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01.
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对建筑结构安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提升的条件,根据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影响因素,评估抗震能力。构建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BIM指标体系;利用BIM模型中的三角模糊数,定量计算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得到建筑砌体结构的三角模糊数值,分析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单排序情况,结合对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指标权重系数和单项得分的计算,实现基于BIM的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结合模拟建筑实例分析,利用建筑结构倒塌概率测试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利用评估结果与实际评估结果的拟合度测试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实例结果证明,能够准确的得到抗震性能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2.
通过距平方法,研究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前震中所在区域(95.00°—110.00°E,25.00°—45.00°N)长波辐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2017年7月,去除背景之后的长波辐射场在震区附近出现显著增强现象,增强区域基本走向与地质构造走向一致,其主体区域沿着巴颜喀拉块体南缘边界带,重要分支横跨巴颜喀拉块体,直接延伸至九寨沟7.0级地震震中;②紧邻九寨沟7.0级地震震中的4个格点在去除背景变化后的长波辐射时序曲线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即在2017年7月出现显著大于其他月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3.
研究鄱阳湖入、出湖污染物通量是加强鄱阳湖及长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的前提,是建立鄱阳湖水质预测模型的基础.基于2008-2012年鄱阳湖8条主要入湖河流、出湖口的逐月水量、水质同步监测资料,根据污染源特征优选算法,计算总磷(TP)、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入、出湖污染物通量,并分析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出湖口和乐安河入湖口断面的NH3-N、TP及昌江入湖口断面的TP,以点源污染为主,采用每月瞬时通量作为月平均通量的算法更准确;其余以非点源污染为主,采用瞬时污染物浓度与月平均流量之积来计算月平均通量更准确.(2)2008-2012年CODMn、NH3-N和TP年平均人湖通量分别为304398、53063和9175 t,年平均出湖通量分别为367436、45814和8452t.8条入湖河流每年的入湖水量、CODMn通量和个别年份的NH3-N、TP通量小于出湖,这主要是因为未计算区间产流及相应排污和采砂引起的内源污染.(3)入、出湖污染物通量在年际间主要受水量影响而呈现W型波动变化趋势,CODMn、NH3-N、TP入湖通量及CODMn出湖通量均集中在汛期,NH3-N、TP出湖通量则是冬季较多(低水位下湿地植被净化作用受限).入湖TP、NH3-N、CODMn通量主要来自赣江、信江、乐安河,而NH3-N、TP浓度最高的是乐安河、信江.  相似文献   
104.
西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卢志娟  裴洪平  汪勇 《湖泊科学》2008,20(6):802-805
建立了基于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太湖蓝藻水华信息提取的普适模式,获取了天气晴好条件下蓝藻水华的面积和空间分布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时间逐渐提前至3-4月,暴发的高频繁期发生在6—7月,其次是10—11月;2000年以来,蓝藻水华的持续时间有所增加,几乎全年(3—12月)都有发生北部(梅梁湾、竺山湾)是蓝藻水华的最初暴发地,是蓝藻水华暴发的重灾区+每年都有发生;2001年以来,南部沿岸区(浙江附近水域,即夹浦新塘一带的沿岸水体)也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且集聚面积逐年扩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逐渐成为太湖蓝藻的最早暴发地;2003年以来,蓝藻水华开始向湖心扩散,严重时几乎覆盖整个太湖的非水生植被区: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以来,以前很少有蓝藻水华发生的贡湖湾,也开始有大面积蓝藻水华覆盖,2007年发生的频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5.
对选定测区运用海洋CSEM法进行实际探测之前,需综合考虑影响高阻储层探测的主要勘探参数,以确保探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设计通用的一维模型,针对不同的勘探参数进行正演模拟,利用快速汉克尔变换计算其电磁响应,通过分析电磁响应曲线及异常特征,探讨海洋CSEM法探测高阻储层的勘探参数设计。研究表明,根据趋肤深度的计算结果结合频率-收发距归一化振幅图,可确定出合适的发射频率范围,而收发距范围可以由频率-收发距归一化振幅图确定,发射天线离海底越近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越强,越有利于高阻储层的探测。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勘探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配合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在西藏它日错地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根据测量结果对盆地边界、基底埋深和盆地基本构造格架给出了初步解释,认为断裂主要分布在南部隆起区,并结合地质资料提出了中部白垩系地层向北仰冲,可能覆盖在北部的侏罗系地层之上的新认识。测量结果对认识措勤盆地结构构造,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分析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得到几点结论性认识:1)从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期的时间韵律特征和第5活动期的持续时间、地震次数等指标来看,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第5活动期已经结束,2018年、2019年吉林松原5.7级、5.1级地震,或标志着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了第6活动期。2)2013~2019年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2个地区具有以大兴安岭与松辽盆地的分界线为轴迁移对跳的活动特征。分析5组迁移对跳轨迹认为,未来的地震具有向大兴安岭地区迁移的可能。3)以松辽盆地南缘为界,形成中国东北地区成对地震与非成对地震活动的分界线。1900年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的成对地震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成对地震时间间隔为0.1~37.0个月,距离间隔最远至309.0 km,震级差最大为0.7级。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共发生27次5.0级以上地震,其中24次地震具有成对活动性质,成对地震发生率约为89%。成对地震中,发生在松辽盆地的占71%,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占29%。成对地震活动规律在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具有普适性特征,可作为该区域的预测指标。4)对比2013~2015年和2015~2018年中国东北地区的面应变率结果可见,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位于松辽盆地中部,这个区域也是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未来仍需关注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5)松辽盆地仍将是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  相似文献   
108.
运用因子分析将冀东平原多目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54项指标凝缩为5个指标来研究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其成因。5个指标即为5个因子:F1因子主要由Fe、Al、Si等造岩元素,Ti、V、Cr、Mn、Co、Ni、Sc等铁族微量元素及Th、Ce、La等稀土元素组成,代表成壤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元素组合;F2因子由Cl、S、Br、I、Na、Ca、Mg元素组成,为与海相沉积环境有关的元素组合;F3因子由碱土元素Sr、Ba及碱金属元素Na组成,主要反映了唐山市铁矿的地质背景环境;F4因子由C、有机碳(Corg)、Se组成,属成煤因子;F5因子由K和Rb组成,反映区内一中生代花岗岩体。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5个指标客观、清晰地反映了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景观全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单元是控制元素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该研究所揭示的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其成因对区域环境与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什么是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的法定实施规则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从事测绘生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测绘生产领域,过去之所以出现不少产品质量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0.
冰川地震学结合了冰川学和地震学的综合优势,形成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冰震是指冰川运动和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包括从微小的嘎吱声到相当于7级地震的突发性破裂或滑动.当前,根据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发生机理的不同,将冰震大概分为五类:冰川表层破裂、冰川终端崩解、冰内水力压裂、冰腔水流震荡、冰层基底黏滑.冰震研究除了可以采用传统地震学方法外,也可以结合GPS、数值模拟、冰川物性等多学科综合方法来研究,进一步可以探究冰崩的发生过程及危险性评估.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冰川地震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冰川地震研究工作,综合探讨了冰川地震对天然地震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