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重点介绍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研究的自动检测地震事件筛选方法.通过分析自动检测事件关联台站分布的合理性、关联台站的类型、关联信号参数的可靠性、多频带平均能量比等方法,判断自动检测事件的真伪.以国际数据中心审核公报事件为参考,研究的筛选方法可有效筛除43%自动检测虚假事件,使得自动检测误检率降低13%,并保持较低的误筛选率.此筛选方法可对国际数据中心以及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不同处理平台的自动检测事件进行筛选分析.  相似文献   
142.
甘肃东南部水氡中期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从属函数、变差率以及趋势速率方法提取甘肃东南部水氡观测资料的地震前兆异常.结果表明,1984年1月至2009年12月,7项水氡资料共出现47次从属函数异常、45次变差率异常和39次趋势速率异常.其中,33次从属函数异常、35次变差率异常和30次趋势速率异常很好地对应了甘肃及邻区震中距在33~585 km范围内发生的5~8级地震.通过分析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提出中强震和强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得出甘肃东南部水氡从属函数计算的经验常数,以及变差率和趋势速率的异常阈值.  相似文献   
143.
一、地质环境背景 鹤岗市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过渡带。地貌形态为构造剥蚀山地丘陵和冲积堆积平原,西北部为小兴安岭的青黑山山脉山前丘陵区,中部为山前丘陵区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台地,东南部为三江平原,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处为北部大架山,海拔高度405.9m,最低处位于东南部永胜屯一带,海拔高度仅76m。  相似文献   
144.
在处于具有流变性土层的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超挖未能及时设置支撑的现象,由于土的蠕变特性,导致围护结构变形急剧增大。通过弹粘塑性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正常开挖及时支撑和超挖两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深基坑的安全性状,以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和保护周围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5.
本实验研究了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8701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温度(10、15、20、25、30和35℃)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温度对球等鞭金藻8701的生长及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济宁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区用地结构不合理,整体容积率较低,村庄建设用地量大,采煤区塌陷所引发的人地矛盾,后备资源日益匮乏等土地利用问题凸显。该文通过对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提出了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用地,发展区域产业,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7.
李长龙  王燕  高志海  孙斌 《地理学报》2022,77(11):2803-2816
干旱地区林草植被生长动态变化是研究荒漠化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改进方向性像元二分模型构建的2000—2020年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区(PEDC)年植被覆盖度数据集,采用Sen+Mann-Kendall时间序列趋势变化检测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PEDC,特别是林草覆盖区的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0—2020年,PEDC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284,改进的植被覆盖度估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估算精度为86.98%。PEDC植被生长状况不断趋好,其中干旱区表现最为突出,显著增加区域达到了48%,而亚湿润干旱区平均增长量最大为0.1。② 林草生态恢复工程措施效果显著,但植被恢复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特别是林草面积的恢复。2000—2010年林草面积增加较少(0.002%);2010—2020年增加较多(0.371%)。③ 2000—2020年PEDC林地植被改善最明显,草地则较为稳定,植被覆盖度显著性增加区域分别为76.4%和71.8%。其中林地植被覆盖度在亚湿润干旱区增长量最大为0.15,而整个研究区草地增长了0.06。本文更深入地掌握PEDC林草覆盖区长时间序列植被生长状况,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各项生态工程提供重要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48.
日前,桐柏县公安经侦大队国土资源中队用19天时间,依法查处了城关镇王某非法倒卖土地的行为,拉开了该县公安、国土资源部门联合执法侦破倒卖土地案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2008年四川省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天水台记录到的地震波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天水台记录到的余震出现了3—4秒的地震波速异常,认为与此次特大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破碎有关。  相似文献   
150.
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温度(5~30 ℃)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细胞密度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和NPQ)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0 ℃.5 ℃处理组从接种后第1 天开始各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和NPQ)都明显下降,但第5天开始恢复;10 ℃处理组各荧光参数仅在接种后第1天出现下降,第2天就基本恢复正常;30 ℃处理组从处理后第1天开始一直到实验结束,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和qP)、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内,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细胞密度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密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则随着温度范围及培养天数的不同而变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高温或耐低温微藻品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