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利青 《贵金属地质》1997,6(3):214-220
金矿化作用伴随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晕,在已发现了一定矿(化)体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经科学的组合采样(主要在蚀变带范围内连续拣块采样)分析有关指示元素,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地球化学预测模式(从元素异常特征或线金属量,地球化学指标或元素比值,逐步回归方程估值等三方面)对已知矿(化)体及外围异常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研究,这就是蚀变带元素地球化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界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与成矿有关的上庄岩体特征、控矿断裂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指出其成因与区域金矿化具统一性;研究了矿化富集规律;总结了找矿标志;综合预测了3个外围找矿远景地段;通过断裂面形态模拟及构造地球化学研究,预测了2处深部找矿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于野外分析金的氰化物分解阳极溶出伏安法。该法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现场就可直接得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金矿成矿理论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余年来,现代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总结这些进展有助于开阔金矿研究和勘查思路。深入地研究了地球动力学背景对金矿成矿的控制,建立了区域成矿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造山带型金矿的概念。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成矿理论获得了新的证据,在金矿成矿作用过程中岩浆流体较普遍存在,变质去挥发分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热液是金矿成矿所需的低盐度流体。全球超大型金矿以中温热液型、浅成火山热液型金矿及砂金矿最为多见。从成矿系列理论发展到成矿系统理论,强调了金与其他矿产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了铁氧化物型铜一金矿床和钨一锡成矿省内与侵入体有关的2种新类型金矿床。提出金的宇宙来源及撞击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新区迅速实现靶区优选和勘查登记的关键是把握矿床类型及控矿条件、成矿远景区带并与矿化异常信息结合来确定。综合分析、加工信息并实施快速而有效的找矿方法是快速优选靶区的坚实步骤。高素质的矿产地质学家和一定的资金投入是快速优选靶区的必要条件。在国家计委地质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在皖东-苏北这一找金前景不明朗的地区,利用一年的时间优选了3个找金靶区,并实现了勘查登记。  相似文献   
17.
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与找矿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细浸染型金矿赋矿岩石以钙质粉砂岩为主。许多矿区既有产于沉积岩中的浸染型矿化又有产于裂中的脉型矿化,按照岩浆热液成矿体系,在微细浸染型金矿产出地区要注意近岩浆源的斑岩型,夕卡岩型等金矿化。成矿深度可达2-4km,Au主要呈纳米级微细粒或单原子状态自由金(Au^0),也有的呈晶格金或结构(Au^Ⅰ)存在于含As黄铁矿或毒砂中,但在一个沉积岩地区的金矿不一定全是浸染型金矿,金的粒度也可更大。深部岩浆,变质(含Au)流体在构造-岩浆活动中向上运移与不同岩性和(或)流体反应,在浅部有利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的成矿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勘查工作要围绕以(高角度)断裂与深部连通的有利岩性寻找浸染型矿化,同时要十分注意脆性地层中直接受断裂控制的脉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8.
19.
20.
金矿屯金矿主要产于二叠系庙岭组条带状硅质结晶灰岩、辉石闪长岩脉中,与大量发育的脉岩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明显受层间破碎带或断裂控制,为贫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型火山—次火山热液金矿床。今后的找矿方向是:围绕金自然重砂异常,注意火山岩中金矿的寻找;南山、北山矿化蚀变带的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