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随书光盘的借阅与管理,是提高图书馆光盘资源利用率的可行途径.结合图书馆光盘借阅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的光盘借阅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按照光盘类型的不同,设计了实体光盘的"借阅—管理"和镜像光盘的"申请—下载"2种管理模式.运用XML技术实现了光盘信息缓存,提升了系统的并行访问能力.设计了资源信息推送机制,提高了光盘资源的共享率.  相似文献   
52.
介绍CW-JS型无浮子遥测静力水准仪的设计方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以小鲟鳇幼鱼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驯化方式(即从淡水开始,盐度分别突变0,5,10和15,然后每天增加盐度1,分别表示为T0、T5、T10和T15)对其生长性能、血浆渗透压、鳃丝Na~+/K~+-ATP酶活性以及血糖、血清主要金属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等的影响。从驯化至盐度28得到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小鲟鳇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T0和T5处理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T15和T10处理(P0.05);各处理血浆渗透压显著高于驯化前,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小鲟鳇鳃丝Na~+/K~+-ATP酶活力均明显升高,但T15处理的鳃丝Na~+/K~+-ATP酶活力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各处理小鲟鳇血糖含量均低于驯化前水平,但相互之间差异不大(P0.05);与在淡水中相比,盐度突变幅度最大的处理(T15)的小鲟鳇在驯化过程中血清Na~+、K~+、Ca~(2+)、Mg~(2+)和Cl~-浓度显著上升。除Na~+和Cl~-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外,其它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综合比较表明,小鲟鳇对较高的盐度及其突变耐受性较差,而从淡水向海水驯化时,盐度为5的突变幅度可能对小鲟鳇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4.
利用环境同位素示踪地下水循环,结合实际工程中的群孔抽水试验,具体分析某矿区供水水源地地下水系统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通道以及排泄途径,得出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关系,对认识地下水系统科学合理开采地下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5.
通过温室萌发实验,研究磷养分输入对兴凯湖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沼泽、槽鳞扁莎(Pycreus korshinskyi)沼泽、恢复沼泽、大豆地和水稻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养分输入并没有显著影响狭叶甜茅沼泽、槽鳞扁莎沼泽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物种组成,但是随着磷养分由低—中—高浓度的输入,两者的种子库萌发幼苗数呈现减小—增加—显著减小的变化.其中,8 g/m3磷养分输入使二者的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数量显著减少(P<0.05).磷养分输入对恢复沼泽和农田的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2 g/m3磷养分输入显著减少了狭叶甜茅沼泽土壤种子库中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幼苗萌发数量,而磷养分浓度达到8g/m3时,槽鳞扁莎和三裂慈菇(Sagittaria trifolia)的幼苗萌发数量显著减少.磷养分输入可能会抑制狭叶甜茅和槽鳞扁莎沼泽物种的种子萌发数量,进而改变沼泽植物群落结构.应注意控制沼泽中营养物质的输入,以维持沼泽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56.
王国栋 《地下水》2012,34(6):123-125
对前巴音钼矿水源地勘探项目水文地质模型、勘探思路、资源量评价以及最终确定水源地的分析,总结类似干旱地区找水的特点及勘探思路,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找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根据大量钻孔资料的研究,论述了鲁北平原自晚第三纪末期以来第四纪各时段岩相古地理的发展与演变,如火山活动、海侵与海岸线的变迁、湖泊的消长、河流的分布与变迁、冲积相和冲、洪积相的分布范围与变化等.  相似文献   
58.
松科1井南孔是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工程两个钻孔中的一个,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敖南鼻状构造的翼部。通过对松科1井南孔嫩二段底部到泉三段顶部连续取心资料的详细描述,建立松科1井南孔岩心剖面,识别出5种常见岩性(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细砂岩)和8种特殊岩性(白云岩、火山灰、油页岩、灰质泥岩、泥灰岩、重结晶灰岩、介形虫碎屑灰岩和介形虫灰岩)。特殊岩性出现的总层数为172层,总厚度为14.516m,分布在青一段,青二、三段,姚二、三段,嫩一段和嫩二段地层中。对松科1井的精细岩心描述和对特殊岩性的识别是后续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使用美国海洋大气局2010年发布的海洋温度数据库、地球物理数据中心2006年发布的海底地形数据库,研发三维体积、切面可视和分析技术,探讨东海黑潮区温度逐月空间变化。得出,从东海黑潮的入口到出口,表层平均温度的差值在4—5月份最大,8—9月份最小,反映黑潮与东海热交换的月季变化;表层温度的年较差和月差值在128°E附近最大,指示了黑潮与东海陆架水热量交换最多的部位。以深度220m为转换层,从东海黑潮的入口到出口,在转换层以上同深度温度呈下降趋势,以下呈上升的趋势;反映黑潮进入东海后中层水的扩张。从温位差判断,在表层,东海黑潮区的热交换在3—4月份最大,在9月份最小;热交换主要出现在靠东海大陆架一侧,热交换最大的区域在台湾东北海域、127°E附近的海域和吐噶喇海峡东北侧。从平均温位差推断,在东海黑潮区,热交换主要出现在30—150m层,在7—9月份最大,11—1月份最小。  相似文献   
60.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连续取嫩江组三~五段岩心长532.07rn,岩心收获率为94.8%,是迄今获取的最连续完整的沉积记录。文章对此进行了厘米级沉积地质描述(分层厚度2~5cm)。嫩三~五段沉积时期与坎潘阶中期对应。通过对松科1井嫩三~五段岩心的精细描述,揭示其岩性一岩相一旋回的沉积序列及其过程。嫩三~五段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