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于炳松  裘愉卓 《现代地质》1998,12(2):173-179
摘 要  通过对贵州地区自新元古界板溪群—三叠系深水相泥质岩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研究‚发现寒武系、泥盆系和上二叠统这3个稀土元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其他层位和后太古代 页岩稀土元素特征的异常层‚并由此构成了地质历史中3个明显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旋回。 这3个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旋回与本区的大地构造旋回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上述的3个稀土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层正好与盆地发育的明显的拉张裂陷时期相对应‚说明在盆地拉张裂陷时 期来自盆下深部物源的加入是造成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根本原因。这为我们正确认识本 区的地壳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巴尔哲超大型稀有稀土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武斌  牛贺才  单强  罗勇  于学元  裘愉卓 《岩石学报》2009,25(11):2924-2932
巴尔哲矿床中的矿化和非矿化碱性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均为微斜长石、石英、钠闪石和钠长石,但其相对含量及颗粒大小明显不同,且两类岩石中包裹体的组成特征及锆石的结晶习性也有显著差异.主量元素分析显示,矿化与非矿化碱性花岗岩均以富硅、富碱、贫镁和钙为特征,为较典型的非造山A型花岗岩.尽管矿化碱性花岗岩中K_2O和Na_2O的含量均没有明显的增加,但其Na+K/Al、Na_2O+K_2O/CaO、FeO~*/MgO及K_2O/MgO等岩石化学参数与非矿化碱性花岗岩明显不同.在矿化碱性花岗岩中除了矿化的稀土元素及Nb、Zr强烈富集外,U、Th及Y也明显富集,而Ba、Sr、P、Eu和Ti表现为强烈的亏损.在非矿化碱性花岗岩中除了大离子亲石元素Rb略有富集外,稀土元素、Nb、Zr、U、Th、Ta及Y并无明显富集,虽然Sr、P、Eu和Ti也表现为亏损,但与矿化碱性花岗岩相比其亏损程度明显降低.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矿化碱性花岗岩不可能是非矿化碱性花岗岩硅化和钠长石化作用的产物,二者应是同一岩浆体系不同演化阶段熔体固结的产物.K/Rb、Rb/Sr及δEu等地球化学参数显示,矿化碱性花岗岩是高演化A型花岗质熔体固结的产物;而岩石学、包裹体及地球化学特征则显示,这种高演化的A型花岗质熔体已经进入了岩浆一热液过渡阶段.巴尔哲矿床稀有稀土元素的超常富集和成矿与A型花岗岩的高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Fe-Nb-REE矿床,也是我国特有的富含铁、稀土、铌、氟、磷和锰等元素的多金属共生矿.包头矿(Ba_4[(Ti,Nb,Fe)_8O_(16)Cl(Si_4O_(12))])是一种含有大量Ba、Ti和Nb的硅酸盐类新矿物,不仅是一种Ti和Nb的稀有金属的矿物原料,而且还是一种新型的宝石矿物.  相似文献   
14.
硅镁钡石,是1965年谢苗诺夫等在白云鄂博矿床中发现的含Sc新矿物,其分子式为KBa(Al,Sc)(Mg,Fe2+)6Si6O22 F2,呈无色-玫瑰紫色的扇形细针状和似毡状,产在晚期细脉中,其外貌与透闪石相似(Semenov等,1965;Fleischer,1966).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在中国传统上称为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主要发现在中国东部,后来在北疆地区也有新的发现.根据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它们集中分布在3个带,并分属于3个成矿时期.它们包括:(1)新生代台湾东部岛弧带;(2)晚古生代北疆岛弧带;(3)中生代沿中朝克拉通北界的大陆边缘带;(4)中生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陆边缘带.绝大多数矿床是低硫化型的,只有3个是高硫化型的,另有1个是与碱性岩系有关的Au-Te型矿床.除了中国最大的金矿床金瓜石矿床外,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上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总的来说只有较小的经济重要性.在中国东部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总储量,与区内广泛分布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十分巨大的体积极不相称.较古老的成矿年龄,中国东部的中生代和北疆的晚古生代,是中国大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根据中国的成矿条件和保存条件的分析,以及与美国西部和俄国东部的对比,提出了中国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潜力的一个初步评估.北疆可能有较大的寻找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潜在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岩浆(型)碳酸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主要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分类,C,O,Sr同位素,碳酸岩与矿化的关系等各方面对(碱性)碳酸岩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结合近20年来实验岩石等,流体包裹体研究,CO2^- H2O-NaCl流体体系的性质的研究,对碳酸岩岩浆的来源及成因,岩浆-热液的演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碳酸岩形成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岩浆阶段,岩浆期后阶段(气相碳酸岩/岩浆热液阶段),交代碳酸岩阶段,而作为与碳酸岩在空间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基性,超基性岩,碱性岩杂岩体,则经历了碳酸岩成岩阶段以前的岩浆不混熔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结晶作用以及碳酸岩形成之后的围岩蚀变(霓长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超基性岩在煎茶岭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
二道沟金矿床产于酸性火山岩、闪长玢岩、变质岩等多种岩石中。成矿晚于围岩成岩时间,时差大于16Ma。矿石中缺少硫砷铜矿+黄铁矿土铜蓝组合及深成明矾石,但却含冰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发育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金矿生成温度在200—330℃之间。流体包裹体盐度为1.5—7.0wt%NaCI,K/Na和Ca/Na分别为0.32和0.26,水是流体的主要组分。氢、氧同位素资料反映,热液是由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δ~(34)S值分布在零附近,反映硫可能来自地幔。以上特点说明二道沟金矿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试论稀土铁建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E iron formation, a term proposed by Prof. Tu Kuang-chih to specify a special type of Precambrian iron formation rich in RE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ts REE contents,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model of form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multistage evolution of terrestrial crust in China, and its role as an indicator of oxidation status for ancient atmosphere. M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REE iron 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REE concentrations as opposed to very low REE level in normal Precambrian iron formations. (2) REE iron formation was resulted from marine sedimentary-diagenetic process in miogeosyncline or intermediate regions during Proterozoic Era. To some extent,volcanic activity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positio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a broader sense, it belongs to Fe-bearing dolomite formation. On most REE iron formations there may be later mineralizations such as hydrothermo-metasomatisn, migmatitization and metamorphism superimposed. Generally, REE iron formations share common fundamental features with stratabound ore deposits. (3) It is similar to Precambrian iron formation in the enrichment of light REE.But, the degree to LREE is enriched in REE iron formation is noticed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otal REE eontent. Most REE iron form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hy the high ratios of ∑Ce/∑Y, Mg Fe/Ca, Na/K, Nb/Ta, Zr/Hf, Th/U, Ba/Sr, and etc. (4)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REE iron formation indicates a higher REE abundance in terrestrial crust of China and adds further support to the multistage theory regarding the chemical element evolu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errestrial crust of China. (5) Preliminary data seem to support the time dependence of REE pattern and relative Eu content,  相似文献   
20.
幔源基性脉岩是源于地幔的基性岩浆充填先存破裂或区域性节理形成的,为岩石圈伸展和地壳拉张的产物,对研究深部地幔性质和大陆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4].研究区位于政和-大浦断裂带的西部,断裂带以西地区主要为早、中侏罗世的壳源型S花岗岩类,晚侏罗世以来的岩浆活动比较弱,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有局限性.因此,闽西基性脉岩的研究对探讨内陆地区岩浆活动规律和构造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闽西基性脉岩(半村辉绿岩脉、拔里角闪辉长岩脉、曹坊辉绿岩脉)为研究对象,利用稀土元素对基性脉岩的形成机制做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