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初孵及培养一段时间的大海马幼鱼分别投喂不同的饵料,以观察不同饵料对幼鱼的生长与存活影响。刚孵出的大海马幼鱼[体长平均0.85±0.03(cm)]开口摄食时分别投喂卤虫幼体(A)、轮虫(B)、桡足类幼体(C)及桡足类幼体+蒙古裸腹蚤幼体(D),经20d培育,实验结果显示:投喂(B)、(C)和(D)3组饵料的幼鱼其体长、存活率方面差别不大,而投喂卤虫幼体(A)的幼鱼其体长最小、存活率最低,只有(2.53±0.07)cm和(67.0±5.0)%,多重分析比较还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20日龄的大海马幼鱼[平均体长(2.72±0.04)cm]分为E、F、G 3组,分别投喂凡纳滨对虾糠虾(仔虾)、冷冻糠虾、卤虫成体作为饵料。经60d培育后,结果表明,其中投喂凡纳滨对虾糠虾(仔虾)作饵料的这组效果最好,幼鱼的体长、存活率分别为(7.29±0.07)cm和(88.5±5.6)%,卤虫成体培育效果最差,体长、存活率只有(6.99±0.12)cm和(71.5±5.1)%。幼鱼体长3.0~5.5cm时,其体长日增长率达到最大,之后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长日增长率也随之下降,多重分析比较显示,差异水平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2.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规格体重等特质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的影响,以及氧氮比(O︰N)对大弹涂鱼能源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恒定时,大弹涂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随大弹涂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体重(W)与单位体重的耗氧率之间的关系呈负指数相关。温度和体重对大弹涂鱼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F>0.01)。随着温度的升高(16-31℃),大弹涂鱼耗氧率明显升高;在31-36℃时,耗氧率从高位缓慢下降;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一直上升到最高。大弹涂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而温度和体重的交替作用对耗氧率、排氨率影响不显著。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温度下大弹涂鱼平均O︰N比为23.1,呼吸Q10平均值为1.495,排泄Q10平均值为1.798;大、中规格的大弹涂鱼O︰N比值接近,比小规格鱼的O︰N比值低。16-31℃时大弹涂鱼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蛋白质其次。  相似文献   
43.
广东省普宁市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广东省普宁市区域土壤硒调查研究,采集了413个表层土壤样品(0~20 cm)和103个深层土壤样品(> 150 cm),测定了土壤全硒含量,据此研究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普宁市土壤全硒含量变化于0. 16~2. 01 mg/kg,平均值为0. 63 mg/kg,总体上处于中硒及高硒水平,不存在缺硒和硒过剩土壤。砂页岩风化形成的赤红壤全硒含量较高,平均值达0. 86 mg/kg,以侏罗系页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全硒含量最高,平均值达0. 89 mg/kg;三角洲第四系沉积物发育形成的水稻土全硒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 41 mg/kg。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铁铝含量、有机碳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与p H呈极显著负相关。影响普宁市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成土母质,土壤p H、有机碳和铁铝含量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硒含量分布与富集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皓  罗杰  刘楚吾 《海洋通报》2015,34(3):252-259
通过显微直接观察法对红鳍笛鲷胚胎发生的形态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红鳍笛鲷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资料。红鳍笛鲷胚胎的形态发生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等6个阶段,24个时期。红鳍笛鲷受精卵为浮性卵,透明而呈圆球形,内有一大油球,在水温28℃、海水盐度32.2的条件下,受精后15 min原生质隆起形成胚盘;受精后30 min进行第1次卵裂,为盘状卵裂;受精后3 h,胚胎进入高囊胚期;受精后6 h 27 min,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受精后9 h 36 min形成神经板,继而神经板前端分化出前脑泡、中脑泡和后脑泡;脑泡分化后,视囊、听囊、晶状体等相继形成;受精后15 h 32 min尾芽形成;受精后约20 h,仔鱼出膜。其发育过程与黄鲷、金头鲷、点带石斑等其他海水鱼相似。  相似文献   
45.
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中,分别采用150×104尾/ha、135×104尾/ha、135×104尾/ha、120×104尾/ha、113×104尾/ha、105×104尾/ha、90×104尾/ha的放养密度。经过120d的的饲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水中亚硝酸氮、氨氮的含量也相应增加;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对虾生长缓慢。波吉卵囊藻可降低水中亚硝酸氮、氨氮的含量,增加溶解氧;养殖后期,保持1.5m的水深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6.
四川省两名优茶产地土壤重金属元素与茶叶品质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四川省两名优茶产地茶园土壤中的8项重金属元素进行对比,得出茶园A土壤环境明显优于茶园B.结合茶园所采集茶叶样品的感官评价,认为优良的土壤环境可以种植出更优质的茶叶.利用茶园A,B现有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可对类似的土壤进行适宜性评价,推断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茶叶以及茶叶品质如何.  相似文献   
47.
九江瑞昌5.7级地震主要结构类型房屋破坏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杰 《华南地震》2009,29(1):115-121
九江瑞昌5,7级地震是江西省近代以来强度最大、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由于震区地质条件复杂,房屋抗震性能差,再加上震源浅因而造成了大量民房的毁坏。在地震现场科学考查的基础上,针对灾区主要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情况,从灾区地震地质环境、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分布情况和震害特征,对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成因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48.
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3年5~11月,水温24.5~32℃,pH8.1~8.3,盐度21.2~32.0时,在湛江市东海岛分别利用室内水泥池、对虾高位池、自然海区砂滩以及水泥沉箱进行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 Larnarck)人工养殖方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养殖的合适密度为:室内水泥池300~400个/m^2高位池和天然海区砂滩100~200个/m^2,水泥沉箱0.63m^3 200~250个/箱;方斑东风螺最佳饵料为蟹类,其次为虾类,然后是鱼类。经过3个月的人工养殖,生长最快的方斑东风螺由平均壳高0.7cm长至4.8cm。  相似文献   
49.
目前,通过清华山维、苍穹等地理国情监测外业普查系统软件导出的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无法在ArcGIS下与地理国情数据相叠加。针对这一问题,从应用角度出发,结合现有技术流程,充分挖掘ArcGIS现有功能实现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反向叠加,以解决内外业整理阶段及检查阶段的样本库不能直接使用问题。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一种新发明的"手持式乒乓球辅助训练器",该发明已于2011年1月26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910194096.9)。该训练器在普通乒乓球拍中部开有一个开放式缺口,一面风阻旗和角度调整机构装在其上。风阻旗具有运动速度越大,气流摩擦阻力也越大的特点;并可方便地调整风阻旗大小和角度,以达到改变训练器的摩擦阻力;使用者可手握此训练器手柄,分别模拟乒乓球的多项技术做无球挥拍动作练习,使人有近似真实的打球和摩擦球的感觉,可促进对乒乓球多项实用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提高。阐述了手持式乒乓球辅助训练器的运动原理,还对其实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