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402.
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确定局部大地水准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的原理出发 ,描述了最小二乘配置法中经验协方差函数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 ,以我国西部高山地区为例 ,利用实测点重力数据、30″× 30″数值地面模型和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 ,确定了该地区 2 .5′× 2 .5′大地水准面  相似文献   
403.
石柱古隆起区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晚喜马拉雅等五个阶段.海西期-早印支期、晚印支期-早燕山期是石柱古隆起形成并继承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发育了石炭系黄龙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地层序列,厚度大于5 000 m,形成了多套生、储、盖成藏组合.三叠纪末的挤压(晚印支运动)对石柱古隆起的叠加导致了古圈闭的最终形成,圈闭高度达100m左右,隆起幅度达400~500m左右.此时,下志留统、下二叠统烃源岩埋深均大于2 600 m,已进入生气、生油高峰阶段.三叠纪及侏罗纪石柱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及聚集区,侏罗纪末-白垩纪(燕山晚期)则是石柱古隆起圈闭的油气重新运移聚集的重要时期.石柱古隆起及周缘地区成藏条件优越,区内现今的圈闭群可认为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404.
在大地质大市场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对陕北石油钻井市场的调研,论述了陕北石油钻井市场的资源状况,开发现状以及几点意见和建议,对煤田地质队伍参与石油钻井市场的竞争可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05.
一、前言 我国广州郊区先后兴建两座船坞。第一座从1963年开始施工。先用挖泥船挖一基坑。接着做围堰使基坑与河流隔开。然后抽干坞水,建造船坞本身。这是过去的习惯做法。在软粘土地区,为了保持基坑边坡在抽水过程中的稳定,必须将边坡挖得很平缓。这样做很不经济,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为此,曾用井点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开挖量。实践证明,井点的确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1973年紧接第一座船坞又开始建造第二座船坞。吸收上次经验,一开始就采用井点加固软粘土。在有限的场地上以较陡的边坡(1∶3)干挖了一个基坑,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开挖量,而且没有影响第一座船坞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06.
由陕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承担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横山地区远景调查,始自1981年,于1985年5月结束全部野外工作,共施工钻孔45个,进尺34023.63m,控制面积1.3万 km~2,1∶10万路线地质调查4900km~2。本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_1 f)、中统延安组(J_2 y),以及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_3 w)。其中以延安组的含煤性最好。本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可采煤层有10层,延安组就有9层。Ⅲ号煤为主采煤层,呈简单层状、似层状产出,分布范围广,厚度变化小。在富县组顶部有一层可采煤层,可采煤累计厚度为0.91—15.77m,平均厚7.98m,含煤指数0.37—7.82%,平均3.54%。  相似文献   
407.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成气形成条件及远景评价》课题研究任务,系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由陕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和山西地矿局二一五队共同承担。他们自1982年编制设计,于1985年9月完成了报告送审稿。地矿部委托陕西、山西两省地矿局对送审稿组织了初审。报告经补充修改后,于同年12月30日由地矿部终审通过。课题研究报告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约12万 km~2 范围内,在石炭—二叠纪时,经历了由海进的滨海沉积至海退的陆源碎屑沉积的演变过程,具有形成煤成气的沉积环境。本区气  相似文献   
408.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浙政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我省从2007年启动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我省将采用航空航天遥感、现代数字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对全省城乡范围内每块土地进行实地调查,查清我省耕地等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等;  相似文献   
409.
为探究小竹山岛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于2017—2020年进行了8个航次的调查, 研究鱼礁区、邻近区与对照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 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72种, 其中多毛类45种, 甲壳类16种, 软体动物8种, 棘皮动物3种, 投礁后第4年(2020年)比投礁后第1年(2017年)种类数增加了15种, 并且鱼礁区的种类数多于邻近区与对照区。优势种组成以多毛类为主。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年份间差异显著, 2017—2020年年均生物量从2.11 g/m2上升到4.38 g/m2, 年均丰度从289.31 ind./m2上升到764.14 ind./m2, 区域间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不同年份和区域之间变化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格局呈现年际变化; 双因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年份差异显著(P<0.01), 区域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性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 深沟毛虫(Sigambra bassi)、长叶索沙蚕(Lumbrineris longiforlia)、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和寡鳃齿吻沙蚕(Micronephthys oligobranchia)等是造成群落年际差异的主要贡献种。丰度/生物量曲线结果表明, 2017—2020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均未受到扰动, 随着鱼礁建设时间的推移,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410.
共面相机校正是在二维(2D)控制点集及其像集已知的情况下来确定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的过程。本文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算法来计算摄影测量中的测量参数,即直接在计算机图像阵列帧缓冲区中进行计算。因此,图像中心可以和其他参数同时计算。实际上,在假定比例尺为1且不考虑物镜畸变的情况下,可通过三个可用的正交约束来计算这些参数。本文算法分别对无噪声和有噪声的合成图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有噪声情况下其准确度高且稳健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