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新马德里地震带(以下简称NMSZ,图1)而知名的美国大陆中部地区,尽管远离板块边界,但却频繁发生特大地震,其发震机制一直是个未解之谜。NMSZ地区并没有大多数活动形变地区构造运动特征的显著地形起伏,但当面对该整个地区地震危险性在某些概率水平上可以与旧金山湾地区相比的证据时,我们多数人感到需要“拧自已一下以看看我们是否在做梦”。尽管在很多方面,评估NMSZ地区的危险性比评价美国西部地区更具挑战性,不确定性更大,但经过细致地科学研究,已经在地震危险性评估的最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这里给出的一致性看法反映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中部地震中心(一个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大学协会组织)2000年1月主办的一次讨论会上与会的二十几位科学家在会上及会后在国际互联网和专业会议上公开发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2.
渭河盆地地裂缝与断层蠕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椐渭河断陷带地裂缝的分布和活动特征,讨论了地裂缝与活动断裂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3.
陕西韩城龙湾—上峪口现今破裂带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韩城西山古生代地层中存在一系列现代破裂形变现象。本文对该现象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认为它处在一个特殊的构造部位与地貌部位,在人类活动(采煤)的环境条件下,因重力作用而造成。同时认为该现象作为一次古代大地震遗迹的看法,证据尚不充分  相似文献   
104.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冻土过程的变化和控制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渤海湾北岸祥云岛岸基站2017—2018年观测数据和两座梯度测风塔2011—2013年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当地海陆风和湍流强度特征,并重点对不同天气系统所致大风条件下的湍流强度特点做了剖析。结果表明:渤海湾北岸海陆风特征明显,昼夜风向主要由SSW向ENE转变,夏季昼夜风向转换尤为显著。整体而言,风速和湍流强度随高度增大分别呈增大、减小趋势,且近海面层湍流强度小于近地层湍流强度。湍流强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夏季大、冬季小、春秋季变化不明显,且近海面层湍流强度相对近地层变化平缓。近海面层70 m及以下湍流强度在偏东大风条件下反而比近地层湍流强度大,雷雨大风期间近海面层和近地层均出现湍流强度随高度增大而增大、风速随高度增大而减小的特殊情况,台风靠近风塔时各层风速显著增大、湍流强度变化不明显,但台风中心到达时湍流强度迅速增至峰值,二者时间一致并早于风速最小值出现时间约1 h。近海面层和近地层有8%~10%样本的湍流强度超出了IEC-61400设计标准,建议渤海湾北岸风力发电风机抗湍流参数调整至0. 43~0. 49。  相似文献   
106.
西海固地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可对持发展的理解出发,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指民,提出了宁夏西海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陕西临潼─古地震裂缝的初步研究张安良,胡巍,米丰收,吴俭让近期作者在临潼县城东北18km的何寨村砖厂发现一地震喷沙冒水、裂缝形变遗迹,经初步研究认为它可能是早于1556年华县大地震之前的另一次古地震事件。1裂缝的构造位置该地震位于临潼何寨村北150m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阿西金矿床产于中三叠统扎尕山组第三、四段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赋存于闪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NW向断裂带控制。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矿体是阿西金矿最重要的矿体。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矿化相对均匀。金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其矿床成因为岩浆及(期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