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运用1∶ 1 万高精度磁测方法,对1∶ 5 万矿产调查工作中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及克力代金矿点深部隐伏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精度磁测不仅可以圈定隐伏的控矿构造,确定有利成矿区带,而且可以进一步圈定隐伏的强、弱磁性矿体。对克力代金矿点矿化蚀变带的1∶ 1 万高精度磁法测量数据解译表明,该矿化蚀变区内,由4 条深部隐伏断裂围限,形成了强磁性背景场下的局部低负异常区带,说明深部隐伏断裂构造及矿化蚀变等造成的降磁作用较强,暗示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2.
以台湾海峡11目38科66属85种355个鱼类样品为研究对象,选取线粒体COⅠ基因中长为313 bp的序列为微型条形码,探讨微型DNA条形码技术在鱼类分类鉴定中的适用性。共获取355条基因序列,序列中T、C、A、G碱基的平均含量占比分别为29.50%、30.10%、24.90%和15.50%;AT含量占比均高于50%。样品种内、种间、属间、科间和目间的K2P (Kimrua 2 Parameter)遗传距离分别为0.37%、18.10%、22.10%、25.40%和27.80%,遗传距离随着分类阶元的提高而增大,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49倍,表明该微型DNA条形码可用于鱼类的分类鉴定,可有助于渔业资源调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23.
2009年4月14~16日在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21.11±16.29 ind/cm^2;平均生物量为20.97±4.96μg/cm^2(以干重记).研究海域共鉴定出13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最优势类群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其丰度为19.23±15.49 ind/cm^2,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91.10%,其他优势类群依次为底栖桡足类和多毛类,分别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2.77%和2.64%;分布在0~5 cm的表层沉积物内的小型底栖生物约为83.18%,线虫和底栖桡足类分布在0~2 cm的比例分别为57.66%和62.96%.小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低于大型底栖生物,但由于其繁殖快,生命周期短,因此,其生物量约为大型底栖生物的445倍,年平均生产量约为大型底栖生物的1.39倍.  相似文献   
24.
在吉林省成矿规律与预测方面的研究中,成矿时代为主要薄弱环节之一。对成矿时代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的内容,有益于野外一线对找矿信息进行科学决策,降低找矿勘查工作成本,还能推进找矿勘探的新突破。本文通过19例相关新资料的解读,并结合区域矿产资源成矿演化的特点,获得3点认识:(1)以成矿时代为主坐标轴,吉林省经历了"克拉通化"、"中亚造山带"、"滨西太平洋陆缘火山弧和盆岭构造"三大成矿阶段;(2)构造控矿表现为"构造控盆、盆型控相、相态控藏","构造控浆、浆型控相、相异矿别","构造控式、式殊床特、床定体律";(3)近年来不断有新成矿期、新矿种、新类型、新产地和新隐伏矿体的发现,表明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现状的讨论,结合对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需求的调研结果,尝试将新的空间信息技术引入到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来,以解决其现有的需求和问题。根据需求分析,结合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GIS技术等新的技术,设计了一套B/S结构的城市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并加以实现。系统主要包括地图浏览查询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四大部分。本系统的设计改变了以往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单一、效率低下的缺点,为城管执法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6.
内蒙古荷尔勿苏铅锌矿是华北板块北缘少郎河多金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矿床。笔者对矿区黑云母石英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期揭示其岩石成因、成矿背景及对成矿的贡献。黑云母石英闪长岩锆石为自行晶-半自形晶,内部具有清晰的生长环带,Th/U比值为0. 43~1. 20,具有岩浆成因的特点。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古生代中二叠世(268. 1±2. 6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黑云母石英闪长岩SiO_2含量59. 23%~61. 07%,Al_2O_3含量16. 24%~16. 53%,K_2O/Na_2O比值0. 62~0. 63。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异明显,Eu弱亏损(δEu=0. 84~0. 90),Ce弱异常(δCe=0. 91~0. 94),说明源区极少残留斜长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并且Nb、Ti具有"TNT"负异常特征。荷尔勿苏铅锌矿黑云母石英闪长岩是在古生代中二叠世华力西晚期板块挤压环境下,火山弧岩浆作用的产物,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受古亚洲洋闭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铜陵矿区主要河流水质分析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矿区是长江下游重要的铜铁资源基地,也是典型的含硫多金属矿区,矿山酸性废水是矿业开发活动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对地表水体有很大影响。本文以铜陵矿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从常规理化性质、矿山酸性废水和重金属元素三方面分析了的水质现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水质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矿区河流污染成分以有机污染和矿山酸性废水污染为主,其次是重金属污染。(2)在检测的46个河段中, 按综合污染指数大小分级,共计有93.48%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水质严重污染的河段占 4.35%,水质重污染的河段占13.04%,水质污染的河段占 65.22%,水质轻污染的河段占10.87%;共计有6.52%的河段水质较好,均为清洁状态。(3)3条河流按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新桥河>顺安河>红星河,除顺安河外,其他均受到了矿山酸性废水污染。今后应重点关注矿山酸性废水的污染机理与风险评估,加强矿区水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8.
大亚湾生态监控区的浮游植物年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权威机构2004~2007年所获的数据和资料,对大亚湾生态监控区近4a长时间尺度的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物种组成、丰度变化、优势类群演替、群落结构及赤潮灾害事件来反映生境的退化,探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趋势。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由暖水种占绝对优势转变为广温广布种占主导地位。种类与丰度呈逐年下降的态势,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保持西高东低,近岸高于远岸的特征,浮游植物的高丰度与营养盐丰富及温排水有关。终年以硅藻为优势种群,优势种演替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细长翼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f.gracillima)是春季稳定的优势种,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ma)是夏季稳定的优势种,春末甲藻的优势度增加明显。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均匀度呈逐年上升态势。浮游植物的异常增殖及过度集中导致多样性较低,种间比例不均匀,群落结构单一。赤潮季节性发生频繁,发生频率及引发种类呈上升趋势,海洋环境脆弱。  相似文献   
29.
本文复查了中国南海丝螅水母目高手水母科的所有属,解决了该科和一些属、种存在的分类问题,并给予更新的鉴别。以前,无手单肢水母Nubiella atentaculata Xu and Huang,2004包含在单肢水母属内,现变换为拟单肢水母新属Paranubiella n.gen.,隶属于高手水母科内,原无手单肢水母新组合为无手拟单肢水母Paranubiella atentaculata(Xu and Huang,2004) n.comb.。本文记述了二个新种:南海拟单肢水母,新种Paranubiella nanhaiensis sp.nov.和无突单肢水母,新种N.apapillaris sp.nov.。此外编制了高手水母科已知属和单肢水母属已知种的检索表,总结了中国南海高手水母科已知种名录。模式标本保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30.
利用HJ-1A/1B卫星CCD数据进行黄河凌汛监测,提出了利用相关向量机的检测冰凌,并对比了不同核函数的冰凌检测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利用RVM和HJ-1A/1B卫星CCD数据能有效提取出黄河冰凌范围,RBF核函数的稳定性和精度要高于改进型RBF核函数,但改进型RBF核函数的相关向量的个数要明显少于RBF核函数,因此测试速度要高于RBF核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