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837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贾新平  苏宝军 《地下水》2005,27(6):506-508
黄河三门峡库区大禹渡至稠桑河段2002年发生自然裁弯后,河道长度缩短9km,为防止该河段再次形成"Ω"形河湾,维持或扩大自然裁弯的效果,减缓潼关高程的抬升,拟尽快开展河道治理,实施裁弯工程.本文详细介绍了裁弯工程流路及治导线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32.
西乌兰不浪高级变质的兴和岩群是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从海西期岩体和五台群中重新厘定出来的地质体。通过野外宏观地质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认为西乌兰不浪地区高级区岩石不只是由表壳岩组成,还有大量的TTG岩系、紫苏花岗岩、脉岩和岩墙,它们是不同构造环境、不同时代的构造拼合体。其中表壳岩称为兴和岩群,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33.
白云鄂博群中两个重要不整合界面特征及区域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顶部的钙质风化壳和比鲁特组顶部的铁质风化壳分别代表长城系与蓟县系及蓟县系与青白口系的分界,并具较大区域上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不整合界面的重新厘定,必然导致白云鄂博群的解体或改为白云鄂博超群。  相似文献   
34.
基于G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单元 ,即“图谱单元”,它是记录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 ,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 ,并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图谱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5.
泥炭藓是贫营养泥炭类型中的建群植物,由于生态水环境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少受其他水源的污染,可自然反映古降水、古湿度的情况,所以是古气候研究最理想的纤维素同位素测试材料之一。因此,弄清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及水化学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笔根据多年来的国内外野外调查,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山地的泥炭辞贫营养泥炭地为基础,与美国、加拿大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同类泥炭地相比较,对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及水化学环境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就此讨论了湿地保护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以金川和红原两组泥炭纤维素Δδ13C时间序列值的反向变化来指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年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分为4个阶段,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在2800~2200B.C.期间持续偏北,2200~600B.C.期间持续偏南,600B.C.~1200A.D.期间在北进与南移之间频繁波动,以及1200~1900A.D.期间再次持续偏北,它们导致降雨量在中国大陆上不同的分布.从约1900A.D.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似乎又开始一个新的偏南阶段,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7.
晋城市王坡煤矿铁路专运线柏树底隧道下伏采空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是煤层开采所致。在煤矿开采的同时,也要做好对采空区的处置,消除其对上部建筑物稳定和安全的不良影响。晋城市王坡煤矿柏树底隧道下伏采空区,涉及6个煤矿,开采规模大小不等,开采时间长短有别。其顶板基本为自然跨落方式,上覆岩层软硬相间,致使采空区至今尚未完全塌陷冒落,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上部裂隙带比较发育,向上逐渐减弱直至地表,直接关系到覆岩工程地质的稳定性。本文介绍了王坡煤矿柏树底隧道下伏采空区的基本情况,环境地质条件,工程地质评价,分析了采空区对铁路隧道工程的危害,论述了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治理采空区的工艺步骤和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8.
塔里木北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结合塔里木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这两个构造单元的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性参数, 利用一维热传导方程, 给出了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的热结构. 塔里木北缘地区平均地表热流为45 mW/m2左右, 地幔热流约为20~24 mW/m2, 莫霍面温度为514~603℃, 热岩石圈厚度138~182 km. 在此基础上, 根据该区地震测深剖面揭示的P波速度结构和岩石学, 结合流变学模拟进一步确定了该区的岩石圈强度及其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岩石圈的流变分层现象明显, 整个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以脆性性质为主, 下地壳底部才显韧性性质, 壳下岩石圈地幔也表现为脆性性质, 具有典型的“三明治”结构. 此外, 岩石圈强度也具有横向变化的特征, 隆起区强度大于坳陷区强度; 从南往北, 强度依次降低, 塔北隆起南部强度最大, 库车坳陷强度最小. 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拉张背景下强度为4.77×1012 ~ 5.03×1013 N/m, 挤压背景下为6.5×1012 ~ 9.40×1013 N/m, 其脆-韧性转换深度在20 ~ 33 km之间. 塔里木北缘的岩石圈较冷且强度较大, 岩石圈表现为刚性并以整体变形为主. 该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也表明了这一整体变形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9.
中国西北叠合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探讨了中国西北地区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特征 ,研究表明 ,在中国西北叠合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 ,构造变革和构造耦合起着主导作用。构造变革包括大地构造格局的转变、沉积区和剥蚀区的转换、盆地类型的转换、大型区域性不整合的出现以及发生盆地构造反转等 ,这种构造变革具有多期性。叠合盆地构造耦合的方式主要涉及深部和浅部构造的耦合和盆山耦合等。盆山转换、盆山过渡带深部浅部构造的耦合、盆地沉降与造山带隆升耦合以及不同方向构造的耦合 ,反映了盆山耦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西北叠合盆地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的分层性、分带性、分段性、交叉性以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变性 ,喜马拉雅运动对于中国西北叠合盆地最后的构造改造以及构造定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0.
潘一矿8煤层煤体结构特征及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煤与瓦斯突出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问题。安徽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开展的《两淮煤田煤层气储层特征研究》、《煤体结构判识技术在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在利用钻孔测井曲线判识煤体结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预测矿井未开拓区域内主要煤层的煤体结构分布,进而为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