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前言 八十年代初完成的一些新地震区划图已编入1985年版的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中(NBCC)(ACNBC,1985),由于对强震衰减情况不清楚并时大地震的近源效应缺乏了解,所以确定许多地区的震源愿区难很多,地震区划图是一种以合理方法描述国家通用建筑抗震设计目的的震害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82.
几百名德国的重要人物、科学家和工程师,与来自10个国家的技术人员一起,聚集在西德温迪施埃申巴赫巴伐利亚州开始德国大陆钻探计划(KTB)的主钻孔的工作。  相似文献   
83.
依据地磁台观测数据和地磁研究的方法,在 VAX-11/750计算机上应用 FORTRAN 语言,编制了14个用于数据处理和地磁方法研究的程序,共计4800条 FORTRAN 语句行.处理了100多个台15个月的观测资料,总计26万个数据。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为管理部门考核台站的观测质量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4.
邱泽华  张宝红 《地震地质》1992,14(4):369-373
唐山7.8级地震震中区的观测资料表明,1976年5月初,地壳岩层中发生了重要的事件,它使地形变、地下水位,重力、地电阻率等方面的异常突然地加速。从构造塌陷的角度看,这些异常加速都可以用唐山7.8级地震主断裂上出现了大量张裂隙来解释,这种张裂隙发生在地表附近,其延伸方向与断裂平行,是岩层局部向上凸起造成的。地应力方面的资料与此相符  相似文献   
85.
一、虚空区和虚空度用静压力模型来近似描述地壳的稳定状态是相当合理的。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旧沉积物被新沉积物压实,然后固结成岩。如此周而复始,就会形成一系列紧密叠置的岩层。假设地壳某深度h_0以上有n个岩层,其比重分别为d_1,d_2… d_n,厚度分别为h_1,h_2…h_n,那么该深度的压力对于连续变化的比重d=d(h),有对于d近似为常数的情形,就得到典型的静压力公式  相似文献   
86.
关于直立倾滑断层运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泽华 《中国地震》1990,6(1):87-93
直立倾滑断层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驱动力应该是产生于断层带附近深部物质的差异升降运动。在这种条件下,断层的扩展将是一个从深到浅的过程。地壳强度按深度峰形分布可能是这种过程缓慢地进行到某一阶段出现失稳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对直立倾滑断层运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围压按深度的分布。在深部,因为围压很大,所以断层能够沿平面扩展;而在浅部,当围压足够小时,在断层的端都会出现侧向张性破裂。  相似文献   
87.
88.
从低幅度构造识别的影响因素出发,采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主要成藏期七克台组古地貌特征和沉积相分布特征进行低幅度构造成藏模式分析。研究表明:葡北—葡萄沟地区侏罗系七克台组低幅度构造识别受其埋藏深度和上覆地层平均速度的控制和影响,埋藏较浅且平均速度较小是低幅度构造易于识别的重要特征;该区火焰山断裂和七克台组上部泥岩控制着低幅度构造的垂向运移,缓坡带断裂结合七克台上部的泥岩盖层控制着葡北地区低幅度构造侧向运移+垂向运移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89.
用小波方法系统检验强震“前驱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山东省泰安台观测精度达10-9量级的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2001—2005年Ms≥7.5强远震前应变变化,对“前驱波”进行了客观、系统的检验.用高通滤波消除了周期大于128min的固体潮汐影响,然后用回归分析方法消除了气压的干扰.用小波变换方法将2—128min信号分解到6个不同频段进行分析.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取出信号中微弱变化信息.根据小波变换提取的类似“前驱波”基本特征,提出了“超限率”方法,并对这种波形是否普遍存在进行了检验.该方法将单位时间内超过标准差的数据个数定义为单个超限率,类似“前驱波”波形存在时段内的超限率将高于正常时段.据此得出震前30天的超限率时间序列.用直线拟合该序列,最后对直线斜率进行统计分析.用超限率方法分析了所有小波分解的细节部分,得出了超限率时间序列的回归直线斜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分析其正负比.这3项统计数据显示,强远震前15天之内不能普遍检测到“前驱波”.   相似文献   
9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时,我国前兆台网在网运行的七十多套钻孔体应变仪中,除个别仪器雷击或探头损坏外,其余运转基本正常,几乎全部记录到了此次地震。其中位于震中方圆1000km范围内的共有12套仪器,均为“十五”新上的TJ系列应变仪,包括了四川、甘肃、陕西3个受灾最严重省份的全部体应变仪,以及宁夏、云南、山西的部分仪器,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