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71.
辽宁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对完整性震级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同时MC也表征了台网监测能力的强弱。以1970年以来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目录为研究对象,利用"震级—序号"、"最大曲率"、"90%拟合度"等方法对辽宁地区不同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975年之后,随着辽宁测震台网的加密,MC逐步降低;在1989—2007年,辽宁地区一直处于MC1.5的较低的时段;2008年的台网改造对MC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达到了ML2.0,但在2012年已恢复。表明1989年之后,辽宁地区的测震资料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72.
王岩  刘茂华  由迎春 《测绘通报》2016,(11):144-147
以沈阳建筑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转型试点为背景,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和教师培训4个方面着手,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和考核得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评价,最后结合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等多方反馈的意见,研究了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方案。  相似文献   
173.
面向对象遥感分类方法在汶川地震震害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震后城市建筑物震害的自动识别与分类, 是遥感震害调查中的关键步骤, 其精度直接影响损失评估的结果. 而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发展, 传统基于像元的分类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 引入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 充分挖掘影像对象的纹理、形状和相互关系等信息, 能够有效的提高震害的分类精度. 该文阐述了面向对象的遥感震害提取思路和方法, 并应用汶川地震震后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 针对建筑物震害进行面向对象的快速提取与自动分类. 结果表明, 与基于像元分类比较, 面向对象的建筑物震害分类能够显著改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74.
在全国城市群中,没有一个是像长株潭这样的:三市鼎足而立,彼此相距不足50公里。哪种交通方式可以更有效地缩短三市间的距离,方便商贸和人才的交流,助推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毫无疑问,答案是城际铁路。城铁,俨然成为了实现长株潭三城融合的最好载体,正在悄悄改变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居住方式……  相似文献   
175.
杨青山  张鹏  张佳  王岩  肖超伟 《地理研究》2010,29(11):2070-2079
以长春市这一典型单中心扩展型城市为例,通过对1980年、1985年、2000年和2007年4个时间断面60个道路交叉口交通量的数据分析,研究典型单中心扩展型城市的主要道路交叉口交通量时空演变特征和规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主要道路交叉口人流量与车流量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带有典型的单中心圈层式扩展和轴向集聚特点,即圈层式中心放射状特征。具体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和道路利用率较高,边缘区交通量和道路利用率偏低;(2)主要道路交叉口人流量与车流量时空演变特征存在差异,人流量增幅较小、增速较慢,历年间变异系数均维持较高水平且变化不大,中心集聚特征明显。车流量增幅较大、增速较快,历年间变异系数均较人流量小且变化较大,在中心集聚的基础上,沿主要交通干道呈现明显的点轴式集中特征;(3)虽然1980~2007年主要道路交叉口人流量与车流量发生较大变化,但交通量时空分布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反映出单中心扩展型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量空间分布的强大制约性。  相似文献   
176.
温度和盐度对蒙古裸腹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1982年采自晋南硝池的蒙古裸腹溞,进行室内培养和观察,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裸腹溞在20-33℃温度和在5-40盐度条件下的胚胎发育时间为38-97h,胚后发育存在3个幼龄和4-9个成龄,幼龄的龄期均短于成龄;在20-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蒙古裸腹溞的胚胎发育时间趋短,幼龄和成龄的龄期以及溞的寿命和最大体长明显降低,30℃后升温对溞发育的影响明显减弱;5-40的盐度对蒙古裸腹溞的胚胎发育时间、胚后发育的龄数和龄期影响均不显著,但该溞在5-10盐度下寿命较长,个体也较大。上述结果显示蒙古裸腹溞发育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分别为28℃和10,并且该溞的胚后发育时间相对较西班牙盐水裸腹溞短。  相似文献   
177.
依托佛山地铁3号线创驹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加固方式下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研究了盾构穿越全断面软土地层时的变形规律,提出一套盾构安全穿越加固建议,并结合现场实测,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盾构在全断面软土地层中推进时,地表沉降、隧道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值均不断增大,且主要发生在盾构通过时及盾尾管片脱出后,同时该段也是预加固的主要作用范围;先行隧道对地表沉降影响大于后行隧道;盾构穿越未加固土层时地表沉降、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最大值分别为27.7 mm、13.78 mm、10.57 mm,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时各变形分别为未加固的57.0%、69.1%、61.0%,采用三轴搅拌桩预加固时各变形分别为未加固的32.1%、50.2%、43.0%,预加固可有效控制变形,且三轴搅拌桩变形控制优于超前预注浆加固。当盾构区间地面环境复杂,不具备地面加固条件时,建议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控制地表沉降量及隧道变形。  相似文献   
178.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5年5月辽宁阜新地区矿震M_L≥2.0的矿震数据,利用重复地震的方法研究辽宁阜新矿区震源区及附近介质震源地震波传播路径上介质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在发生较强矿震前介质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在发生M_L3.3级较强矿震前,部分台站记录的P波震相走时差曲线存在下降趋势和负异常,反映在较强矿震发生前,介质应力集中,促使较强矿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9.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东部的地震活动水平上升,郯庐地震带内的小震序列活动增强显著。根据郯庐断裂带的分段特征,将郯庐地震带划分不同分段,结合分段内不同小震序列活动变化,研究不同分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分析郯庐地震带分段之间的地震活动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