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ENSO事件对淮河流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ENSO事件和淮河流域降水异常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功率谱分析显示ENSO的冷事件和暖事件有三个共同的明显周期,即18个月、26个月和47个月;淮河流域降水异常的周期成分复杂,但同样存在明显的26个月周期。对。ENSO事件年份淮河流域降水异常的年内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EL Nino年份的春季和冬季降水明显增多,而在LA Nina年份降水普遍减少,尤其以7月减少最为显著:在SO指数偏高年份,淮河流域降水明显减少,尤其是9、10、11三个月,减少量都在30%以上:而在SO指数偏低年份,春季和冬季降水明显增多。时间序列的滞后分析发现淮河流域降水异常对ENSO事件有3个月左右的响应滞后时间,对EL Nino响应的滞后时间大约4~5个月。  相似文献   
62.
采用弯曲元剪切波测试方法对在南黄海中部采集到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剪切波速度测试,基于所获得的剪切波速度数据,分析了研究区沉积物剪切波速度特性及分布规律。分析表明,沉积物剪切波速度为12.05~74.55m/s,总体相对较低。浅表层沉积物剪切波速度呈现出分区域分布特征,可分为东北部低速区、西南部高速区、北西-南东向梯度带以及测区东南部的低速背景上的串珠状高速异常区四个区域。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剪切波速度与密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度、液限、塑限、压缩系数、抗剪强度等沉积物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经验回归公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海底沉积物剪切波速度与上述物理力学参数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80。  相似文献   
63.
1.绪言笔者曾研究了宽度相同的水路坡度突然变缓时泥石流的形态,提出了预测泥石流堆积形态的方法。本义则是讨论坡度急变处流路宽度也急剧变大时泥石流的堆积范围和堆积形态。胡克(Hook)提出了“筛堆积”(Sieve deposits)和泥石流堆积这两种类型。本文把这两种类型相应地称之为渗透堆积和泥石流堆积,并对两种类型的典型情况作了实验和解析。  相似文献   
64.
基于新浪微博签到数据,提取出顾客数据,使用Huff模型有效探测了北京市5大商业区的顾客分布。研究结果展现了商业区的顾客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揭示了商业区之间的竞争关系,为商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针对利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商圈选址存在样本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利用哈夫模型,以商业区的营业面积、顾客到商业区的路网距离与聚类后的顾客签到数据为输入,商业区的营业面积与顾客到商业区的路网距离的敏感参数为输出,得到用户的光临概率,继而用于商业区竞争力大小的计算,得到最佳的商业区选址。以北京五大商业区为例,得到校正后的哈夫模型的均方差小于15%,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天水阴崖沟草滩沟群中发育有变质火山岩,其岩石类型主要为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英安岩和变流纹岩;研究区变火山岩主体属于拉斑系列,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变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Th和U,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Y;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显示其形成于俯冲消减带之上的岛弧环境;结合已有年代学资料,显示天水—武山洋在晚奥陶世已经存在并开始俯冲,形成阴崖沟草滩沟群岛弧火山岩;同时从岩石组成、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来看,阴崖沟草滩沟群火山岩与东秦岭丹凤岩群火山岩相似,这为确定天水一武山构造带是早古生代商丹古缝合带的西延部分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7.
利用2018—2020年汛期(5—9月)京藏高速青海省公路沿线交通自动监测站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研究路面水膜厚度变化特征,构建水膜厚度与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 京藏高速公路高庙桥站和汉庄村站逐小时路面水膜厚度主要分布均在0.0~0.2 mm之间,频率分别为66.0%和63.0%,大于0.5 mm以上的路面水膜厚度频率均较小(10.0%),2站均属于强变异性地区。(2) 采用相对阈值法统计分析,发现2站路面水膜厚度在0.1 mm以内的比例分别为33.8%和36.3%,路面水膜厚度在0.1~0.6 mm之间的比例分别为59.2%和56.0%,路面水膜厚度大于0.7 mm以上即易发生水滑,引起车辆失稳、失控等危险的比例分别为7.0%和7.6%。(3) 路面水膜厚度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明显。高庙桥站和汉庄村站水膜厚度的月变化均呈弱双峰性,2站的月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高庙桥站的日变化峰值出现在02:00—06:00,低谷出现在14:00—16:00,汉庄村站日变化峰值出现在06:00,低谷出现在16:00。(4) 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平均水膜厚度均遵循幂函数关系迅速增加;在降水强度0.00~1.75 mm·h-1之间时,平均水膜厚度增加趋势明显,降水强度大于1.76 mm·h-1平均水膜厚度变化有增有减。(5) 采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依据气象因子和不同降水强度下分别构建的水膜厚度模型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可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推广应用。(6) 不同降水强度下构建的水膜厚度模型计算值明显高于季天剑模型和罗京模型,本文模型与罗京模型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水膜厚度随降雨强度增加增长趋势明显,季天剑模型水膜厚度计算值随降雨强度增加增长趋势缓慢。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高原环境雨天车速管理和路面交通安全管理,能够为公路设计人员或运营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南黄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自南黄海中西部海底取回的沉积物样品,对其声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海底沉积物的压缩波速为1.359 ~1.695 km/s,剪切波速为12.5 ~70.9 m/s;颗粒较细的沉积物与较低的压缩波速、剪切波速对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侧水深较深处;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其压缩波速、剪切波速的影响较显著,沉积物的温度和换能器的频率对上述声学两参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沉积物的包含物及薄夹层等影响声波传播的理论计算结果。给出了研究区海底沉积物物理力学各参数与压缩波速、剪切波速之间的回归方程,以期为国防、工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9.
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原位声速与物理性质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在南黄海中部获得的海底沉积物原位声速数据,分析讨论了原位声速与密度、含水量、孔隙比、孔隙度等沉积物物理性质参数的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海底沉积物原位声速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原位声速与上述物理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3。对比分析了原位声速预测方程与甲板声速预测方程的差异,两者最小相差15.8 m/s,最大相差31.3 m/s,平均差值约为22.6 m/s。将原位声速预测方程与其他研究者建立的声速预测方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声速预测方程存在明显差异,初步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双探针型海底热流计的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现有海底热流探针制作技术条件下,首先建立了脉冲式双探针海底测量单元的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获得多组参数下的温度-时间数据,作为“实测”数据,再用脉冲加热有限长线热源(PFLS)模型求解待测介质热导率及其相对误差上限(REλ-UL),并以REλ-UL最小为原则,对双探针热流计的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探针脉冲强度(q)、温度测量误差(ΔTm)和探针长度(L)组合下,都存在最佳探针间距(Best_r),使得REλ-UL降到最低;(2)随着q增大或ΔTm减小,Best_r逐渐增大;(3)当q、ΔTm及探针半径(a)都给定时,Best_r与探针长度(L)呈线性正相关;(4)当a=1.0 mm,且q、ΔTm分别取为628.0~1100.0 J·m-1、0.5~1.0 mK,若L在20.0~42.0 mm之间时,则Best_r在18.0~30.0 mm之间,此时介质热导率相对误差上限可控制在5.5%以内,同时测量温度可在6 min内达到最大值,即脉冲加热开始后,温度测量只需约7 min,便可满足介质热导率的求解,这比目前常用的Lister型热流计所需海底测量时间缩短8 min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