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67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陆域居里等温面深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最新编制的1/100万全国航陆域磁异常图数据,采用功率谱法对中国陆域的居里点深度进行了估算,获得了8004个居里点深度,完成了中国陆域居里面深度图的编制,首次完整的展现了中国陆域的居里面起伏特征.研究表明,居里面在稳定地块表现为坳陷,埋深为28~45km,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坳陷区,扬子盆地区,华北盆地区,松辽盆地,二连盆地,巴彦浩特—武威—潮水盆地,珠江口—琼东南盆地等.华北盆地区的居里面深度与塔里木陆块和扬子陆块有较大的差异,相对偏浅,这可能与华北陆块遭受了复杂的后期改造,导致软流圈上隆和岩石圈减薄有关.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是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呈NWW向展布的巨型居里面坳陷带,其原因是该地区发育大面积的三叠系沉积地层和较少的岩浆活动,这些稳定的地块都具有莫霍面隆起和居里面坳陷的特征.在活动频繁的造山带居里面以隆起为特征,埋深为18~26km,如东北部山岭区、西北部山岭区、秦岭—大别山地区、西昆仑—西藏—三江—康滇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这反映了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所引起的地壳地温梯度的差异.根据我国816个大地热流数据,对比研究居里面深度与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关系,结果显示居里面深度与热流值并非线性关系,居里面深度大于30km时,热流值较低,均小于100mW·m~(-2);在居里面深度小于30km的地区,热流值变化范围较大.并且,随着热流值的升高,热流值有向中国东部沿海、藏南—三江地区、秦岭—大别地区、辽东等集中的趋势,这些地区都呈现出居里面隆起的特征,是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2.
西昆仑构造带及其邻区的宽频带地震探测和航磁异常研究结果表明,西昆仑构造带的南部(亦即青藏板块)的岩石圈向塔里木盆地下部俯冲,西昆仑的蛇绿岩带是闭合于加里东造山时期的古特提斯洋的残迹;青藏板块在向塔里木盆地俯冲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北部坚硬、古老的塔里木地体的强力阻挡,使得向北俯冲的岩石圈产生裂解,发生拆沉;在青藏板块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的同时,南部青藏板块岩石圈的回弹及软流层的浮力作用导致上部地壳发生引张断陷,深部熔岩上涌造成了碱质型熔岩沿断陷裂隙喷溢,同时也形成了构造带两侧反逆冲构造格局;西昆仑中央断裂是青藏高原的“第四缝合带”,北昆仑构造带仅仅是由于在青藏板块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时,西昆仑构造带中地壳浅部物质逆冲于塔里木前陆之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3.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遥感技术发展历程,着重介绍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的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我国国土资源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4.
"十五"以来我国航空物探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熊盛青 《物探与化探》2007,31(6):479-484
对"十五"以来我国国土资源系统航空物探的工作概况、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今后我国航空物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05.
在羌塘地区开展1∶5万戈木日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为研究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演化历史,探讨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地区的构造演化,对果干加年山地区的蛇绿岩进行了详细研究。石炭纪蛇绿岩变质堆晶辉长岩是填图过程中的新发现。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石ΣREE较低,LREE弱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不高;富集Rb、B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Nb、Ta、Ti等元素,具有典型的SSZ型蛇绿岩特征,表明其形成于俯冲带之上。蛇绿岩中变质堆晶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54.8Ma±2.4Ma,属于早石炭世。最终研究表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所代表的古大洋至少在早石炭世就已经存在俯冲。石炭纪变质堆晶辉长岩的发现对研究缝合带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探讨羌塘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6.
承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已发现内生金属矿床、矿(化)点300余处,以金、铜、磁铁矿为主,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数十年来其内生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很多矿山可采储量已近枯竭。为了进一步寻找隐伏矿、盲矿和难识别矿,利用高精度航空伽马能谱数据、航空磁法测量数据、中-高分辨率多尺度遥感影像、重力和化探等资料,采用多源信息集成技术,对承德地区的深部及浅部构造特征、隐伏岩体分布及矿化蚀变信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热液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隐伏矿(盲矿)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模型,圈定了12个成矿远景区,并优选了西大山、水泉子等18个找矿靶区,在其中4处已发现明显矿化现象,樱桃沟门钼铅锌含量达到工业品位,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浅覆盖区半出露辉长岩等基性岩体地球物理与遥感影像识别方法,本文利用大井坡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过程中获取的多种地球物理和遥感影像数据,开展了辉长岩岩石磁性、密度、电性、放射性及光谱等综合岩石物性特征,磁、重、电磁、放射性等地球物理场与遥感影像特征以及不同方法组合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井坡辉长岩具有高磁化率、高密度、中等电阻率、低放射性以及高反射率等综合物性特征,具有近东西向条带状较强磁异常、椭圆形重力高值异常、近椭圆形中等强度电阻率异常、条带状低放射性异常等地球物理场特征和近东西向红色-砖红色条带状、梳状影纹等遥感影像特征;大井坡辉长岩的遥感影像信息、放射性异常信息及地质信息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够比较容易圈定岩体出露地表范围;大井坡辉长岩体磁、重、电磁信息相关性较差,不同方法之间存在信息差异,这种差异是地质体不同属性的反映,与遥感影像、放射性及地质资料对比可圈出隐伏岩体范围.因此,地球物理与遥感影像等多源信息可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表征地质体特征,有助于更加客观地反映地质体属性.多种地球物理及遥感影像、地质等信息显示,大井坡辉长岩体受东西向龙头山断裂控制,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东西长...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评价航磁成图数据精度,通常在完成精细调平等处理后依据航空磁测总精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但经过精细调平或反复调平可以使成图数据精度达到很高,不能反应实际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场曲面延拓的航磁成图数据精度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将航磁数据经各项改正后、精细调平前的测线数据通过非规则网延拓算法延拓至切割线测点(或交叉点)处,再计算二者的均方根偏差来进行精度评价.该精度评价方法不需要经过精细调平也可避免多次调平,不需要舍弃交叉点,并且克服了交叉点处点位坐标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客观地评价航磁成图数据的精度,也作为评价航磁数据精度的一种新方法,同时也可用该曲面延拓方法进行曲面数据处理成图.通过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六十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陆域的航磁覆盖,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地球物理资料。航磁异常主要反映了岩石圈中磁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构造 岩浆活动能够产生明显的磁异常,为隐伏岩浆岩的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镁铁—超镁铁质岩通常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通过航磁异常进行识别。本文基于全国1100万航磁数据及其岩性 构造解释结果,阐述了通过航磁异常识别镁铁—超镁铁质岩的标志和圈定方法,分析了推断镁铁—超镁铁质岩与蛇绿岩带的关系。研究表明,蛇绿岩带通常都具有形态规则、宽度窄、异常幅值大的线性或串珠状磁异常特征,主要与蛇绿岩的保存情况密切相关。蛇绿岩带通常是不同板块的拼接带,呈现出区域磁异常边界的特征,代表不同陆块的基底性质的差异。但是,部分蛇绿岩带,如弧后盆地拉张等形成的蛇绿岩,因两侧地块基底性质相似,通常不具有分割区域磁场的特点。基于航磁推断镁铁—超镁铁质岩分布,在全国划分了22个蛇绿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带,并对岩带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例如,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呈现出双磁异常带的特征,北带磁异常的规模较大、延伸长,推断深部存在镁铁—超镁铁质岩。南带磁异常规模较小,仅在日喀则地区连续分布,其余为串珠状磁异常,且不具有分割区域磁场的特点。通过磁异常三维反演,构建了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深部结构模型。本文旨在通过磁异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蛇绿岩带(缝合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隐伏蛇绿岩,以指导铬铁矿找矿。目前航磁测量以中小比例尺为主,对于蛇绿岩带研究及铬铁矿找矿勘查是不足的,精细的分析和深部结构建模需要15万或更大比例尺航磁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