值相对应,图中的等值有助于识别图中的峰和谷并与高或低强度相对应,这种对宽频记录时间-频率分布的表方式,用颜色和等值线来表示振幅值,我们称它为“频谱震波图”。可转化为三维图形,其中每一条线代表由相应带中频率fim计算得的包络线,用灰度表示等值线,可转化为三维图形,其中每一条线代表由相应带中频率fm计算得的包络线,用灰度表示等值线,估算震波强度或振幅的二维分布,又称为“震波凸形图”,它反映了在地震台记录的信号能量随频率和时间的分布,从而看出其最大强度所对应的频率范围,震波叔谱图允许对随时间而变化的频谱分量在时间和强度的定位方面有较好的分辨率,在中国及邻近地区已试用该方法,说明有助于识别地震系列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