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罗莉  王斌 《华南地震》2021,41(1):102-107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开展地灾监测预警重要途径.通过获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欧空局环境监测卫星IW模式下Sentinel-1A影像数据,利用StaMPS-PS (Stanford Method for Persistent Scatters PS-INSAR)技术,持续开展惠州市地表沉降形变监测.试验表明:惠州市整体形变较小,StaMAP-PS模型平均形变速率在-3~3 mm/y之间,累积沉降量最大为-24 mm,抬升量最大为8 mm.龙门县南部地区和博罗县城区有部分下沉情况,最大形变速率达到-12 mm/y;惠城、惠阳区及惠东县近海域有部分地区出现轻微的抬升,但不超过3 mm/y.  相似文献   
142.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在调研国际国内气候系统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地球系统模式的定义和它的3个发展阶段:物理气候系统模式、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阐述了未来的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际国内围绕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所提出的科学研究计划,并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参评模式,回顾了国内外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现状与动态,展望了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希望能对国内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3.
The interest in the national levels of the terrestrial carbon sink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with the climate and CO2 concentrations has been increasing.How the climate and the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last century affect the carbon storage in continental China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Modified Sheffeld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M-SDGVM).The estimates of the M-SDGVM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a combination of increasing CO2 with...  相似文献   
144.
利用经济省时的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方法(DRP-4DVar),在2009年7月22~23日江淮流域的一次大暴雨过程中同化晴空条件下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温度、湿度廓线,改进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模拟。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同化AIRS反演的温度及湿度场后,基于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的模式约束,能够改进湿度场、高度场、高低层散度场。从累积降水量偏差图及同化试验增量图可以看到,正降水量偏差对应于正湿度增量、负位势高度增量及低层负散度高层正散度增量,负降水量偏差则与之相反。同化试验较参照试验可更好地模拟出暴雨的天气形势、对暴雨的落区及强度有更好的反映。此外,从单次同化与连续同化的试验对比结果看出,连续同化试验结果较单次同化结果有进一步的改进,说明不断加入新的观测资料可以更好地模拟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45.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AMIL1.1.1 in a 27-year forced simulation of the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over East Asia (EA)-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The assessment is based on two measures: climatological ISO (CISO) and transient ISO (TISO). CISO is the ISO component that is phase-locked to the annual cycle and describes seasonal march. TISO is the ISO component that varies year by year. The model reasonably captures many observed features of the ISO, including the stepwise northward advance of the rain belt of CISO, the dominant periodicities of TISO in both the South China Sea-Philippine Sea (SCS-PS) a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YRB), the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30--50-day TISO and the we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12--25-day TISO mode over the SCS-PS, and the zonal propagating features of three major TISO modes over the YRB. However, the model has notable deficiencies. These include the early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ssociated with CISO, too fast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CISO from 20oN to 40oN and the absence of the CISO signal south of 10oN, the deficient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30--50-day TISO mode and the absence of a southward propagation in the YRB TISO modes.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ISO simul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l's biases in the mean states, suggesting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odel mean state is crucial for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天气预报的参考作物腾发量LS-SVM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建立了基于天气预报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预测模型.对广利灌区1997~2006年逐日气象信息中的天气类型和风速等级进行量化后,以不同天气预报信息作为输入量,建立10种验证方案,对2007年的逐日ET0进行预测.经验证,方案1~方案7精度均令人满意,其中方案1精度最高.方案1的输入量为气温、天气类型、风速等级3项的预测值,该方案的模型预测值与计算值的统计参数分别为:均方根偏差ERMS为0.5182 mm,相对偏差ER为0.1878,决定系数R2为0.864 8,认同系数IA为0.966 9,回归系数RC为0.9867;方案7精度亦较好,且以上指标统计参数依次为0.6576 mm、0.2332、0.986 6、0.774 7及0.986 6,该方案输入量只有气温项,实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147.
李宝强  张晶  孟广路  王斌  曹积飞 《地质通报》2010,29(10):1685-1695
地球化学方法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潜力区优选中尤为重要。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用统一的异常下限圈定异常,常常会出现“有矿无异常或有异常无矿”的信息错位,给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的异常定位造成困惑。经过对比分析认为:应用经滑动平均处理得到的滑动平均衬值数据绘制等量线图和相应的异常图,是解决区域性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异常信息错位的有效手段。在西北地区(包括各省区),滑动平均窗口大小选择49km×49km为宜。经过这种数据处理后圈定的异常图可以有效地解决异常信息错位现象,明显压制高背景异常,突出低背景区的弱小异常,同时也很好地显示了区域异常带的展布规律,间接地反映了区域构造和控矿构造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48.
对流云增雨作业效果回波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催化对流云的效果检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难题,它受当前科研水平、仪器装备水平、研究对象复杂性等多方面的制约。该文通过运用加密雷达资料对一次对流云催化作业个例的效果进行分析,采用目标云和对比云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根据雷达回波各种参数的变化来判断催化作业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目标云在降水、生命期特征、回波垂直特征参数变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对比云明显的差异,从而推断本次作业达到了增加降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9.
变步长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斌  季仲贞 《气象学报》1995,53(3):299-305
综合隐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和显式瞬时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的优点,针对一类非线性发展方程构造了一种通过自动调节时间步长来保持平方守恒性的显式差分格式。它基于加小耗散的思想,但又与小耗散法有所不同。本文取的耗散项不是一般的人工耗散,而是取能够弥补由于时间离散所产生的截断误差的所谓(时间)协调耗散。因此,该格式具有较高的时间精度。在数值试验中,该类格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0.
高镁安山岩主要产出于板块会聚边缘的大洋俯冲消减带岛弧环境,是岛弧岩浆作用的代表性产物,研究其相关构造属性,对示踪板块俯冲时限、俯冲带构造背景、大洋俯冲作用过程中岩石圈地幔演化等方面至关重要。长春- 延吉缝合带位于佳木斯- 兴凯地块和华北板块之间,为古亚洲洋的闭合和古太平洋的启动过程提供了关键的信息,但有关缝合带位置与俯冲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采自长春- 延吉缝合带吉东地区的色洛河群绿片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锆石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套样品原岩为一套赞岐质高镁安山岩,具有富Mg、低Al、低Ti、高Cr、Ni等特征,与日本Setouchi火山岩带中的赞岐岩具可比性,由俯冲板片(洋壳+上覆沉积物)部分熔融的流体与地幔发生混合而成,形成于华北板块北部边缘之上的陆缘岛弧环境,由吉林- 黑龙江洋的俯冲所致。锆石U- 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246±2 Ma)。本文证据显示原定义为中元古代的色洛河群时代可能为早中生代,并非元古宙或者晚古生代增生杂岩,而应该为华北板块上形成于早中生代的陆缘岛弧安山岩。区域构造分析显示,长春- 延吉缝合带不是天山- 索伦- 西拉木伦- 长春缝合带的东延部分,而是吉林- 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南延部分,形成于三叠纪前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导致的佳木斯- 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