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浅谈山东“十五”地震前兆仪器的运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十五"前兆仪器的整体运行概况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故障多发于无人值守台站,且故障原因多数由于电源、通信、避雷等通用设备导致,结合形变、电磁、流体各学科在日常运行中的典型故障,提出了加强台站人员的责任心及日常性的检查、维护、经验积累是保证前兆仪器稳定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结合山东省地震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以保障防震减灾事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
基于山东省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及乳山台阵的流动观测资料,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乳山震群及附近地区地壳浅层15 km深度以内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隆起区(如垛崮山、大孤山)及海洋所镇附近的超高压岩体为高速区,连接两者之间的白沙滩呈低速特征,乳山序列即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带偏高速区的一侧。速度结构剖面显示,乳山序列下方的地壳内存在明显的类椭圆状的相对低速区域,序列活动基本处于该低速区域与第四纪盖层之间的高速夹层。综合考虑序列展布、区域地质构造及高低速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文推测在区域应力调整背景下,局部介质的不稳定性在乳山序列的发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宁东至山东±660 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试验和运行,对山东很多台站地磁观测造成影响.就此分析高压直流对地磁观测的影响机制,计算影响幅度,提出地磁预处理方法(如曲线形态的对比、识别干扰的原则、干扰幅度的确定的原则等),为直流输电影响全国地磁观测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山东省地磁感应矢量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对山东省地磁台阵15个台站的数据进行函数转换和感应矢量计算。频域曲线显示,大部分台站的转换函数和感应矢量随周期变化平稳,山东省地下电性结构的横向差异随深度变化不大,稳定性较好,基本构造格局未随深度发生较大变化。位于鲁西隆起的济宁地区在40~80 min周期内的电流聚集方向发生180°转折,说明该深度在NE方向上存在较大范围的高导区。确立60 d窗长为最优逐日滑动计算参数,时频分析结果显示,转换函数具有1 a周期的变化特征,季节性变化明显,且转换函数A的稳定性优于B,更适合进行时移分析。感应矢量结果显示,沂沭断裂带为显著的电性分界面,其两侧的胶东隆起和鲁西隆起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鲁西隆起区内的横向电性结构差异较小,而断层内部结构复杂,转换函数无明显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6.
虚拟化技术在地震信息网络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VMware公司的虚拟机组件ESX3.5及管理组件Virtual Center2.5,结合现有硬件技术平台,在山东省地震局实现虚拟化技术的实际部署和应用。结果发现,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地震行业信息网络业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7.
山东地区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山东地区7个地电场观测台的概况,选取各台2007~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包括相关系数和归零差值)、数据变化及受干扰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各台地电场观测资料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数据能够满足分析预报使用的要求。从数据质量来看,郯城、菏泽、陵阳和大山台的数据较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5,更换电极后归零差值控制在1mV/km左右,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在数据变化形态方面,山东地区地电场变化形态多数属于潮汐型地电场,日常观测中,主要受到了地电暴、雷电及外线路故障等干扰。  相似文献   
28.
高阶统计量方法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阶统计量方法是研究非高斯过程,非线性系统和非最小相位信号的有力工具。一些使用相关函数或功率谱进行分析与处理而得不到满意结果的问题都可以使用高阶统计量方法。本文介绍了高阶统计量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9.
该文对濮阳台记录的21次地震进行了地震波衰减研究,讨论了地球介质品质因子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利用不同地震采用不同流逝时间的尾波品质因子测定方法,有效去除了由于不同地震或同一地震的地震散射波在纵向介质中穿透深度的不同而导致对品质因子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扑捉到品质因子的异常变化特征与地震孕育过程的关系。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鲁豫交界地区尾波值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地区品质因子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和区域介质衰减的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0.
利用山东及周边区域地震台网1975—2014年1月期间记录到的1369个地震的13781个P波到时数据对山东地区地壳结构进行了层析成像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沂沭断裂带介质速度结构复杂,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两侧块体速度存在差异,具有块体边界的构造特征.鲁西断块20km以下深度处存在大规模的低速异常区,这与该地区始新世发生的大规模滑脱拆离构造有关,可能产生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导致地幔热物质沿沂沭断裂带向上并向西涌动.历史大震及ML4.0以上中强震大部分为走滑型地震,主要发生于高低速异常过渡带且有深大断裂穿过的地区.震群主要发生于低速体上部或周边,且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中上地壳,这与地下介质富含流体并导致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