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赵凯  宋刚 《探矿工程》2013,40(1):45-48
可膨胀管技术是钻井工程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简化井身结构,降低钻探成本。论述了该技术研究现状和地面实验的一种方法,并且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技术对膨胀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02.
滇西老王寨金矿床黄铁矿形貌特征与化学组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赵凯  杨立强  李坡  熊伊曲 《岩石学报》2013,29(11):3937-3948
老王寨金矿床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中已探明规模最大的造山型金矿床,黄铁矿是其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依据矿(化)脉切割关系、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该矿床成岩-成矿期共发育5个世代黄铁矿。沉积-成岩期草莓状黄铁矿含Pb、Zn、Mn、Co、Ni和Bi。热液金成矿期可划分为:Ⅰ石英-绢云母-黄铁矿、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Ⅲ方解石-石英-毒砂-黄铁矿和Ⅳ方解石-石英-辉锑矿-黄铁矿四个阶段,其黄铁矿分别以粗粒他形、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为主,总体继承了沉积-成岩期黄铁矿含Pb、Zn、Mn、Co、Ni和Bi的特征,Au、As、Sb和Cu也有不同程度富集,显示成矿流体成分复杂。Ⅲ阶段为金的主成矿阶段,以发育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为特征,富集Au、As、Sb、Pb、Zn、Cu、Co、Ni和Bi,其中,Au与As构成 [Au, As]2-和[Au(As, S3)]2-等络合物以类质同象的形式替代[S2]2-而进入到黄铁矿中,两者呈正相关,成矿系统处于中-低温、流体过饱和度(硫逸度)高,且缓慢冷却,矿质来源充足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先验误差对于GPS网平差的意义 ,指出先验误差的计算及确定的一些方法 ;最后说明如何在GPS网平差中进行加权配置。  相似文献   
104.
利用DMSP F13卫星离子漂移速度测量数据和Wind卫星行星际磁场测量数据,对极区顶部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进行研究,主要考察平静期和磁暴期离子上行强度,以及不同行星际磁场方向和季节对离子上行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磁暴期的上行发生率都超过平静期;无论磁暴期还是平静期,南半球在北向行星际磁场时上行发生率高于南向行星际磁场、北半球在南向行星际磁场时上行发生率高于北向行星际磁场,且该结论在磁暴期比平静期更为明显;南半球平静期在北向行星际磁场和南向行星际磁场时冬季的上行发生率都远高于夏季,超过2倍,北半球平静期在北向行星际磁场和南向行星际磁场时夏季的上行发生率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105.
赵凯 《海洋预报》2007,24(1):25-31
作者研究了0515号台风“卡努”在江苏暴雨过程的影响。分析认为,主要由台风本身的气旋性涡旋所造成的区域性暴雨,位于其移向的右前方。通过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发现,暴雨的落区,基本上位于底层的非绝热冷却区,非绝热冷却中心的走向,预示未来6h降水的落区。台风向前方的非绝热增温的方向移动,并有加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6.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an introduced clam Mercenaria mercenaria on estuarine ecosystem,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niche competition with a native clam Meretrix meretrix. The biodeposition, respiration, and excretion rates of M. mercenaria were determined seasonally using a sediment trap and a closed respirator in field. The biodeposition rates of M. mercenaria were 0.06–0.37 g/ (ind.·d), and the respiration rates were 0.31–14.66 mg/(ind.·d). The ammonia and phosphate excretion rates were 0.18–36.70 and 1.44–14.87 μg/(ind.·d), respectively. The hard clam M. mercenaria may discharge dry deposits up to 2.1×105 t, contribute 18.3 t ammonia and 9.0 t phosphate to culture ponds, and consume 7.9×103 t O2 from ponds annually. It suggested that the hard clam M. mercenaria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elagic-benthic coupling in pond ecosystem through biodeposition and excre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key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introduced clam M. mercenaria and the native clam Meretrix meretrix suggested that M. mercenaria had a niche similar to that of Meretrix meretrix in Shuangtaizi estuary and might have a potential competition with Meretrix meretrix for habitat and food if M. mercenaria species escaped from the culture pond or artificially released in estuarine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07.
西非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铁矿石总资源量可达649.5亿吨,占全球8%,主要分布于马恩地盾和雷圭巴特地盾,以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毛里塔尼亚四国最为丰富,成因类型以BIF型为主.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有43家公司投资开发73个西非铁矿项目,其中中国庆华集团、宝武集团、赢联盟集团、中国铝业和中投资本公司等五家中资企业拥有权益资源量达217.5亿吨,形成与西非本土8国和西方7国公司三足鼎立的局势.基于标普数据库和各公司最新年报统计,发现近10年西非铁矿石年均产量为0.2亿吨,世界占比不足0.1%.目前大部分矿山处于暂停开发或暂时搁置状态,仅有21个铁矿山处于活跃状态.其中,中资企业控制的五个项目中也只有唐克里里铁矿处于开发状态.基于西非地质和航磁资料,利用证据权模型,预测在90%、50%和10%置信水平下,西非地区未发现铁矿床数量分别为63个、92个和324个,铁矿石预测资源量分别为264.6亿吨、386.4亿吨和1360.8亿吨.  相似文献   
108.
正湿地沉积物—水界面的地表水—地下水交换通量对水环境的水文循环、水量均衡、水质变化、生化反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等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意义。目前,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湿地区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水文循环过程,它将大大促进对区域乃至全球性水循环的深入理解。渗流仪是一种直接测量沉积物—水界面的水流通量的仪器装置,  相似文献   
109.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煤成气运聚机理及成藏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留地区是渤海湾盆地典型的煤成气区之一,随着勘探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区煤成气运聚成藏过程的精细刻画仍需完善。运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分析文留地区煤成气成藏时间,基于断层活动特征明确研究区输导体系演化特征,根据断—盖组合关系及烃类流体包裹体丰度(GOI)测试结果分析气藏保存条件,最终明确文留地区煤成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文东断层为研究区气源断层,其输导供烃条件可用断层输导效率系数(FTEC)进行量化表征,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优越的气源供给条件;文留地区煤成气来源于临近的洼陷带,煤成气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沿文东断层垂向运移至石炭—二叠系和沙四段储层聚集成藏,东营末构造抬升期气藏受构造运动影响而发生少量天然气散失。   相似文献   
110.
不同地磁活动水平下电离层H+上行的半球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凯  蒋勇  门可佩  黄林峰  傅帅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1):3715-3728
使用FAST/TEAMS仪器在第23太阳活动周下降相的数据,从地磁活动水平的角度,分别分析在磁静日(Kp≤2+)和磁扰日(Kp≥3+)时南(SH)、北半球(NH)高纬(>50°)电离层H+的上行强度,计算其上行率和净上行积分能通量,以期得到H+上行的长期水平并分析地磁扰动期间南、北半球离子上行强度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磁扰期间上行强度显著加强,平静期南、北半球的平均上行率分别是~15%和~20%,而磁扰期的平均上行率分别增强了1.45倍和1.04倍,磁扰期间南半球上行强度的增长更显著;平静期南半球的上行强度小于北半球,但磁扰期两个半球的上行强度相当;磁午夜和黎明区间受地磁扰动的影响最显著,其磁扰期与平静期上行率的比值(S/Q)最大,同时南半球在各个地方时区间的S/Q值均大于北半球;另外,我们发现磁扰期间的上行率在极光椭圆带下边界附近增幅最明显,而积分通量在上边界附近增加显著.上行源区以平静期的源区为中心从日侧极尖区扩展到磁午夜、且向低磁纬延伸,同时,极尖区上行源区在磁扰期有向晨侧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