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许昭永  梅世蓉 《地震学报》1991,13(2):223-233
本文叙述了岩石特征刚度与压机刚度比R对岩石破裂及声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0.20时,岩样产生突发断裂;当R1.50时,断裂前没有平静期.缓裂时,声发射率的变化形式为(应力增至大于50%破裂应力后)平稳低(高)值——上升(下降)至极大(极小)值并持续之——破裂.   相似文献   
22.
岩石破裂声发射m值和岩石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许昭永  耿乃光 《地震研究》1990,13(3):291-297
实验测定了多种岩石在破裂应力的50%时杨氏模量E和声发射的m值。结果表明:m值和E有很好的线性关系m=1.39+1.44E×10~(-11)P_a~(-1)。同时观测数种岩石破裂孕育过程中的E和m值。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E和m值都较低。随着压力增加,E和m值也增加。在破裂应力的35%至75%时,E和m值大致平稳。破裂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E和声发射的m值均明显下降。但E值下降滞后于m值。建议利用m值评定场地岩石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24.
PreliminarylocationofmicrocracksinseveralrockspecimensundertruetriaxialcompressionZhao-YongXU(许昭永),Shi-RongMEI(梅世蓉),Can-TaoZH...  相似文献   
25.
叙述一种新的大应变检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 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冲击桩顶,用检波器记录振波图. 引入应变(变形力)的高次项,从理论上证明当为大位移大应变, 即桩相对于土体产生整体滑动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则不能经过简单积分加速度和微分速度得到,即它们为非线性关系. 由此导出:通过波列振幅计算力(P)和位移(S),并作(动态)P-S曲线、确定屈服点,进而阐述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Q)S曲线的相关常数.   相似文献   
26.
按照临界点理论,在大地震或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发生之前能量会加速释放(AER),这种加速过程呈幂律变化(power-law). 本文通过大尺度岩石破裂声发射实验,对这一临界现象进行了研究. 实验分别采用3种岩石试件,并且实现了不同轴压加载历史以及三轴应力状态;实验利用声发射技术记录了微裂纹产生和扩展时所释放的弹性能(声发射);实验结果证实了临界点理论,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岩石材料在受压破坏之前弹性能会出现明显的加速释放过程. 本文还对使用AER预测中期地震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地震序列类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花岗岩和砂岩拼合的岩样,做单面直接剪切破坏实验,并以微破裂信息存储分析系统连续采集信号。通过波形图研究发现,诸如“前破-主破-余破型”、“主破-余破型”、“群破型”、“双破或多破型”、“孤立型破裂”等都有波形记录,而大破裂前的“平静”、“密集”、“低频扰动”及“慢破裂”现象也有波形显示。这些结果与天然地震很相似。几乎所有天然地震的类型和震兆异常都能在声发射破裂实验中得到发现和验证。实验还显示,在低应力阶段破裂类型较单一,但随着应力升高和逼近主(大)破裂,破裂类型越来越多,而且低频成分变多的破裂增多,慢破裂也增多。  相似文献   
28.
The time history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can be synthesized by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EGF) method. Firstly a large seismic event is discretized into a series of subevents; secondly recordings of earthquakes with proper siz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re chosen as time history (EGF) of those subevents; finally the EGFs are summated to get the time history of ground motion caused by the large event. It is certain for the regions with abundant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s to calculate broad…  相似文献   
29.
用振幅衰减系数和卓越频率衰减系数测定Q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地区小震活动频繁,为充分利用这些小震所提供的信息,我们讨论了小震地震波振幅衰减系数和卓越频率衰减系数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两个系数和Q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通过研究打桩公式法和应力波动法 (如CASE法 ) ,提出单次冲击能量及P S曲线测桩法 :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一次冲击桩顶 ,用桩顶附近的检波器记录振波图和检测静、动位移 .通过实测冲击能 (总能量 )转换系数、波动和振动各自消耗的能量等各物理量 ,测定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利用振波图计算力 (P)与位移 (S)动态关系曲线 ,确定屈服点 ,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 S曲线的相关常数 ,进而确定与承载力相应的沉降量 .而且 ,可由PS曲线的形态判定桩身成型质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