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以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着重研究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裂的几何形态、运动方式和逆断层束及其在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2.
研究分析了井水位变化与含水层应力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利用承压井水位变化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新方法。利用唐山地震前后井水位变化资料,反演了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演化图象,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3.
耿杰  王忠民 《高原地震》2001,13(2):24-29
对聊古一井SD-3A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该井原有的模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应用与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尽管SD-3A自动测氡仪所测为逸出氡与模拟观测溶解氡的物理量有所不同,但两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且数字化氡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24.
王华林  耿杰 《地震研究》1993,16(1):67-72
本文讨论、研究了断层泥采样和断层位移测量的野外工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5.
采用水位滑动变差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滑动变差方法是突出地下水位前兆场时空演化特征的良好方法。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像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据此给出了地震中短期预报新标志。  相似文献   
26.
1995年9月20日11时14分,在山东临沂市苍fo县发生了MSS.2级地震。地震前东水三号井的电导阳枣庄十里泉水汞出现了异常变化(井孔位置示于图1),分述如下:1.东水三号井电导异常东水三号井位于东营市胜利油田水化站院内。该十是汞压自流井,井深645.83m,含水层为上第三系llfl水镇组上段粉砂岩、细砂岩,含水层埋深460.18~G04.50:,水温21℃,水化学类型为:Clpe44SO“一29HCO、26MI.713——Na”87Ma“”7该并观测水红及其它物理参数(包括电导率、水温、流才等)。东水三号井采用DDS—ilA型电导率观测仪进行由导接的观测.…  相似文献   
27.
28.
井水位气压加卸载响应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资料中.根据承压井水位的气压效应,将地球表面大气压的随机变化做为加载和卸载的力源,从理论上论征可以应用大气压变化而引起的井水位变化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Ms5.3地震前后鲁14井、鲁15井水位的气压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9.
山东及邻区中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演化特征及检验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口井(泉)33个测项的地下流体观测资料,采用地下流体异常的演化的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分别对1983年菏泽5.9级和1995年苍山5.2级地震进行了中期、短期和短临3个时间尺度的震情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前地下流以体异常的群体演化显示增长趋势,异常与地震具有“增长-地震”或“加速-地震”的关系。具有统一物理力学机制成因的水化学多组分同步变化是源兆异常的重要标志,其出现预示在井孔所处的同一条断裂  相似文献   
30.
聊古一井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观测资料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耿杰  冯志军  吴春华 《地震》2002,22(4):81-88
数字化氡在聊古一井投入观测已近4年, 与模拟水氡观测相比, 具有采样率高, 数字传输、保存和资料处理快捷方便, 人为观测误差少的优点, 从而使氡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同期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二者的变化趋势、方差及均值变化均不一致, 数字化氡与模拟水氡观测的物理含义不同,是一种新的测项, 尚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模拟水氡观测; 数字化氡在反映地震短临异常方面优于模拟水氡; 气水分离装置(脱气装置)是实现氡数字化观测的重要基础环节, 对于获取真实可靠的观测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