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天山北缘前陆冲断带形成时间的地层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乌鲁木齐附近天山北缘喀拉扎背斜及其周缘的地层学分析表明,上中新统一上新统昌吉河群(N1-2ch)(相当于独山子组N1-2d)是喀拉扎山地区发育的生长地层,是喀拉扎背斜形成时的同构造沉积层序.这个结论表明、包括喀拉扎背斜在内的天山北缘第一排前陆冲断构造带形成于晚中新一上新世时期.  相似文献   
82.
新疆侏罗纪原型盆地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工作新疆中生代盆地取得了大量物化探资料和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这些资料的积累,为深入探讨新疆中生代盆地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丰富信息.应用含能源盆地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对盆地中生界格架、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盆地的充填样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新疆侏罗纪盆地具有许多类似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张性构造背景条件下的盆地类型.这些盆地已成为残留盆地,原始沉积物源离目前盆地边界较远,大部分边缘相已被天山隆起过程中剥蚀,而非因天山逆冲掩覆.新疆侏罗纪呈现三隆四坳的古地理格局.分别为塔北、南天山、北天山隆起带和托云-和田、库车-焉耆、伊犁-乔尔玛、准噶尔-吐哈沉积坳陷带.各盆地沉积环境基本类似,多为浅水湖盆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3.
新疆东部三条蛇绿混杂岩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综合对比了新疆东部三条蛇绿混杂岩带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指出克拉美丽—塔克扎勒—伊吾蛇绿混杂岩带是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晚古生代末的最后缝合线;中天山北缘米什沟—干沟蛇绿混杂岩带是古准噶尔洋壳早古生代向塔里木北缘俯冲的标志;南天山红柳河—玉石山蛇绿岩带则是南天山弧后洋盆的残骸。  相似文献   
84.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分析表明,南翼山背斜两翼发育两组与背斜轴向近平行的左行压扭性断裂带(走向约310°),断裂带剖面形态为正花状构造,背斜发育三组次级断裂,可分别与走滑里德尔剪切模型中的R、R'、X面很好地匹配,特征次级断裂性质与南翼山边界左旋走滑断裂带属性相符。晚新生代以来,柴西南地区受控于阿尔金断裂和昆北断裂系,整体处于压扭性环境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南翼山为代表的压扭性背斜构造,不存在大规模逆冲构造。南翼山左行花状压扭性断裂带活动导致的背斜隆起及其派生的张性次级断裂是控制南翼山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花状压扭性断裂带和背斜隆起形成了构造圈闭,而次级断裂沟通了烃源岩与储层,形成了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和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部分钻井岩心和天山内部野外剖面的碎屑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物源体系和盆山格局的演化。准噶尔盆地南缘至少存在3个物源体系,各物源体系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其反映的物源属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南部天山物源还存在东、西两部的差异。不同重矿物组合出现和不稳定重矿物的增加显示中-新生代存在3个构造活动相对活跃期,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晚新生代。早-中侏罗世天山内部发育多个分隔的小型盆地,盆地南部边界至少位于后峡附近,不存在地理分隔明显的天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是天山隆升、盆山格局发生转变的时期,博格达山逐渐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白垩纪—古近纪盆山格局变化不大,新近纪以来的强烈挤压构造背景使得天山山脉快速隆升,盆山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相对活跃期和盆山格局演变与欧亚板块南缘发生的构造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6.
砂岩碎屑成分分析是进行沉积物源岩石类型、构造属性和盆山演化分析的重要途径。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物源构造属性以“再旋回造山带”、“弧造山带”和部分“岩浆弧”物源为特征,物源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岩石成分、重矿物含量及其组合显示东、西剖面在物源上存在一定差异。天山内部侏罗系物源构造属性以“再旋回造山带”、“混合造山带”为主,物源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但各剖面的岩石成分、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综合天山内部与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沉积特征、岩屑成分及钻井岩心分析表明,天山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山格局以盆地沉积范围大、天山正地形较小为特征,不存在地理分割明显的天山山脉,侏罗纪盆地南缘至少存在三个物源体系(西准噶尔山、克拉麦里山和(古)天山);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早期,岩石成分成熟度偏低,砾岩等粗碎屑沉积明显增多,同时不稳定重矿物及其组合稍有增加可能与晚侏罗世天山构造格局分异、构造活动相对活跃有关,天山山脉明显隆升并造就天山南北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87.
东天山接触交代型铁矿成矿时代的确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东天山接触交代型铁矿中透闪石单矿物进行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387.21±0.68)Ma和等时线年龄(389.65±1.46)Ma.初步认为,此类接触交代型铁矿的成矿时代为387Ma左右.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可以认为,在早古生代东天山处于洋壳俯冲-消减产生的陆缘弧环境下,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是前寒武系中铁元素富集的主要动力,也是形成接触交代型铁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8.
天山南北缘分别发育了库车前陆冲断带和乌鲁木齐前陆冲断带,南缘前陆冲断带发育4排褶皱冲断构造,北缘前陆冲断带发育3排褶皱冲断构造。天山南北缘前陆冲断构造形成时间的对比研究表明,南缘第一排构造带起始时间为23.3Ma,构造形变从山前由北向南依次展开;北缘第一排构造带的形成时限为10~8Ma,构造形变从山前开始由南向北依次展开。平衡剖面研究表明,天山南北缘地壳缩短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南缘前陆冲断带地壳缩短率为31%~59%,北缘前陆冲断带地壳缩短率为15.13%~23.74%,南缘构造缩短量要大于北缘,这种差异正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距离构造效应从南向北传播造成的,也真实反映了天山的陆内造山过程。目前天山南缘前陆变形构造中已经发现几个规模较大的油气田,北缘虽有多处油气显示和油气田的发现,但数量和规模均较南缘少和小。天山南北缘生储盖等石油地质条件基本相似,大型油气藏形成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天山南北缘前陆冲断带启动时间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9.
郭召杰  谢艳霞  马军 《地球科学》1999,24(4):383-386
红柳河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层具有强烈的韧性变形现象.用 T E M 观察辉石的超显微位错组态特征,其自由位错从直线状、弓弯状、环状及具尖点、三结点结构直至漫散结构的胞结构,位错壁组态表现为由直线形和环形位错排列而成的两种类型,还可见清晰的亚颗粒构造.显微与超显微特征表明,辉石以晶内位错滑移为主导变形机制.利用动态重结晶的辉石- 斜长石矿物对讨论了糜棱岩形成的温压条件:温度大约为420 ℃,压力150 M Pa ;用动态重结晶颗粒大小对古差异应力进行估算,平均为85 .78 M Pa.认为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是在洋盆扩张过程中,洋壳上部冷的刚性层与下伏较热的塑性层拆离,沿拆离面韧性剪切形成的.  相似文献   
90.
新疆吐拉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召杰  张志诚 《地质科学》1999,34(3):357-364
吐拉盆地侏罗纪时是柴达木盆地的一部分,其原型盆地是北断南超的箕状坳陷,由于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的左行走滑活动,形成吐拉盆地现今构造面貌。吐拉盆地侏罗系暗色泥岩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应具有生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吐拉巨厚油砂岩的发现,证明吐拉盆地已经生成一定规模的油气藏,建议进一步开展吐拉盆地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