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优势面对矿区灾害事故发生展布具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据诸多实例论述了地下开采中优势面的控水、控稳两类机制 ,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势指标和评价准则 ,为地下开采灾害控制研究指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2.
论两类环境和两类悬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分析认为环境问题有两类 :污染与生态破坏和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悬河问题也有两类 :永久性悬河和暂时性洪水悬河。它们属于 2 1世纪我国将面临的主要环境岩土工程课题。本文就这些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途径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33.
土坡中的优势结构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把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和优势结构面理论应用到土坡中 ,对土坡中的优势结构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 ,土坡变形破坏主要是受其中优势结构面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34.
FORECAST OF PREFERRED FAULT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优势面区域稳定性评价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 (ANN)的原理和方法 ,探讨了基于 ANN的优势断裂预报神经网络算法及模型 ,并结合实例检验表明应用反传 (BP)神经网络模型判定优势断裂的新方法是有效的 ,且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土体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是岩体质量评价的基础。当大型工程揭露土层很多时,进行土体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亦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更为清晰的反映场地地质结构的变化规律,便于地质模型的概化和参数研究,有助于抓住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便于设计师的理解和应用。以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为例,探讨了土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问题。通过以层组为基础的参数离散性统计、工程地质模型与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层组划分方案的合理性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36.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时空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南京某大厦深基坑采用了悬臂支护结构、单层支点混合支护结构、钻孔灌注桩连拱支护结构三种支护型式,根据该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获得的现场测试数据,分析和研究了在相同的工程、水文地质和施工条件下,不同支护结构和外侧土体变形的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37.
谷德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也是中国工程地质的奠基人。他德高望重、学术精深,且谦逊、诚挚和富有担当精神;他对后辈关怀备至,注重培养和身教言教,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谷德振先生是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首届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使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他创立的岩体结构控制论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岩体结构控制论已成长为一巨树,形成许多分支,如岩体结构分类、岩体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力学、反分析法等。南京大学优势面研究组学习他的结构控制论,找到自己的学科研究方向,以结构面为研究对象,通过30余年努力,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和方法优势面理论。我们将优势面理论视为结构控制论生长的一个分支。21世纪,以结构控制论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引入纳米地质与纳米技术,探索宏观工程地质的自然规律和更微观规律的内在关系;在地质灾害防治与预测研究中,应注意灾害链问题,加强灾害类型、形成机理研究,给出治理对策措施。同时,应注重灾害防治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今年正值谷德振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想起往事,记忆犹新。我们满怀敬佩和感激,撰写此文以表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8.
深基坑支护结构分析的共同变形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基坑工程通用弹性地基梁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结构变形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共同变形法计算模型及分析程序。通过分析及计算比较认为,运用共同变形法计算时,可采用与通用弹性地基梁法相同的地基反力系数,文中讨论了土体水平地基反力系数的取值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变形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并较通用弹性地基梁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39.
优势面的水力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优势面理论分析并确定了四川某库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型,重点考虑了优势面的水力学效应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分析得了滑坡发生的条件为hw〉hw0,从而为该类滑坡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南京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本文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即污染和生态破坏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论述了南京市的地质环境特点,剖析了南京市的几个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这对深化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南京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瓣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