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359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自然界中磷循环研究的一些新动向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在人及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同时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种成分。近年来国外学者在如何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减少磷在生物体循环中造成的污染及磷的回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82.
立足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以促进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及其时空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目的,经过评价指标的选取、配置,标准参考数据的优化选择,以及评价流程的设计,研究制定了一套基于遥感影像水资源提取的精度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水体提取算法的提取结果为实验数据,选取了湖北省部分水体作为样本,进行了遥感影像水资源提取精度评价方法实验。实验结论符合提取算法的特性,验证了提出的精度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3.
分别在精密星历与广播星历下采用TBC 2.8数据处理软件进行C级全球定位系统(GPS)控制网基线解算,并采用GAMIT加载精密星历文件进行基线解算,在COSAGPS软件中进行环闭合差统计及平差计算.针对上述方法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TBC软件采用不同星历解算对C级GPS基线解算及网平差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TBC在两种星历下均可进行C级GPS数据解算,但在精密星历下的基线解算精度较高,在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作业.   相似文献   
684.
685.
海底隧道突水涌泥机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隧道在穿越断层及软弱破碎带时如果遇到透水性地层,可能会发生隧道突水涌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潜在危害对于顺利建成海底隧道至关重要.结合建设中的厦门海底隧道工程,针对隧道通过不良地质时可能遇到的突水涌泥危害,对突水的补给水源、突水通道及隧道与含水层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引用B.斯列萨列夫简支粱及强度理论,对海底隧道突水条件及预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参考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海底隧道突水涌泥的治理对策,为海底隧道的顺利修建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86.
个旧老厂矿田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个旧老厂矿田是中国著名的铜锡多金属矿产地而倍受关注,本文以个旧老厂矿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岩体产出的地质条件,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老厂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源区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老厂花岗岩体为一复式岩体,来源于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但其具有不同的源区性质。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老厂花岗岩体不同单元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则主要形成于后碰撞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换阶段,这种特殊的构造环境是区内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87.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亚陆缘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增生杂岩的构成与形成时代,并结合同时代火成岩组合及其时空变异以及沉积建造组合,重塑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演变历史.结果表明:①位于佳木斯地块东缘的跃进山杂岩代表了二叠纪俯冲带,它是古亚洲洋构造体制的产物;②侏罗纪增生杂岩代表了侏罗纪俯冲带,与陆缘同期钙碱性火成岩组合以及含煤建造一...  相似文献   
688.
晚白垩世是古太平洋俯冲板块运动变化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火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火成岩地球化学数据,探讨该时期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俯冲及气候变化之间的潜在联系。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火成岩分布范围由陆内至陆缘明显收缩,指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过程。火成岩展布方向发生小角度偏转,可能是俯冲板块在深部地幔流影响下发生变形以及不同位置后撤速率差异所致。该时期东北亚陆缘经历了地壳减薄和岩浆初始温度上升,暗示板块后撤诱发陆缘向地幔流,引起地壳减薄并形成具有较高初始温度的岩浆。晚白垩世东北亚陆缘地区经历了由升温到降温的过程,与岩浆作用变化相对应,暗示岩浆活动与区域古气候变化具有潜在协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