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卫星高度计风速资料研究海面粗糙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这大大制约了我们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本文利用TOPEX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利用1993年和1998年两年的资料,文中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建立效益和费用评估模型.按照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将围填海造成的生态损失货币化,作为经济成本的一部分,参与围填海方案经济效益评价.本文对罗源湾多个围填海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排序,寻求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3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追溯胶州湾海岸线的开发史,比对胶州湾海岸线的历史变化,调查分析胶州湾海岸线的现状,分析胶州湾海岸线演变的驱动力,研究胶州湾海岸线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规划,从而为胶州湾海岸线的科学发展和持续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滨海核电厂环境功能区调整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核电站的建设导致电站附近海域现有使用功能与原有的环境功能出现矛盾,因此有必要进行环境功能区的调整。但由于核电发展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相关方面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因此在针对核电用海进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调整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问题,例如,混合区的确定问题、余氯和放射性废液的排放问题以及数值模拟的科学性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应的标准、规范提供依据,以便更好的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35.
1 INTRODUCTION Ocean wave and sea wind, are important oce-anic dynamic phenomena having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location sel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marine projects; so study on measuring methods of ocean wave and sea wind is important. High frequency ground wave radar (HF radar) was a technique developed in the last decades for the detection of oceanic environment. Long radio wave (mu…  相似文献   
36.
海洋功能区划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合理利用海域资源的保障,海洋功能区划将面临着新要求和新任务.因此,以满足海域使用管理新需求为导向,海洋功能区划应立足于体系不断完善.本文着眼于解决区划体系发展的实际需求,探讨了海洋功能区划政策导向,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完善提...  相似文献   
37.
利用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型,建立了1个高分辨率的三维盐度扩散模型,综合考虑了潮汐、季风和波浪对高盐水扩散的影响,模拟了海阳海水淡化厂夏季高盐废水排放的扩散情况。通过模拟发现,高盐水主要集中在底层,表层、中层含量很少。在波浪的作用下,垂向混合加强,高盐水在底部的扩散有所收缩,而在中层和表层相应的增大。结果表明,对高盐水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必须使用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并应当考虑波浪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39.
南海障碍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海面通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岩  王东晓  施平  郭佩芳  陈举 《大气科学》2004,28(1):101-111
对气候平均态的温度和盐度分析证实,夏、秋季南海南部上层海洋存在障碍层现象.决定障碍层出现的关键因素是净淡水通量,而障碍层的深度和厚度分布则受风场的显著影响,障碍层受混合层和等温层发展的调制.夏季,南海南部上层海洋在东南向Ek-man水平输运以及东侧下降运动双重因素作用下,较淡的水体在南海东南侧堆积,混合层底部高温水脱离混合层保留在等温层中,造成障碍层在南海东南侧最为深厚,达到30 m.最厚障碍层出现的位置和最厚"南海暖水"出现的位置几乎重合,障碍层的"热障"作用促进了"南海暖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棉兰老岛以东反气旋涡的Argo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2003年1月至10月期间,由布放于西北太平洋中的Argo剖面浮标捕获的位于棉兰老岛以东海域的反气旋涡。该涡中心位于8.7°N、127.6°E附近,距大陆坡不远,沿等深线走向呈椭圆形分布。其长轴(NW-SE)约200km,短轴(NE-SW)长约120km。Argo浮标的漂移轨迹及其在表层及1 500db层的漂移速度场表明,该反气旋涡位于温跃层以下,中层海洋特征。在1 500db层上,涡的外围平均切向速度为11.9—14.0cm.s-1,旋转周期约为40d。温、盐度断面分布表明,该反气旋涡内的温盐结构非常复杂,可能与源自南、北半球的中层水团在涡旋内交汇并发生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