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GIS在地震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金志林 《地震研究》1999,22(3):285-289
在以往的研究中, 地震学家对地震灾害的分布规律做过大量工作, 然而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图表描述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的分析方法在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 G I S 所具有的功能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实现地震灾害空间信息的存贮、管理、检索、统计分析、自动制图和建立灾害的评估模型等, 使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向深层次发展。本文阐述了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的作用、功能、主要内容、创新、特点, 以及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2.
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云南作为中国西南能量释放的主体地区之一,发生了令全世界地震学家瞩目的地震现象。2001年3~10月,云南中强地震频发,超出平均年频次3倍,总数占全国的50%。此后632天5.0级以上地震罕见平静。短时间内的高频度中强震后,紧接着极度的平静,这在中国地震史上极其少见。云南省地震局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密观测,加强会商,及时落实宏观异常,加强分析力量,对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作出了较好的预报。文章对大姚6·2级地震事件的前前后后及预报过程做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地震“数字村庄”在地震工作中的意义。讨论了云南“数字村庄”的数据采集、字段设置、属性数据的输入,分析了数字村庄模型的假设及其合理性。分析表明,地震震级越大,该假设的准确性就越高。同时,用现有的数字村庄所含的数据,详细叙述了它的查询检索、地理分析作用。最后,假设在小江断裂上发生一次7.5级大地震,利用地震“数字村庄”可视化计算方法计算了各烈度区的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总户数及其四类房屋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根据通海金家湾地磁台三个多月中温度补偿的试验资料,提出了温度曲线的滞后,μ_(H.z)值反向等现象。作者认为,升降温曲线的初始段所呈现的反向变化是由于磁针与补偿片的温差所引起的。文中指出,这种温度差别和补偿片在磁针位置上的移动两者在补偿效果上均等效于合金片的体积变化,称之为“体积效应”。文末对今后的补偿工作提出了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时间进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景来  杨子汉 《地震研究》1997,20(4):424-430
人们用各处方法、试图在震前对未来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尽管考虑到各咎因素,如地震灾害与震级、烈度、人口密度、伤亡与房屋倒塌、场地、发震时间和地区性指数等关系,但是震后的实际地震灾害往往与震前预测的情况有很大出入。地震发生后,对灾害的发展趋势如何评估,是地震救灾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它不能等到数天的报告才来决策救灾问题,到那里将会贻误救灾时机。阪神地震对灾情的错误评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部署救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1970年通海地震及震区的人口、交通等情况;地震造成的直接伤亡、破坏和滑坡次生灾害;政府部门在组织救灾机构、救灾布署、救灾急需物资的供应、运送和合理使用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地震部门在震区进行地震考察、建立观测台网、宣传地震知识方面的对策;地震后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的对策,其中重点是恢复农业生产和修建房屋;在最后的几点启示中指出,该震推动了我国西南的地震工作,提出如何减轻山区地震滑坡的次生灾害、控制救灾人员去灾区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