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根据各大网站地震目录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全球地震台网与地震台阵、我国区域台网与地震台阵的监测能力,阐述了地震台阵与密集台网/台阵的区别。研究表明,对同一地区所检测的地震数,地震台阵是地震台网的3-10倍,而震级下限可降低1.2-2级。一般情况下,以微弱信号检测为目的的地震台阵监测能力均优于以结构研究为目的的密集台网/台阵,2种台阵是目的、性质、孔径、形状、台间距、技术手段、研究方法均不同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 DMC)根据美国地震联合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 DMC)发布的2019年7—8月全球地震动态,通过修订给出以下监测结果。2019年7—8月全球共发生5.1级及以上地震194次, 其中7月117次,8月77次。东半球发生地震116次,其中 5.1—5.9级中强震99次,6.0—7.9 级强震17次;西半球发生地震78次, 其中5.1—5.9 级中强震72次,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汶川地震序列,选出距离合适、波形相关性较好的事件作为震源阵,联合永久台阵(那曲、和田台阵),进行震源阵与固定台阵组合研究,计算其台阵响应.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可以形成震源阵,按照地震台阵的特殊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信噪比,为揭示地下精细结构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地震监测系统有集中式记录系统,也有分散式记录系统,它们各有优缺点。警报系统必须把数据遥测发往记录中心。然而,对一些应用来说,将两种方式的优点加以结合将是最佳的选择。一次大地震发生后,地震的位置和震级对应急权威机构和大型建筑如大坝或电站的拥有者来说用处有限。他们更关心的是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应该做什么。这些有用的信息应尽快提供出来,最好在地震后几分钟内。由地震学家提供的灾害信息(地震的位置、震级和衰减)与由权威机构提供的易损性信息(财产的位置、易损性和重要性、任务和优先级)相结合来确定以强度估计地震的影响和以优先顺序排列的任务表。此系统还可以用于对用户进行有关地震可能影响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和IMS/PS台阵的监测定位能力评估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根据近震震级(ML)和远震震级(Ms)公式,估算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对近震和远震的定位能力,并把IMS/PS台阵(海拉尔台阵与兰州台阵)作为加强台站,与CDSN一并估算了其联合定位能力,此后,对两个定位能力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海洋枝角类研究——Ⅲ.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重  曹文清 《海洋学报》1984,6(3):377-388
本文对我国数量较大、分布较广的两种海洋枝角类(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肥胖僧帽溞Evadne tergestina)的生殖作了研究,着重探讨孤雌生殖雌溞的生殖量(每胎幼体数)问题,并获得以下一些结果:(1)生殖量和个体大小呈明显正相关--个体愈大,生殖量也愈大,(2)生殖量有季节变化,一般在水温较高、食料较多的夏季(8-9月)最高.这和种群密度的季节变化(8-9月密度最大)基本一致;但前者高峰往往比后者高峰约早半个月出现,(3)生殖量随着有性生殖强度的增强而降低,换言之,当有性生殖个体(S,)增多时,生殖量有减少趋势.(4)从我国沿岸各海区生殖量的比较中,发现有逐渐向南增多的趋势.这与生殖量在夏季增多的趋势是一致的.增多的原因显然和水温升高有关.此外,本文对有性生殖问题(包括有性个体的大小、出现期、性比、在种群中的数量比例,以及休眠卵(冬卵)的特点和数目等)也作了扼要叙述.  相似文献   
20.
郑重 《海洋科学》1991,15(6):17-19
我国浮游生物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在科学的历史长河中,仅仅走过40多个春秋;但在浮游生物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它已从过去比较原始的描述性分类、形态阶段,发展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