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捷尔碱性-超基性岩体的铂族元素矿物主要是等轴铁铂矿,该矿物有两个世代,即:①早期高温等轴铁铂矿,形成于纯橄榄岩中;②晚期世代等轴铁铂矿,多充填于纯橄榄岩致密块状铬铁矿透镜体或脉体的间隙中,有时呈立方体结晶分布于纯橄榄岩内金云母-磁铁矿单斜辉石岩岩墙或脉体中.高温等轴铁铂矿与晚期世代等轴铁铂矿的含铁性相近(kFe 7.5%~11.5%),其差别在于高温等轴铁铂矿含铂族元素较高(k),Ir5.3%、Os2.9%、Rh1.8%,而晚期等轴铁铂矿一般Ir不超过1.9%、Os1.0%、Rh0.6%.铂族元素的次要矿物有两类:①形成于岩浆期的矿物,如Os-Ir-Ru-Pt系的固溶体矿物(包括自然铂、自然锇,自然铱、自然钌);②岩浆后期矿物,如四方铁铂矿,四方铜铁铂矿、洪戈石、二硫锇矿-二硫钌矿、硫砷铱矿-硫砷铑矿、硫铂矿,铋化物,锑化物,碲化物,锡化物及氢氧化物等一系列新矿物(Pd-洪戈石、Rh-兴中矿,Pt-康捷尔矿,硫铱铅铜矿等).上述矿物在等轴铁铂矿颗粒的周围或边部多形成镶边.类似的产状亦见于低温等轴铁铂矿之周围,并形成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至金银矿、银金矿等.此外,还见有含铜、含铜-铅、含铜-钯的自然金,其组成为Au3Cu至AuCu及AuCu3等.  相似文献   
82.
83.
84.
针对煤矿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存在节点模型不合理、定位精度差、算法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煤矿井下巷道节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该算法将三维空间中未知节点与相邻的信标节点之间的估算距离和测量距离的均方误差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来提高定位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定位精度高以及稳定性较好等特点,适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   相似文献   
85.
针对GNSS系统在可用性、安全性和完好性等方面的不足,在对伪卫星使用模式和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伪卫星的概念和基于广义伪卫星的新一代GNSS增强系统框架。通过新设计的伪卫星体制,可以实现信号层、信息层和通信能力的全面增强,并将伪卫星的应用范围拓展至各类载体平台,实现了卫星导航信号的增强和延伸,提升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完好性和精确性。结合伪卫星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广义伪卫星的两种物理实现架构和组网同步模式,为广义伪卫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6.
文章通过对相山铀矿田深部变质岩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的属性和形成环境等特征。根据铀矿科学钻孔岩心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基底变质岩成熟度较高,显示高镁铁、富硅、富铝,低钠钾的特征,原岩总体呈中酸性。变质岩整体表现出相对富集Ba、U、Rb、K、Th等元素,亏损Nb、Sr、P、Ti等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且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Eu为0.6~1.1,平均为0.7,小于1,表现为负异常;δCe为2.9~3.9,平均为3.4,表现为正异常。根据变质岩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NASC)蛛网图显示,样品稀土元素含量与北美页岩(NASC)含量相近,推测原岩具有沉积岩的特征。主量元素分布特征表明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成分复杂,推测其原岩主要为一套陆源海相沉积泥质岩、砂岩及粉砂岩系列的浅变质作用类型的陆源碎屑岩,主要有岩屑砂岩、富镁沉积岩、泥质碳质硅质岩,可能有部分火山凝灰岩。根据主微量构造判别图,推测相山基底变质岩其原岩为大陆岛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碎屑岩。  相似文献   
87.
通过平面装药加载试验,研究了平面装药爆炸荷载作用下不同高跨比结构的抗爆性能。结合历次强爆炸结构效应试验,分析了强爆炸作用下硬岩中支护结构不同破坏等级对应的破坏特征。详细描述了不同高跨比结构的宏观破坏形态,揭示了结构的破坏机制。试验表明:3种不同高跨比结构在荷载环境相同情况下,结构的破坏特征和破坏等级不同,高跨比为1.17的结构试验段,拱部产生挤压、压剪破坏,坑道内呈现中等堵塞,属于严重破坏;高跨比为1.50的结构试验段,拱脚产生贯穿压剪破坏带,直墙受拉伸剥离破坏,坑道内呈现中等剥离,剥落混凝土在底板形成大量堆积,属于中等破坏;高跨比为1.00的结构试验段,主要受劈裂剥离破坏,坑道内呈现轻微剥离,剥落混凝土在底板形成局部堆积,属于中等破坏。综合分析可知,高跨比为1.00的结构型式整体抗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8.
89.
首先分析了矩阵变换、无几何CIR、几何CIR、组合观测量PAR、原始观测量PAR五种模糊度解算方法的原理;然后采用短基线北斗三频实测数据对每种方法进行测试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短基线条件下,无几何CIR算法和矩阵变换算法受电离层延迟和观测噪声的影响较大,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比较低,不适用于北斗实测数据;几何CIR算法和组合观测量PAR算法采用组合观测量会放大噪声水平,部分历元的模糊度固定出现错误;原始观测量PAR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最高,在本次算例中达到100%。  相似文献   
90.
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常附加非线性的基线长约束进行解算, 而LAMBDA方法只能处理无约束或者线性约束的模型, 为了应用LAMBDA方法, 应对非线性约束条件进行线性化近似。通常附加该约束后, 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会提高, 但对于超短基线有时反而会降低。何种条件下附加线性化近似的基线长约束条件可以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尚未有定论。本文基于附加基线长约束的GNSS相对定位数学模型, 推导基线长约束条件线性化近似余项对浮点解的最大影响值公式, 给出基线长约束能否线性化近似的诊断条件。当该条件满足时, 线性化近似余项影响可以忽略, 附加线性化近似的基线长约束可以改善浮点解解算精度, 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若不满足, 则线性化近似余项影响可能不可以忽略, 附加约束会因浮点解有偏不能固定为正确的模糊度, 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