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金沙厂矿区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梅树村组大海段(∈1m3)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中部白岩哨下亚段(Z2dn5-1)层间破碎带内.矿坑掘进所遇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粉晶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接触带多次发生涌水而影响工程施工.本文根据矿区以往矿区勘查水文地质资料,初步总结矿区地层富水性、构造控水作用、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地表水发育特...  相似文献   
112.
秦岭造山带柞水 山阳沉积盆地铜矿勘查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任涛  王瑞廷  王向阳  夏长玲  郭延辉 《地质学报》2009,83(11):1730-1738
秦岭造山带中柞-山盆地铜矿点众多,主要铜矿类型为斑岩型、热水喷流-改造型,结合近期勘查成果和综合研究进展,认为这些矿点可能同属于岩浆-热液-沉积成矿系列.本文在总结区内铜矿床地质特点的基础上,以区内主要铜矿勘查实例为依据,综合地、物、化找矿信息,提出有效的找矿方法为高精度磁法扫面、大地测深定位,地质钻探验证,为区内寻找铜矿提供了新的勘查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3.
1 成矿地质特征1.1 矿区地质特征丝毛岭金矿床发育在西秦岭凤太矿集区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西侧约5 km,目前已探明金金属储量7.21t,平均品位1.85 g/t,为八卦庙金矿床外围的一个中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4.
周晔  侯增谦  郑远川  许博  王瑞  罗晨皓 《岩石学报》2017,33(7):2143-2160
六合地区地处扬子克拉通的西缘,前人对该地区下地壳的成分与形成机制尚无系统认识。本文通过研究新生代幔源侵入岩中所携带的深源捕虏体为认识该地区下地壳的成分和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该捕虏体为高级正变质岩(麻粒岩相),岩性分别为石榴石透辉岩、石榴石角闪透辉岩、石榴石角闪岩。三者全岩Si O2=43.85%~50.82%,MgO=6.83%~14.77%,Mg#=0.50~0.64,Cr=87.1×10~(-6)~616×10~(-6),Ni=19.7×10~(-6)~143×10~(-6),皆属于低镁石榴石堆晶岩。通过石榴石-单斜辉石Mg-Fe交换地质温度计计算得知石榴石角闪岩的形成温度721~774℃,形成深度为45~47km,石榴石角闪透辉岩和石榴石透辉岩的形成温度803~829℃,形成深度为48~51km,说明三者皆形成于下地壳。捕虏体锆石多为变质锆石,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9±9Ma和773±23Ma。捕虏体的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51±4Ma和809±64Ma。259Ma的锆石εHf(t)=-5.69~10.3,773Ma的锆石εHf(t)=5.87~17.7。年代学数据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表明六合地区下地壳受到新元古代和晚二叠世岩浆底侵作用,同时发生变质作用。新元古代捕虏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Sr。高度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Ti。εNd(t)=4.36~5.28。表明在新元古代时期,六合地区的地壳受到俯冲弧岩浆底侵,经过批式熔融计算得知底侵岩浆源自地幔石榴石-尖晶石橄榄岩10%~30%部分熔融。晚二叠世捕虏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Sr。轻度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Ti。εNd(t)=-5.68~2.33。表明在晚二叠世时期,六合地区的地壳受到地幔柱-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产生的岩浆底侵,经过批式熔融计算得知底侵岩浆由地幔石榴石-尖晶石橄榄岩10%~20%部分熔融而成。综上所述,在新元古代板块俯冲和晚二叠世地幔柱的分别作用下,六合地区的地壳受到地幔物质的加入形成镁铁质的新生下地壳。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利用最新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福州市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成因,总结10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做法与成功的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水保意识等对策,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力争用二三年的时间,把水土流失率控制在全省平均线以下.  相似文献   
116.
华盛顿故居坐落在弗吉尼亚州魏摩兰郡(Westmoreland)波多马克河畔的弗农山庄上。  相似文献   
117.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相似文献   
118.
在综合分析凤-太矿田已知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本区进行隐伏矿找矿的勘查实践,提出秦家梁地段和古字梁地段为两处最有潜力的隐伏矿找矿靶区。其中,秦家梁靶区具备寻找受次级断陷盆地控制的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1:1万岩相-构造填图、TEM物探方法定位及直孔钻探验证等可望直接发现隐伏的铅锌矿体。古字梁地区具有与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十分相似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应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缩小找矿验证地段。  相似文献   
119.
新疆东昆仑黄羊岭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屹  陈宣华  靳红  李强  王瑞 《新疆地质》2006,24(3):261-266
黄羊岭锑矿床是新疆昆仑山腹地新发现的锑矿产地.锑矿产于木孜塔格大型走滑断裂南侧,矿化带受NEE向及EW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形态相对复杂,多为似层状、脉状、网脉状、囊状等.岩性组合控矿表现为易于硅化蚀变交代的脆性岩屑砂岩与隔档层页岩构成的岩性圈闭,符合“支撑性岩石与可塑性岩石互层的地层是锑矿成矿最有利的岩性”这一普遍规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与我国著名的锡矿山锑矿床具相似性.锑矿成矿作用与青藏高原生长和热隆扩展过程中形成的上叠式逆冲、走滑及派生伸展构造有关,推测成矿时代为渐新世.  相似文献   
120.
小秦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显示了该区良好的资源潜力。金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成矿过程复杂,太古宙太华群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区域变质作用使金发生初次富集;早期自北而南的挤压形成规模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含金石英脉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空间;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起主导作用。金成矿温度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围岩蚀变简单,成矿具有多阶段、多成因等复合型特征。矿床成因为动热再造多元热液型。通过对该区综合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初步显示开展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