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半干旱区植被风沙动力过程耦合研究:Ⅱ. 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怡  李振山  陈悠 《中国沙漠》2009,29(1):31-38
  以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典型自然条件为模型输入参数,对生物量和风蚀量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量、气温、土壤类型和风况等。模拟结果表明:生物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而增大,风蚀量随着大风日数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半干旱区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生物量在初春最低、夏末最高;风蚀量则在春季最大、夏季最小。生物量和风蚀量有明显的相互影响,生物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风蚀量。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时,生物量与降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一致性,在考虑气温因素后生物量的重心向气温较高处偏移。小幅度的地形变化对生物总量和风蚀总量的大小影响不大,但明显改变了它们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2.
半干旱区植被风沙动力过程耦合研究: Ⅲ. 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悠  李振山  王怡 《中国沙漠》2009,29(1):39-45
 以科尔沁地区的奈曼旗为例对植被-风沙动力耦合模型进行实际应用,模拟10余年来生物量和风蚀量的分布变化,并与遥感数据进行对比。对奈曼地区1987年至2002年土壤水分补给量、生物量和风蚀量的模拟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补给量与降水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通常春夏土壤水分补给量较高、秋冬季较低。土壤水分补给量与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一致,地势低洼处比周边地区高。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若雨水充足可形成一个次高峰,若降雨量较小则生物量迅速下降;冬季和初春生物量最低。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南部、地势低洼以及离河流较近的区域生物量较高。风蚀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初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季逐步上升,上升的速度视生物量情况而变化,冬季较稳定。风蚀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北部平原地区和植被覆盖较低的地区风蚀量较高。  相似文献   
23.
王怡  尹超 《地球》2023,(5):44-47
<正>“歌楼舞榭傍长廊,冠盖如云应接忙。佛阁香销春去也,百年人事几沧桑。”这是近代诗人薛青萍游颐和园时所作之诗。作为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以其“青山碧波,亭台楼阁”和各种历史故事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从1750年建园算起,这座园子已历经273个春秋轮回。然而从地质的角度看,颐和园的历史要往前延伸100万倍甚至更长,从支撑起佛香阁的万寿山,到建造十七孔桥和石舫的建筑石材再到玲珑剔透的太湖石,都是地质演化史的见证,是大自然用亿万年时间留下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24.
借鉴"目的-用户-条件-设计-落地"(goal-user-condi-tion-design-realize,GUCDR)交互设计模型,设计了面向综合地图集内容设计的地图集交互设计模型及相应的技术方法,并以《深圳市地图集》涉海内容为例,进行了内容体系设计,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5.
“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江泽民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对鞍山市来说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为鞍山市不仅是人口愈百万的大城市,而且有海城老震区,又处于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内,防震减灾的任务非常艰巨.几年来,鞍山市地震局面对震情和自身特点,开展了“三换”、“三下”、“三争”活动,使“三无”、“三清”、“三化”状况有所改变,取得了初步成绩。目前,我们正按“三步走”的目标战略健康前进,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1基本现状“三无”是指地震行业与其它行业比,无权、无钱、无利.一位市领导开玩笑说,其他单位的副处长…  相似文献   
26.
自1979年引进中国以来,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沿海地区迅速传播,破坏当地滨海生态环境,研究预测互花米草的适生新区域是管控互花米草并防止其进一步传播的重要途径。使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中国互花米草的生态位进行建模,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相当大,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苏和安徽等省市的沿海地区易受到互花米草入侵。因此,须在这些易被入侵的区域采取有效措施,如早期根除计划以防止互花米草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7.
梁景天  吴健生  赵宇豪  陈弼锴  王怡 《地理研究》2020,39(11):2642-2652
深圳市于2018年6月建成了全国首个街道空气监测网络“一街一站”,并对全市74个街道进行月均PM2.5浓度排名,向公众通报空气质量排名倒数十位的街道,以落实基层治理大气污染的责任。本研究基于深圳市街道空气监测网络的数据,分析了深圳市PM2.5浓度的时空特征,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空气质量排名通报是否能发挥环保部门所期待的效果,进一步促使PM2.5浓度排名靠后的街道改善其空气质量。结果表明:① 基于街道空气监测的深圳市年均PM2.5浓度为22.4 μg/m3,月均浓度最低值出现在7月,最高值出现在1月,与国家站监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 深圳市街道的PM2.5浓度具有较高的空间集聚性,高值主要聚集在西北部,低值主要聚集在中南部,而国家监测站难以准确表征深圳市PM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③ 考虑了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深圳市月均PM2.5浓度较高、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街道进行通报,其随后1~2个月的PM2.5浓度仍受该月污染的持续性影响,而通报行为无显著性影响;到随后第3个月,该月污染的持续性影响下降到较小的程度,此时通报行为对PM2.5浓度呈显著降低作用,且影响程度大于污染的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28.
选取海拉尔地震台2016—2020年PET重力观测数据,进行Nakai拟合检验和维尼迪可夫(Venedikov)调和分析,发现Q1波、O1波、P1S1K1波、M2波、S2K2波重力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存在大幅度异常,在潮汐因子及相位滞后异常时段及异常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均有6.0级及以上地震发生。通过对重力数据的非潮汐变化部分进行分析,发现重力数据受到温度和气压季节性变化带来的周期性干扰、仪器零漂和地壳变化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瑞雷波是分布在自由表面附近的P-SV面波,具有强振幅、低频、频散的特征,常用于工程物探,而在油气勘探及深部探测中常作为一种"干扰"波,会影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需要将面波净化处理。为实现面波衰减,本文将工程物探方法和石油物探技术相结合,通过面波频散曲线反演获得高精度的近地表模型,在三维近地表横波速度模型基础上进行面波正演,利用面波模型自适应匹配相减的方法将其减去,在不伤及有效波的情况下将面波的影响降至最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常规面波衰减方法伤及有效波、损失低频弱信息、导致资料有效频带变窄、对地震构造解释及反演造成负面影响等缺点。最后应用实际数据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基于SSQ-2I型数字石英水平摆与VP型垂直摆倾斜仪2种摆式倾斜仪不同的工作原理,对2018—2020年海拉尔地震台2套仪器的观测数据连续率与完整率、倾斜量年飘零与年变幅、数据观测精度、噪声水平、映震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对2套仪器的效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SQ-2I水平摆仪器效能优于VP垂直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