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503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985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在短临预报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指标在综合预报中的作用,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参与滇西地震综合预测的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值,最后进行系统合成,从而对滇西地区的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进行定量化的预测,而对强度预测,而在发震时间预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指标异常出现的项次及持继时间长短(孕报期的长短),来综合判定预测强度。所得结果,通过1975年以来滇西地区23次Ms≥5.0级地震检验,时间预测对应率  相似文献   
92.
为纪念苏格兰学者詹姆斯哈顿(James Hutton)在地质科学上贡献。爱丁堡皇家协会和伦敦皇家协会联合倡导和组织这次国际花岗岩成因讨论会与会者共270人。来自英国、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西德、瑞典、比利时、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会议收到论文100多篇,会议宣读了20篇。同时对北爱尔兰Donegal地区的加里东期花岗岩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野外地质考察。 詹姆斯哈顿于1726年生于爱丁堡。他一生对地质科学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发表了许多论文,如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地球的理论》。詹姆斯哈顿对花岗岩作了大量的野外地质和室内研究工作。确认许多花岗岩体为侵入成因。在200年前提出这些观点,是非常可贵的  相似文献   
93.
糜棱岩中相对坚硬矿物的碎斑通常具有由重结晶物质的尾部所决定的内部单斜对称性。碎斑及其尾部称为‘碎斑体系’。它可以作为有价值的旋涡方向指示物。根据尾部的几何特征可把碎斑体系分为σ-型和δ-型。σ-型有楔形重结晶的尾部,其中线分布在平行于尾部包含体系对称轴的参照面的两侧对边上。σ-型进一步分为σa-型,这种碎斑在相对均匀的基质中是孤零的;和σb-型,其碎斑是与基质中的剪切带叶理相伴出现。典型的σ-型有细长的重结晶的尾部,它的中线横穿邻近碎斑的参照面。接近碎斑的基质物质经常出现湾形,尾部还呈现了明显弯曲。糜棱岩中碎斑体系是与碎斑相邻其质中非共轴流动使碎斑外壳中相对弱功力重结晶颗粒集合体改变其形状而发育起来的。这一习性已在剪切箱的实验中被模拟。利用嵌入硅质油灰的刚性圆柱体周围的波动标志线进行简单剪切实验。这个实验是在不同变形速率条件下逐渐减小刚柱直径去模拟重结晶速率(R)相对变形速率(γ)的变化。R/γ比值决定发育何种碎斑体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高R/γ值时,从碎斑流开的重结晶物质不断地被新生颗粒听补充,同时发育了楔形的σa-型尾部。低R/γ值时,相对地没有多少新生颗粒补充到变细的尾部。由于碎斑的旋转运动产生的牵引作用使尾部偏转。此外,大多数碎斑系统在低剪切应变时是σa-型或不显单斜对称,而σ-型仅在剪切应变中发育。复杂的碎斑体系以两个世代的尾部为特征。可在很多所研究的天然剪切带中见到,在模拟剪切带中由于不稳定的R/γ,也可以形成。用单个的σa-型和σ-型碎斑体系做为旋涡方向的指示物的使用条件是:体系应有一个单斜对称;基质颗粒粒度应小于碎斑的粒度;基质组构是均匀的;变形史简单以及在垂直于糜棱岩中推测的总旋涡向量的切面上进行。  相似文献   
94.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研究实例,对混合沉积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对混积岩和混积层系重新进行分类和命名;根据混合沉积的定义、成因、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及接触关系等因素,按照“沉积事件+剖面结构”的原则,提出了渐变式、突变式和复合式3种成因类型,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对混合沉积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和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的2类沉积背景下详细论述了层序格架中混合沉积的发育情况;结合混合沉积本身的特点讨论了混合沉积与油气的关系。最后针对混合沉积研究现状,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二维黄金分割法在抗滑桩截面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抗滑桩截面宽度和截面高度与抗滑桩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二维黄金分割法与计算机编程方法,编制了专门的计算软件对抗滑桩截面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满足抗滑要求的前提下使单抗滑桩工程总费用达到最低的优化目的.在三峡库区某工程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滑坡的治理设计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7.
矿区塌陷地梯次动态复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对朱仙庄矿七采区地表塌陷现状的反复研究和充分论证,提出对矿区塌陷地实施梯次动态复垦,基本方法是根据采区内煤层赋存状况,合理布局回采工作面,厚薄煤层交替配采,使地表塌陷呈梯次动态变化。依据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对浅部块段先行复垦还田;中部块段体耕期同治,“挖深垫浅”;形成精养鱼塘,发展水面养殖业;深部块段用固体废弃物充填,覆土后用于开发经济林地。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安排了矿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保护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保证了矿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繁荣了经济、创直接经济效益3700万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8.
从渤海湾和辽宁省开始 ,燕山山脉沿北纬 40°左右一直向西延伸到河北和内蒙古的边界。继续向西 ,以太古宙为基底的燕山山脉被上第三系所覆盖 ;因此 ,虽然内蒙古的阴山很可能就是燕山向西的延伸 ,但还缺乏有力的证据。中生代燕山褶皱冲断带以陆源沉积、岩浆作用和构造变形 (包括多期的褶皱作用 ,挤压、伸展及走滑断层作用 )为特征。对北京、冀北与辽西地区侵入岩及火山岩的野外工作及测年 (U Pb,40 Ar 39Ar方法 )研究揭示出该区中生代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 ;而这种构造变形特征被归因于 :(1)中生代以前 (二叠纪到中生代早期 )复杂的早期变形序列 ,以及 (2 )中生代时期交替发生的主要构造形迹向南和向北的构造汇聚作用。燕山在中侏罗世之前 (早于 180 Ma)向南运动的低角度的逆冲断层发育在一条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弧的南部 ,太古宙基底及元古宙和显生宙盖层均卷入其中。该次推覆作用可能是 (1)古生代时期蒙古弧与安第斯型的大陆弧沿华北板块的北部边缘发生碰撞的后果 ,或 (2 ) (北部陆块 )向南俯冲于华北太古宙“克拉通”之下时形成的 ,类似于美国科迪勒拉型的弧后、前陆褶皱冲断带。此次褶皱冲断发生之后 ,该推覆断层的上盘经历了广泛的剥蚀 ,随后中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同时沉积在上、下盘之上。我们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9.
一种改进我国汛期降水预测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1998年1月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为正异常、1月黑潮-西风漂流区海温为负异常、青藏高原冬春积雪为正异常。通过对1998年汛期降水的预测实践分析研究指出,当此三因子同时异常时,利用其中任何一个单因子都难以较好地同时预测出1998年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嫩江流域的多雨区和华北平原的少雨区。而通过EOF分解和动力模式对三因子异常进行综合集成所作的预测和实况基本一致。对多因子异常的综合集成是改进和提高汛期降水预测水平的有效手段,沿着这一新思路,利用EOF筛选出前明显异常的重要因子,选择一个较好的区域气候模式,有希望通过综合集成作出比较可信的预报。  相似文献   
100.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我们曾发现有时湿度计的差值突然增大,这种现象大多只出现在14时至20时,尤以14时居多.经检查,干湿球温度表的读数无误,水杯里的蒸馏水是满的,杯口距湿球球部的距离也合适,湿度计的记录也正常,并且02、08时的记录都正常.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是湿球纱布被扎线扎得过紧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