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分析引起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72.
FY-4A卫星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气象卫星,为缓解光照对其可见光和红外云图影响,增强图像质量和显示细节,通过分析中央气象台发布的FY-4A卫星云图中可见光和红外云图资料,指出云图可见光和红外云图存在极强互补性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均值的自适应非线性Gamma图像增强融合方法。仿真实验结果指出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融合云图拥有显示云的更多细节和识别云层云类的特点。该方法有效性的验证,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气象预报保障提供了新的云图识别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长期暴露条件下Cu2+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加入10 mg·L-1的Cu2+后,在SBR运行的第16~55天,COD和NH+4-N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第56~75天,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与进水Cu2+浓度为0 mg·L-1时相比分别下降了3.88%和6.41%。浓度为10 mg·L-1的Cu2+长期作用下,活性污泥中EPS、松散附着EPS(LB-EPS)和紧密附着EPS(TB-EPS)产量及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10 mg·L-1 Cu2+的长期暴露导致TB-EPS中PN的C=O键、N-H键和C-O键相对含量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显示在10 mg·L-1 Cu2+长期暴露条件下,LB-EPS和TB-EPS中元素Cu和O百分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4.
岩质边坡边界多由结构面控制,天然结构面一般是非贯通的,研究非贯通结构面力学参数和取值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泥砂浆制作非贯通结构面试样进行剪切试验,研究c、φ值与连通率k值的敏感性程度,建立c、φ值与k的相关性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值对k值的敏感性程度相对较高,c、φ值均与k值呈一种负相关的指数...  相似文献   
75.
形状轮廓对于事物的认知十分重要,是决定事物类别的关键属性,对于借助虚拟地图表达非空间数据的隐喻地图,其轮廓具有可操作优势,可用以增强其地图相似度,促进其与真实地图间联系的建立。但目前隐喻地图研究多侧重地图制作生成技术,较少关注地图认知设计,对制图过程掌控性差,导致地图轮廓形态随机性较强。以Gosper地图为基础进行改造设计,依据真实地图轮廓设计隐喻地图轮廓:基于转角函数法构建目标函数,衡量隐喻地图轮廓与目标轮廓的相似性,通过目标函数对地图轮廓进行筛选,并利用优化算法控制筛选流程,获得满足需求的地图轮廓。使用真实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与目标轮廓近似的地图轮廓,并能基于此轮廓框架开展地图设计表达工作。  相似文献   
76.
在我国沿海中部,在江苏省北部,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东临黄海,西通中原,南屏江淮,北接齐鲁,是中国沿海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也是中国三大海洋特殊开发区之一。全市拥有204.817千米海岸线,30.6千米岛屿岸线和14座基岩海岛,拥有江苏省唯一的基岩港湾海岸40千米和仅有的砂质海岸30千米,是江苏省的黄金海岸。这样一个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海洋资源的沿海城市,正是苏北的发展龙头,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未来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连云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之前,连云港市的海洋开发利用多局限于交通、捕捞、养殖、盐业等传统产业,由于海域权属界线不清和"祖宗海"意识根深蒂固,"无序、无度、无偿"用海的现象普遍存在。无序、无度的海洋捕捞和开发造成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恶化,无偿的海域占有和使用造成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大量流失,连云港市的海洋行政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强化海洋行政管理职能,2001年7月,经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在撤销原连云港市水产局、市海洋管理局的基础上,通过职能整合,组建成立了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和棘手的海洋管理难题,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领导集体凭借"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立足实际、审时度势、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连云港特色的海洋管理创新跨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7.
场地土的一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一维复合应变波理论和特征线差分法,研究覆盖土层的非线性地震响应。为了较真实地反映土在不规则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本构关系,本文采用了多屈服面运动硬化弹塑性模型。此外,在覆盖层与基岩半空间的界面上,本文引进了弹性边界条件,它能模拟波在半空间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从而使数值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本文为南浦大桥提供的16组沿深度分布的地震加速度时程,已经应用于南浦大桥的抗震设计中。  相似文献   
78.
79.
描述了一个用波导传输主控信号的微波“对传法”系统.它用来给λ=6cm及λ=3cm双波段太阳相关干涉仪提供锁相本振信号.干涉仪两端处的2610.OMHz及2632.5MHz主控信号用同一根BJ-32矩形波导相向传输至各天线处相乘,再用微波锁相环产生相位稳定一致的5225.8MHz及10451.7MHz的双本振信号.模拟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在几天的期间内保持相位稳定至λ=6cm、3°以内.可用于阵长达10~4λ微波干涉仪或综合孔径望远镜系统做为本振源.实验系统是北京天文台与浙江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学系合作研制的.  相似文献   
80.
多源地学数据包括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介绍了利用多源地学数据进行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法。遥感数据在确定区域构造边界及活动断层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遥感影像在解译线形构造即断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构造单元的影像差异,区分不同的地质体、线性构造及活动断层,同时用遥感数据叠加三维地形数据分析线性构造可以更加直观地解译线性构造。地球化学数据在确定大的构造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可以根据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大的构造边界。地球物理数据提供的是地质体及构造边界在深部的延伸情况,可以为研究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