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178篇
地质学   982篇
海洋学   31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7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01.
102.
103.
本文将甘肃省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单元包括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分别以红石山断裂带、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泽库-武山断裂带所分割;并进一步细分为8个二级单元,19个三级单元。同时,对各级构造单元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演化特点,作了概略的探讨。认为在中晚元古代时期,四大板块的基底均已固结成大陆型地壳,稍后即以大陆核(或地台)为板块的生长中心,其间则为古亚洲洋(北山洋区)、祁连海槽、秦昆大洋所分隔;自显生宙起到古生代末期,全区板块轮廓已基本定型,形成了褶皱带与地台(或地块)镶嵌拼贴的构造格局。作者还提出北山北带应划归西伯利亚板块,而北山中带和南带则属于塔里木板块范畴,北祁连北缘的过渡带应为华北地台西南部稳定大陆陆坡区等,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4.
如何经济、准确、快速获取植被覆盖区和风化区的矿产和地质信息,是当今遥感地质的一大难题。应用航空航天遥感中的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等多层遥感资料,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植被地球化学效应等多源信息,成功地优选出广东云浮尖底金矿远景区,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5.
缺氧环境中,金属从海水、古卤水或热水溶液中被吸附和沉淀而发生积聚。在后来的变质和岩浆作用过程中,金属重新活化,形成矿床。这种矿化类型主要受缺氧环境的构造背景类型控制。被动边缘的碳质沈积岩只含有铀、钒和钼的次经济富集;含铜黑色页岩和海底喷流型矿化则限于大陆裂谷和拉拗槽环境或活动边缘的弧后盆地;变质矿术主要与碰掸边缘有关,但也出现于其它的构造环境类型。含铜黑色页岩的形成,受地球演化过程中超大陆裂开时低  相似文献   
106.
个旧锡矿区,氧化深度一般为200-700m。因此,在找浅部矿和深部矿(400m或更深)时,物探通过找矿化物而达到找锡矿的作法效果不好。为此,根据工作地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点,建立了区域找矿物探异常模式、矿田物探异常模式及在矿田中寻找矿床的物探异模式。通过解决找矿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物探在圈出找浅部矿体的远景区和找深部矿床的远景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马斯克林高压的强度变化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杨修群  黄士松 《气象科学》1989,9(2):125-138
本文用一菱形截断15个波的九层的CCM进行了一组数值试验,研究了南印度洋上马斯克林高压(以下简称马高)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高增强以后首先增强了45°E附近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以及北印度洋西部的亦道西风,使得最大西风轴线北侧气旋性环流发展,降雨量增大。同时由于马高能量频散的结果,澳高也随之增强,从而增强了105°E—120E°处越赤道气流,使得南海菲律宾地区气旋性环流发展,降雨量增大。以上两方面使东亚西南季风和局地Hadlev环流增强,随而西太平洋付高增强。马高的增强不仅对邻近区域环流有短中期影响。而且使全球大气可以发生低频响应,在全球产生三个主要波列。一个是南半球的纬向波数3型,北半球有两个,主要的一个是从日本到美国东南部。文中对这一波列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 上述试验结果与观测研究结果甚为一致,因此马斯克林高压是影响南北半球相互作用,影响东亚大气环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流系统。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面对长篇论著,人们常想阅读而苦于没有时间,只好望洋兴叹。本刊开辟“论文摘登”专栏,目的在于采用详细摘要的形式,以较短的篇幅,扼要刊登论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涉猎它的梗概,从而得到某些有用信息。这一栏目新设,经验缺乏,为了使它越办越好,欢迎读者提出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