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以雄性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其GH基因外显子区域的多态性,同时分析了各基因型与其体重、体长、激素水平等的关联性。PCR-SSCP和测序结果表明,外显子4有1个突变位点382bp(c.T382C)为非同义突变(p.Phe106Leu)。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82bp位点与体重、去内脏重和血浆T3水平显著相关(P0.05)。通过多重比较,CC基因型体重和去内脏重((234.58±8.11)g和(210.23±7.55)g)显著高于TT基因型((201.64±13.04)g和(180.21±12.13)g);CC基因型(3.01±0.07)ng·mL-1的T3水平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2.12±0.12)ng·mL-1。结果表明,半滑舌鳎中GH基因的突变可以影响其激素水平和生长性状,382bp位点可以用作分子标记,从遗传学角度辅助半滑舌鳎优良品种的分子选育。  相似文献   
242.
2月2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召开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主持会议,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建国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24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按照2021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安排和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关于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日前,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召开“纪律教育月”活动动员会,部署活动方案。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参加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44.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复杂浅层网络难以对其目标物特征信息充分学习,图像因裁剪导致边缘信息损失使得模型对图像边缘预测效果较差的问题,该文将U-Net收缩路径加深以增强网络对特征信息的学习能力,并加入随机失活函数(Dropout)层抑制过拟合现象的发生,扩张路径中加入批量归一化层以提高网络训练速度,并将忽略边缘交叉熵函数与骰子函数结合构建联合损失函数作为本文模型的损失函数以提高模型对图像边缘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对建筑物边缘能够进行有效预测;对建筑物轮廓以及较小建筑物的提取较之SVM、主干网络为VGG的U-Net提取效果有所提高;并在应用扩展研究数据集中有着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45.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岩及岩溶相模式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储集层的形成,是不同期次古岩溶长期作用的结果。根据古岩溶发育的形迹,可将古岩溶产生的岩溶岩体系划分为两大类八个亚类,并以岩溶岩为宏观标志,结合其稀土元素,碳、氧、硫同位素,矿物包裹体及生物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该区不同岩溶类型的岩溶相模式,从而揭示了古岩溶储集层形成的水文地质环境及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246.
梁金同  周刚  曾云贤  和源  朱华  罗冰  谢忱  刘四兵  李笑天  张浩  文华国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05-2022092005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Th/U和Th/K曲线的振荡趋势可为层序地层的旋回性识别提供依据。笔者等选取东北地区LT1典型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为对象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结合岩芯碳氧同位素资料,探讨了沉积期古环境和相对海平面升降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进行INPEFA分析和Demy小波变换分析,可将LT1井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INPEFA处理得到的Th/U_1曲线和Demy小波变换得到的Th/U_3_d8曲线可指示LT1井龙王庙组三级层序的相对海平面变化,Th/U_3_d6曲线与四级层序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当。LT1井龙王庙组δ13C变化受三级层序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明显,最大海泛面位置对应ROECE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开始位置。结合龙王庙组δ13C变化和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认为ROECE事件可能与深部缺氧海水上涌和河流的持续输入以及风暴沉积带入的陆源碎屑物质有关。整体而言,LT1井龙王庙组沉积期古海水温度和古盐度的振荡变化趋势与三级和四级层序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Th/U_3_d8和Th/U_3_d6)形态具有一定相关性,说明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开展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划分具有可行性,对沉积古环境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